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

2021-05-25余小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应用题小学数学

余小明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领域中,“问题解决”作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具有着重要的数学教育意义。通过教师巧妙地为学生设计“问题解决”例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运用现有数学知识解决一个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本文在研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一题多解的形式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基于‘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德育渗透”三个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希望以此文,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应用题

“问题解决”旧称为“应用题”,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教学环节。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效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并结合具体题目内容的巧妙设置,开展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德育渗透教育。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能够促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現实生活中的具体用途,从而帮助学生养成“重视数学”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生活运用”的数学思维。以下结合具体小学数学六年级“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利用兴趣化教学理念,为学生设计了贴近生活的趣味性问题,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切实发展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喜爱动物的兴趣特点,为学生出示了如下例题:“动物园现有大象、老虎、狮子三种动物,已知该动物园大象与老虎数目的比例为3:5,老虎与狮子数目的比例为2:3,若该动物园现有6头大象,求该动物园中老虎以及狮子的数目。”

出示例题之后,笔者为学生解读了根据已知数目及“比例”计算未知数目的方法,之后选择学生A进行解答。学生A的解题过程为“老虎的数目为:6÷3×5=10(只);狮子的数目为:10÷2×3=15(只)。”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A的解题答案正确,并要求学生A向大家介绍解题思路。学生A介绍道:“因为‘大象与老虎数目的比例为3:5‘该动物园现有6头大象,所以利用6头大象的数目除以‘3:5的比例,即能计算出老虎的数目,即‘6÷3×5=10(只),以此类推,计算出狮子的数目为‘10÷2×3=15(只)”。笔者认为学生A的解题过程体现出了他对于比例知识的充分掌握。通过这样的趣味性“问题解决”教学,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培养出了优秀的解题能力。

二、利用“一题多解”的形式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为了有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我们在小学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一题多解”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道问题,提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案,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出示了如下例题:“某商店购进了一批篮球,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30%销售,之后再在销售价的基础上打八折,将这批篮球进行处理,每个篮球仍然能够获利4元,求每个篮球的进价。”

出示例题之后,笔者首先为学生解读了“折扣”的概念,以及“进价”“销售价”“处理价”“利润”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学生B进行解答。学生B的解题过程为“设每个篮球的进价为x,则x(100%+30%)×80%-x=4;130%x×80%-x=4;104%x-x=4;4%x=4;x=100(元)。”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B的解题过程,并追问学生B:“x(100%+30%)×80%”代表什么?”学生B回答:“‘x(100%+30%)表示篮球‘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30%销售的销售价,‘(100%+30%)×80%则表示‘在销售价的基础上打八折的折扣价。”尔后,笔者肯定了学生B的解题思路,并表示学生B的方程解题过程是根据“销售价-成本=利润”的数学思维进行解答的。之后,笔者要求其他学生对这道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学生C的解题过程为:设每个篮球的进价为x,则130%x×0.8=x+4;104%x=x+4;4%x=4;x=100(元)。之后,笔者询问学生C,在他的方程中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学生C回答:“‘ 130%x×0.8表示该商店在销售价的基础上打八折,即为处理价,x+4表示进价加利润,也表示每个篮球的处理价。”笔者表示学生C的回答同样正确,是利用“销售价=成本价+利润”的数学结构完成解答的。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对题目进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了数学思维。

三、基于“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有效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为学生培养解题能力,而且还需要利用巧妙的题型设置,为学生开展积极的德育渗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分数混合运算” 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出示了如下例题:“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公益活动,A班中有的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有的学生去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卫生。已知A班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卫生的学生比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学生多8人,求A班的总人数。”

笔者认为,这道问题应利用分数方程进行解答,随后选择学生D进行解答。学生D的解答过程为:“设A班总人数为x,则x-x=8;x=8;=8;x=50。”笔者表示学生D的解答正确,并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履行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这样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正确解题的基础上,有效地融入了德育渗透的教学内容,促使小学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内容多变的实际问题。通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钦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J].学周刊,2019(6):15-16.

[2]贾丽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探讨[J].学周刊,2019(2):93-94.

[3]钱宏军.主题与问题串: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命题设计的操作策略[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1):7-10.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应用题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