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以生为本理念 开展信息技术深度教学

2021-05-28王海平

教育界·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以生为本信息技术

王海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逐渐由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以生为本这一理念,将学生置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活动,开展信息技术深度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以生为本;深度教学

以生为本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的深度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挖掘生活素材、制作视频、设置作业、任务驱动、竞赛活动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

一、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学以致用

挖掘生活素材是指教师要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生活素材中体味信息技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

例如,在教学“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将信息输入信息系统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挖掘生活素材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进行调查问卷,询问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年龄、身高、兴趣爱好等。其次,教师将这一系列信息整理成数据表格,在信息技术课上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自建类别栏目,输入相关信息。再次,学生拿到实体表格或电子表格后,会将其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在所操作的信息系统中创建类别列表,并以手动打字或复制粘贴的方式,将班级同学的信息输入所创建的类别表格中,这样就完成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最后,在完成信息数据的输入后,学生还会将这些生活素材进行排序,如按照同学的身高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或先按照性别进行分类,再按照身高排序。通过这样的过程,以生活素材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训练的目的就达成了。

生活素材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起到缓解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枯燥氛围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效地实现深度教学[2]。

二、制作微视频,引领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制作微型视频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3]。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以便展开主题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一课时,教师如果单纯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讲授信息系统所遭受的安全风险,分析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案例,就显得较为苍白,学生也不易理解与信息系统风险有关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微视频、短视频带领学生探究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教师可以独立制作视频,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视频展现给学生,当前,我国较为庞大的商用信息数据库就是阿里云大数据平台,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支付宝等软件是如何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等问题的视频,让学生分析当前的支付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及抵御风险的手段。在制作微视频时,教师要严格审核视频内容,对其中超出课本范围、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标注或者当堂解答,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视频的作用。教师要尽量选择符合高中生特点的视频形式,如动画、3D模型等,以便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方式,而且实现了深度教学,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置“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

信息技术的学习要以大量练习为辅助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硬性规定每节课的课后作业,而是以“作业超市”的方式将许多作业陈列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两三项完成,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将课后作业列出,供学生选择。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梳理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结构、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无线局域网的前沿技术、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等。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两至三条进行知识的梳理与资料的收集,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这样,学生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由于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在完成作业时,会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进行资料的收集与知识的整理。学生会通过互联网详细研读与无线网相关的资料,从中找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并整理在自己的文档中,最后通过将文档内容进行精简,整理成PPT形式进行展示。这样既能发挥学习兴趣的激励作用,又能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

设置“作业超市”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保证了作业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作业超市”中的选择项目应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以此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施行任务驱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任务驱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任务压力转换为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实现深度教学[4]。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课的内容时,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基于此,教師可以设置多个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首先,教师设置第一个任务,让学生查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基本配置,这样,学生就会思考在哪些地方可以查看相关内容。其次,学生通过动手查找,发现在Windows设置中有系统信息这一选项,并点进去进行查看。最后,教师布置下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找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型号、显卡型号、硬盘容量、内存大小。待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查找到答案后,本节课关于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学习就已经基本完成。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计算机组成的基本结构——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硬盘等硬件部分,并在操作中了解了计算机软件组成——Windows系统及其中相关软件应用,实现了对知识的高效学习。

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和操作,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这有力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了深度教学课堂的构建。

五、开展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有效学习知识。此外,教师通过开展竞争活动,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5]。

例如,在教学“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前沿信息技术,并对未来的信息社会进行畅想。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根据当前已有技术及技术发展方向,写出自己对未来信息社会相关技术的设想,并为自己的设想提供合理依据,最后比较哪位学生的设想既符合发展趋势,又能体现其对社会的显著影响。在竞争氛围中,学生会通过查阅课本及网络资料,充分了解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自己合理的想象与推理预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更了解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开阔了眼界。除了畅想未来技术的发展状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评析现阶段各种通信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形成议论性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的文章进行打分,从而形成竞争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意识。

开展竞赛活动,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氛围,驱使学生在相互比较的状态下努力学习,而且在这种竞争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他们会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各种问题,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师应以尊重学生需求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未来,希望有更多学者和教师对这一理念展开更为细致的探究,让信息技术深度教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参考文献】

叶祖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教育观察,2018(02):27.

汪瑞生.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策略探究[J].生活教育,2019(05):107-109.

刘卫东.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信息技术深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9,(07):136-137.

劉卫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深度教学的基本特征[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38+140.

唐丹,王娟,李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深度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8):70-72.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以生为本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