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方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及缩短产程分析

2021-05-28杨娇娥

系统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组间

杨娇娥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

剖宫产作为常见的一种外科分娩手术,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其能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但是也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例如会给产妇带来较大创伤、容易发生感染以及出血多等,无论是对产妇的产后康复还是对于新生儿后期的健康成长,均会带来一定影响[1-2]。自然分娩作为最佳分娩方式,相较于剖宫产,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新生儿机体抵抗力[3-4]。疼痛是导致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疼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机体应激反应,影响产妇呼吸、神经以及循环等多系统[5-6]。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降低产妇分娩疼痛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无痛分娩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尽可能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进而达到缩短产程、提升分娩体验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7]。为进一步分析无痛分娩方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及缩短产程的作用,该次将选择该院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110名分娩产妇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选择该院接收的110名分娩产妇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55名产妇,初产妇以及经产妇人数分别为30名和25名;年龄为22~33岁,平均(28.77±2.4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1±0.83)周。观察组55例产妇,初产妇以及经产妇人数分别为29名和26名;年龄为21~34岁,平均(28.73±2.46)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9±0.81)周。两组产妇上述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足月妊娠产妇;②单胎妊娠产妇;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妇;④认知功能正常的产妇。排除标准:①胎位异常的产妇;②多胎妊娠产妇;③伴有妊娠合并症产妇;④高风险瘢痕子宫产妇;⑤拒绝参与研究的产妇。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安排开展常规分娩,主要在其宫口开到10 cm时由相关医护人员协助其进行分娩,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可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为其安排转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安排开展无痛分娩,进行椎管内麻醉,首先做好其镇痛前的管理工作,在明确产妇没有相关麻醉禁忌证后,提前对其开展相关检查,选择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以及产科医生和麻醉师等对产妇的子宫痉挛情况进行充分分析,评估其椎管内分娩镇痛风险,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分娩安全。其次为镇痛方法,仔细观察产妇宫口,待其宫口开到2~3 cm时,可以为其创建静脉通路,然后选择复方乳酸钠(国药准字H20003207)以及羟乙基淀粉予以扩容[5],然后常规予以硬膜外穿刺,选择其L3~L4间隙作为其硬膜外穿刺的穿刺点,并且选择1%利多卡因,剂量为3 mL,对蛛网膜下腔和血管内给药间隙排除后,选择0.1%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40764),给药速度为6 mL/d,芬太尼剂量标准为2μg/mL,给药速度为每15分钟3 mL,仔细观察产妇宫口,待其宫口开到8~10 cm后,可以停止给药,并且于助产士辅助下分娩,指导产妇如何正确用力,同时为促进产妇顺利将胎儿娩出,助产士需要做好产妇的镇痛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提前将无痛分娩注意事项、优势以及相关操作流程等详细介绍给产妇,以进一步提高其对无痛分娩的认知,降低其心理压力,同时还需要在其分娩期间及时评估其疼痛感,对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产妇,可以每15分钟对PCEV装置自行调节1次,并且将药物剂量合理增加0.5 mL。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主要记录其第一产程时间以及第二产程时间,同时以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对其分娩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②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缺氧发生率,分娩方式主要记录其剖宫产分娩例数和顺产分娩例数,新生儿缺氧发生率主要通过阿氏评分(Apgar)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其中新生儿出生后低于8分则表示其存在缺氧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以及疼痛评分

在产程时间方面,参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以及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参照组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以及疼痛评分比较(±s)

?

2.2 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缺氧发生率

在分娩方式方面,参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顺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缺氧发生率方面,参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缺氧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在生命孕育过程中,分娩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及产科合并症的常见手段,随着剖宫产手术应用的不断成熟,近几年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产妇由于不了解剖宫产,同时又害怕阴道分娩产生的疼痛,导致其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例如焦虑以及抑郁等,因此会进一步导致其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一定上升,致使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不仅会影响胎盘正常供血,而且还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发生风险,为确保母婴健康,改善母婴结局[8],需要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据相关统计资料[9]显示,大约有至少三成左右的无剖宫产指征产妇,虽然其可以采用阴道自然分娩,但是由于惧怕分娩疼痛,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因此为确保其可以顺利分娩,会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无痛分娩是近几年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分娩技术,是对产妇生命个体尊重的体现,可以有效缓解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进而降低其机体应激反应,缩短其产程时间,促进胎儿顺利娩出[10]。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46.75±7.02)min以及第二产程时间(46.62±5.2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评分(3.75±0.50)分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7.27%)、新生儿缺氧发生率的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石昭学[11]的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9.7%低于对照组(P<0.05),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常规分娩模式下,产妇疼痛阈值会相对较低,疼痛耐受性较差,容易减弱分娩产力,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产程时间,增加产妇疲劳感,影响其分娩信心,还容易增加胎儿窘迫发生风险以及剖宫产率等[12]。而无痛分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弱产妇应激反应,因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防止产妇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而增加其剖宫产率,改善其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产妇缩短产程,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产程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