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问题分析

2021-05-25孙海山江景涛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精神科条目动机

孙海山 江景涛

1.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1],精神科医师作为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其数量与能力是衡量国家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基本指标[3]。由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社会歧视与危害性[2]等因素,我国精神科医师队伍正面临着医师总量不足、高级人才紧缺、人员引进困难、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4]。职业认同是指清晰地认识和确认自己的职业目标、能力、个人兴趣和个人价值,是评估从业者对职业情感态度、价值倾向的重要指标[5]。充分掌握精神科医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分析精神科医师的心理及职业需求,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这不仅关乎精神科医师的自我满足感和工作效率,也关乎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行业竞争能力[6]。目前国内学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多以教师、护士、医学生等为研究对象,以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意志、职业行为[7]等为研究维度,认为性别、年龄、职称、预期收入、择业动机等因素对职业认同水平有显著影响[8-10],对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的深度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Z 市精神专科医院医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分析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精神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意见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6 月—8 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以Z 市3 所精神专科医院160 名医师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正式劳动合同者;②对本调查知情同意;③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采取线上问卷的形式,实际收回问卷155 份,无效问卷3 份,有效回收率为95.00%。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参考既往相关研究,结合精神科实际,经专家探讨,拟定包括有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所学专业、学历、职位、职称、是否有编制、是否为带教老师、收入情况、职业动机的一般调查问卷。

1.2.2 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量表 通过文献回顾,参考刘世勇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量表》[7],陈晶等[11]《临床医师职业认同量表》,结合精神科的实际编制《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量表》,经专家审定和预调查,调整条目,最终形成问卷。共30 个条目,包括职业认知(6 个条目)、职业情感(6 个条目)、职业信念(6 个条目)、职业意志(5 个条目)、职业行为(7 个条目),共5 个维度,职业认同部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记1~5 分,所有条目均为正向得分,认为得分越高职业认同程度越高。经评定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0.900。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得分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总体得分

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总体得分(3.82±0.51)分,从各维度看,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行为(4.24±0.50)分、职业意志(3.89±0.67)分、职业认知(3.71±0.55)分、职业情感(3.65±0.60)分、职业信念(3.63±0.68)分,均超过该项中位数(3 分)。

2.2 不同特征研究对象职业认同得分比较

受访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26~40 岁;工作年限多为≤5 年;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所学专业以精神医学居多;职称以初级及其以下居多;带教老师占比不足20%;大多数受访者有事业单位编制;多数受访者收入高于5000 元/月;受访者职业动机普遍积极。不同学历、职称、是否为带教老师、收入情况、职业动机对精神科医师的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研究对象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及量表分析结果(分,)

表1 不同特征研究对象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及量表分析结果(分,)

2.3 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以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总得分均值为因变量,以学历、职称、是否为带教老师、收入情况、职业动机对职业认同水平影响显著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2。结果显示,是否为带教老师、收入情况、职业动机是影响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水平的主要因素(R2=0.31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缺乏行业发展信心

经研究得出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总分均数为3.82 分,略高于王雄伟[10]医学生研究得分(3.72 分),低于刘世勇[7]高校辅导员研究得分(4.18 分),处于较高水平。从各维度来看,职业行为得分最高(4.27 分),提示精神科医师认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有能力适应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职业信念维度得分最低(3.63 分),这反映出精神科医师对于自身行业发展信心不足,对国家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精神科社会认知及医疗环境等方面改善存在顾虑。

3.2 积极的职业动机显著提高精神科医师的职业认同水平

从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在职业动机影响因素的特征看,出于自身对工作的兴趣、热爱、自我价值实现等积极动机的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因父母、老师影响、无更好出路等消极动机的职业认同得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相关研究[8,10]研究结果相同。究其原因,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个人的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认同的重要方面[7]。职业动机体现了职业兴趣,拥有积极职业动机者,其步入工作之初往往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人生规划,能够迅速融入到工作中,能更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兴趣高涨,其职业认同水平自然更高。

3.3 不同工资收入的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有显著差异

研究显示,不同的收入情况对精神科医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与宋广文等[8]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在管理日益科学细致的现代社会,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自身价值、意义以及个体对组织的贡献[19],是对精神科医师工作最直接的认可,是其职业价值的重要体现。

3.4 临床带教经历显著影响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

研究显示,有带教经历的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究其原因:首先,临床带教老师是通过选拔有一定资质的优秀临床医师担任,是对其工作能力的肯定;其次,为完成带教任务带教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自身学识,其晋升与学习意愿更加积极;最后,优秀带教老师更易受到学生的敬仰与推崇,这极大提升了带教老师的信心与获得感。

综上所述,精神科医师职业认同水平较高,仍有提升空间,职业动机、收入情况、是否为带教老师是其职业认同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职业认同水平:①帮助医师学习与掌握国家政策法规,规避医疗风险、坚定行业发展信心,树立崇高信念;②为医师提供多渠道学习与晋升路径,帮助其建立职业兴趣、转变职业动机;③医院优化岗位划分,调整收入结构,帮助医师明确发展方向,改善兴趣与收入间的矛盾;④重视医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严格带教老师的推选、考核、奖励机制,形成良好院内竞争环境。

猜你喜欢

精神科条目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动机不纯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