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2021-05-28张海燕

系统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衰心电图

张海燕

如东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南通 226400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患儿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1-2]。临床中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而及时诊断、有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4]。目前多采用利尿、限制液体入量、吸氧、纠正心衰等疗法治疗患儿,但疗效欠佳。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是心肌细胞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调节人体中多种酶活性,促进能量代谢。为了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该文以该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5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就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5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5];②Apgar评分<7分[6];③心电图显示心肌收缩、心脏扩大功能不全,确诊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7];④患儿家属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参与研究前接受过其他治疗;②药物过敏;③先天性器质性功能障碍;④先天畸形;⑤严重产时感染;⑥临床资料缺失。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观察组新生儿男13例,女10例;体重1 204~2 516 g,平均 (1 652.12±516.38)g;胎 龄28~38周,平均(30.35±2.58)周;Apgar评分(4.39±1.07)分;pH(7.16±0.25)。对照组新生儿男12例,女10例;体重1 213~2 528 g,平均(1 656.37±514.29)g;胎龄28~37周;平均(30.41±2.36)周;Apgar评分(4.41±1.13)分;pH(7.19±0.27)。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儿利尿、限制液体入量、吸氧、抗心律失常、纠正心衰、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患儿FDP 100 mg/(k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采集患儿静脉血3 mL,采用速率法,借助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2)记录患儿心衰纠正时间、CK-MB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3)疗效评价:①显效: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心律、心率正常,CK-MB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CK-MB显著降低(可以不处于正常范围中),心电图基本正常;③无效:临床体征、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加重,实验室心肌酶指标、心电图检查异常,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8]。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α-HBDH、CK、CK-MB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心衰纠正时间、CK-MB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对比(±s)

?

2.3 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4例(60.87%),有效8例(34.78%),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显效9例(40.91%),有效5例(22.73%),无效8例(36.36%),总有效率为63.64%(14/22),由此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1,P=0.020)。

表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比较[(±s),U/L]

表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比较[(±s),U/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后易引发酸中毒、低氧血症,造成多项组织器官损害。由于心肌细胞对缺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导致新生儿窒息后容易出现心肌受累情况[9-10]。临床中心肌缺氧缺血会影响机体正常氧代谢,增加无氧代谢,出现ATP生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诱发心肌损害。且酸中毒、低氧血症会导致机体中参与代谢过程的多种酶活性下降,引发钙泵转运受阻,损伤线粒体,抑制ATP生成。同时胞浆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会与钙离子竞争性同肌钙蛋白相结合,影响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和释放,加重心肌细胞损伤,抑制心肌收缩功能,部分重症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情况,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1-12]。因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

梁春华等[13]实践后发现,FDP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降低CK-MB水平。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组间α-HBDH、CK-MB、CK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心肌酶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的心肌酶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该组治疗前(P<0.05),说明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调节心肌酶指标水平,但观察组调控效果更佳,患儿心肌能量代谢改善效果更加理想。分析后发现,FDP经静脉滴注给药后可直接对心肌细胞膜发挥作用,激活细胞膜表层的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细胞中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浓度,促使钾离子内流,提升二磷酸甘油酸生成量,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组织胺生成和释放,继而改善组织受损、缺氧缺血状态下的葡萄糖和细胞能量代谢、利用状态,促使受损细胞功能恢复,提高心肌收缩力,具有保护缺氧缺血心肌的积极作用,促进心肌酶谱指标恢复。

FDP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糖代谢中间产物,经输注给药后可调节人体中多种酶的活性,恢复和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陈秀清[14]对8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研究后发现,采用FDP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高于常规治疗的75%,疗效显著。结合该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心衰纠正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CK-MB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后病情恢复更快,疗效更加卓越。研究后可知,FDP主要通过下述作用机制达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目的:①外源性FDP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心肌代谢赋活剂,可促进细胞FDP增加,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②提高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促进钾离子内流,加快糖代谢,提高ATP合成量;③保持细胞溶酶体膜完整性和稳定性,抑制组织胺、氧自由基释放;④积极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效用,保护低氧、缺血条件下的心肌细胞,缩小心肌受损范围,加快心肌修复,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功能。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FDP治疗对改善患儿心肌能量代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可有效调节CK-MB、CK等心肌酶指标水平,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衰心电图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circPRKCI靶向miR-217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布托啡诺通过调控miR-665表达对脂多糖致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