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路径

2021-05-30丁聪何宏林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开发研究

丁聪 何宏林

摘要: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明确选修课程的设计要求与内容,参照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教学单元的编写体例探索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的规范操作,将整本书阅读放置在“学习任务群”中探讨“选修课程”实际操作策略,尝试探究符合课程标准规范、具有统编教材意识的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操作策略,以及有操作性、可模仿的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案例,在当下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研究

*本文系2021年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号:HJG21107)研究成果。

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是发挥语文课程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将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明确选修课程的设计要求与内容,参考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教学单元的编写体例来探索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的规范操作,将整本书阅读置入“学习任务群”中探讨“选修课程”实际操作策略,特别注重操作层面的实践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符合课程标准规范、具有统编教材意识的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操作策略,以及有操作性、可模仿的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案例。

一、确定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策略

开发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教材,必须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契合学习任务群精神,选择适合开发的选修任务群及阅读书目。统编教材必修上下册两个整本书阅读单元体例的设计正是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要求的落实:单元导语明确阅读书目的内容、方法及价值;阅读导语简要介绍书目的成书背景、研究或阅读意义;阅读指导介绍阅读方法与策略;学习任务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在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参照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的设计体例,尝试从课程目标的提出、阅读活动的指导、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路径,形成可供一线教学者借鉴与参考的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开发策略。

同时,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中的具体要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而“选修”课程中的“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基于“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把整本书阅读“穿插其中”的任务群,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选修课程中开发研究的学习任务群为五个,分别是: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探讨、学习任务群1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探讨、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18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二、设计开发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教材

首先,课程导语。选修教材的课程导语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选择这部作品作为学习任务群研究书目的原因与依据,二是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前者重点阐述该部著作对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落实,通过对作品题材及文体特征的分析,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进行指导与把握,并提供宏观层面阅读方法的指导;后者侧重说明课程目标,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进行具体的说明与精准的落实,突出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人文意蕴。

其次,阅读导语。阅读导语是对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指导,是对所选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文学或学术地位的概括,侧重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延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自我表达的思维与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目标,对研讨作品的阅读价值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梳理,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研讨奠基。

再次,阅读指导。这是对如何阅读所选作品的具体阅读指导。可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针对该部著作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提出具体、操作性强的阅读指导,着眼于对作品整本书阅读目标的高屋建瓴,为阅读者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明确的研讨方向。在具体操作层面,可结合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的具体要求与研讨作品的艺术特征、思想意蕴及人文主题相结合,确立研讨作品的学习目标及具体学习路径,明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具体内容。

第四,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在阅读指导基础上提出的具体任务要求,是将作品整本书阅读目标可视化、可操作化的具体指导。学习任务的确定基于新课程标准中每一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及“教学提示”,与前一项内容“阅读指导”一一对应,是对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与“教学提示”的充分落实。在操作中,可根据研讨作品的学习目标确立具体的研讨内容,梳理各任务完成的路径及相应的研讨活动,为学生的研讨提供具体活动层面的指导或建议。

最后,写作任务。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多种文本的写作”,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针对写作内容的具体要求。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教材中设立专门的写作任务,是对课标精神的科学实践。可结合研讨作品的体裁特征及5类学习任务群的写作要求对写作任务作具体的指导,一般包括对写作文体的介绍、具体写作要求及方法的指导等。

三、设计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教师用书

首先,课程目标。根据选修教材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进行确定,涉及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层面,并与核心素养相对接。课程目标的设定着眼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人文主题的发掘,从阅读方法与能力培养两方面挖掘切实可行的研讨路径。可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结合教师用书中的课程导语进行设计撰写,让阅读与研讨的目标切实落地。

其次,编写意图。编写意图是对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详细解读。学习目标层面上,将结合研讨作品的文学价值,提出学习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的具体能力要求,突出所选择研讨的作品在学习任务群中的研讨意义,同时对接统编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篇目,阐述研讨作品的深层次意义;学习内容分析层面上,将进一步明确所选作品的艺术特点与价值,并结合任务群的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从多层面、多角度对作品内容进行研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策略性指导;学习任务分析层面上,对新课程提出的学习任务作出详尽的理论分析与活动设计举例,并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学案例,以期为执教者提供示范性较强、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活动设计范例。

再次,教学指导。教学指导紧扣课程“教学任务”及“阅读指导”,根据所选书目的特点,提供具体可行的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指导,如设置阅读计划、借助思维导图、设计不同主题进行研读等。教学指导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进行阅读与研讨的指南,它将重点凸显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能力层面的要求,并将专题化的研讨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点。

第四,课程教学设计举例。教学设计举例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阅读准备、阅读过程、阅读回顾。阅读准备包括了解阅读现状、拟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要求,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过程主要围绕选修课程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阅读情境,并结合任务群的特点引导学生注重研讨内容的深度,凸显选修课程的特点;阅读回顾是对本课程学习过程的反思与交流,可借助读书自评表从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及自我建议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形成对阅读效果的有效评价。

第五,资料链接。资料链接部分主要收集2-3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与研讨整本书的文章。在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的设计中,依据课程标准“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及课程标准解读中对5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同时由于5个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均是专题研讨,也可提供与阅读书目等相关的资料组成研讨专题,突出对作品艺术特点及思想主旨的研讨,形成选修课程的“資料链接”,拓宽选修课程的阅读深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总之,参照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选修课程,应更加深层次地着眼于整本书学习内容“点”的深度,在真实繁复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中培养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及批判性,以及对文化的多样认知与理解等。

(作者:丁聪,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教师;何宏林,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开发研究
通信工程软件项目开发及风险研究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成本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与研究
医疗保险辅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社区精神培育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小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新型电子信息标志系统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