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2021-05-28王燕

系统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减退症视网膜肾病

王燕

新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新泰 271200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的早期阶段,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TSH(血液促甲状腺激素)指标明显升高,FH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H4(游离甲状腺素)指标则并无明显异常[1]。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其引发了临床的高度重视,而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糖尿病患者是否成为诱发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则成为了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2],对于该并发症是否会提高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概率依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知,为了更系统地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情况[3],对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后归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单纯糖尿病中各抽取5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女=23:27;年龄58~79岁,平均(67.6±2.8)岁。对照组男:女=25:25;年龄57~80岁,平均(68.1±2.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过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0年发布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内容[4]。排除标准[5]:①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②在研究前1个月内应用对影响甲状腺功药物者。

1.2 方法

①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其FT3、FT4、TPO-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SH(促甲状腺激素)、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HbA1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并留取24 h尿,检测UALB(尿微量白蛋白)。

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用微柱法检测患者HbA1c指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UALB指标,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白蛋白均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

③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mg/dl)×170-(年龄)×0.999-尿素氮(mg/dl)×0.176-白蛋白(g/L)0.318×0.170×(0.742女性)。

④对患者行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下肢动脉、分叉区域的血管行走、内膜-中层厚度、动脉斑块位置、管壁光滑程度、动脉斑块体积、回声还有形态特点,对管腔内经还有血流动力学频率进行计算,所用仪器型号为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参数设置在7~10 MHz间。

1.3 诊断标准

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正常范围[6]:①FT3:3.68~10.43 pmol/L;②FT4:7.46~22.11 poml/L;③TSH:0.34~5.60 mU/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标准:FT3、FT4指标正常,TSH>5.60 mU/L。

糖尿病肾病标准[7]:UALB>30 mg/24 h,肾功能存在异常,排除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短期内恶化、忽然出现水肿或大量蛋白尿、合并有典型异常管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准[8]:存在视网膜内出血、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等。

下肢动脉病变标准:超声提示下肢动脉血管出现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形成斑块、血流充盈程度缺损情况,ABI<0.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并发症与肾小球滤过率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风险因素

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诱发糖尿病患者存在亚临床甲减是诱发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OR=0.523,95%CI:0.11~0.94,P<0.05),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0.617,95%CI:0.18~2.26,P=0.476)和下肢动脉病变(OR=0.475,95%CI:0.31~2.12,P=0.688)的发生率无刺激影响。

3 讨论

当前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相对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方面会明显更高,但并不会刺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张辉[9]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肾病发病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部分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病发病率更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更低(P<0.05)。相关学者探讨了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减组eGRF为(83.74±21.55)mL/(min·1.73 m2),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115.02±12.29)mL/(min·1.73 m2),甲减组 更低(P<0.01),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减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48.9%(23/47),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23.6%(13/55),甲减组更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亚临床甲减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OR=0.524,95%CI:0.12~0.93,P<0.05),但未提示是糖尿病 视 网 膜 病 变 (OR=0.618,95%CI:0.19~2.16,P=0.475)和下肢动脉病变(OR=0.485,95%CI:0.32~2.13,P=0.689)的危险因素。与该研究结果相符: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发生率为48.00%,对照组为24.00%,观察组在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为26.00%,观察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方面显与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为52.00%,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在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近(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是提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的风险因素,而不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下肢动脉病变造成影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一般存在心脏输出量下降,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风险上升的主要因素[12]。

综上所述,如收治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该保持足够重视,可能引发糖尿病肾病,增加治疗难度与患者难受程度,及时处理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减退症视网膜肾病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