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骅港的转型升级

2021-05-20刘爱秋赵泽于磊

水运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刘爱秋 赵泽 于磊

【摘 要】 为使黄骅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运用调研走访方法分析黄骅港现状,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探究可能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因素,采用ISM模型研究各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支持、港口市场环境、港口经济状况等为核心因素。据此提出建议: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建设,促进智慧港口建成;调整优化港口定位,推进港口安全绿色发展;大力培养港口人才,提升港口技术水平;合理规划港口资源,促进港城融合协调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黄骅港;转型升级;解释结构模型(ISM);影响因素

0 引 言

港口不仅在水陆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竞争日益激烈,港口轉型升级成为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2019年《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将黄骅港建成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黄骅港的转型升级成为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全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实现黄骅港的转型升级,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而且对完善京津冀港口体系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笔者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索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为黄骅港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 黄骅港现状与发展机遇

黄骅港位于渤海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有黄河生态三角洲,北有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腹地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黄骅港现已建成2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32个万吨级以上的专业泊位。近年来,黄骅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逐渐从煤炭港口向综合性港口转型过渡。2012―2019年黄骅港及各港区货物吞吐量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黄骅港货物吞吐量逐年稳定增加。

2 基于ISM模型的黄骅港转型 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因素

鱼骨图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笔者采用鱼骨图分析法,经实地调查和查阅国内文献总结出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因素,并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归纳出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13个关键因素。黄骅港转型升级影响因素鱼骨图见图1。

(1)港口综合性人才包括具备码头商务、码头设备操作和维护、港口货物装卸等相关知识的港口专业人员,具备计划调度、外籍船舶理货、船舶代理等相关知识的物流专业人员以及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管理专业人员;

(2)港口物流设施是指与航道、锚地、码头、泊位等有关的港口交通设施及其配套设施;

(3)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是指港口的物流规模、物流效率、物流能力;

(4)港口基础建设是指与货物装卸、存储有关的设施建设;

(5)港口经济状况是指港口的固定资产及盈利水平;

(6)港口技术发展水平包括港口现阶段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

(7)港口文化建设是指港口是否为文化遗址,是否具有旅游价值;

(8)绿色环保建设是指港口对煤炭、污水、粉尘等污染物的治理;

(9)政府扶持政策主要考虑政府对港口的财政税收政策、政府出台有关港口转型升级的政策扶持以及港口从外界引进资金的便利程度等;

(10)港口管理体制是指港口对物流、人员、港口建设等加以管理控制的约束能力;

(11)银行贷款力度是指银行对港口企业放款多少的程度;

(12)港口市场环境是影响港口行业发展及港口腹地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

(13)城市交通布局是指港口所在城市的航空、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方式的合理性。

2.2 建立ISM

(1)系统构成要素

按图1将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13个因素分别设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

(2)计算过程

用i表示横坐标的行数, j表示纵坐标的列数。Si与Sj的关系表明:Sij=1,则表示Si与Sj之间存在关系;Sij=0,则表示Si与Sj之间不存在关系。

采用德尔菲法征求7位专家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构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骅港转型升级影响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建立初始矩阵即邻接矩阵。

A=(1)

采用MATLAB软件,求出可达矩阵。经过层级划分、骨架矩阵的建立,构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骅港转型升级影响因素间的层级结构,见图2。

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因素共可分为4个层级:第一层级由因素S4、S6、S8构成,分别为港口基础建设、港口技术水平、绿色环保建设,这是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直接因素,而这3项因素直接受港口经济状况的影响;第二层级由因素S1、S2、S3、S5构成,分别是港口综合性人才、港口物流设施、港口物流水平、港口经济状况,这4个因素形成回路,关联性较强;第三层级由因素S7、S10、S11、S12、S13构成,分别为港口文化建设、港口管理体制、银行贷款力度、港口市场环境、城市交通布局;第四层级由因素S9构成,为政府政策支持。

3 建 议

采用鱼骨图法和ISM并结合目前黄骅港发展现状得出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最根本因素是政策支持,港口经济状况、港口管理体制、港口市场环境、银行贷款力度、城市交通状况为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建设,促进智慧港口建成。为顺应运输行业日益专业化发展趋势,港口企业应加速码头的基础设施及运输设施等相关建设,大幅度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和航道等级。互联网已经成为港口的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成为港口行业的显著特征,大数据对港口的运营和服务有着深远影响,港口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为适应国家能源运输需求,着力完善煤炭、矿石、石油、集装箱等运输体系,进一步提高港口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及运输效率。政府需构建以黄骅港为中心的水、陆综合运输通道,建成港口与铁路、公路、工业园三者之间快速、顺畅的综合运输通道,为港口货物运输提供保障。加快黄骅港附近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完善,建设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临港物流园区,大力建设采用大型机械运输的高度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临港物流园区与码头的信息一体化、港口物流现代化。

(2)调整优化港口定位,推进港口安全绿色发展。调整港口定位,准确把握港口迭代规律,顺应新一代港口发展趋势。黄骅港应打破传统的港口定位,向绿色生态港口发展。港口应提升节能、节水、控污能力,加快建设污废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以港口煤炭、污水、扬尘等污染物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使用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循環生态港口建设,同时也应在高质量发展及巩固国家煤炭运输大通道的基础上,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积极发展国际运输,为建成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枢纽港而努力。

(3)大力培养港口人才,提升港口技术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物联网、大数据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的港口建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匮乏,主要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港口专业人才及高层次物流人才。企业应着重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港口企业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员工技能素质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支适应港口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队伍。港口企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为港口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在管理体系中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合理规划港口资源,促进港城融合协调发展。黄骅港内部应继续推进以综合港区、煤炭港区、散货港区发展为主,河口港区发展为辅的发展格局,利用煤炭港区的资源整合来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国家将黄骅港煤炭港区、散货港区列入“国家重点港区”,对于完善港口功能、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提高港口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黄骅港外部要以黄骅港为中心,大力促进临港重工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港口按照经济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培养支柱产业,着力建设煤炭区域性交易中心。坚持“以港带城、以城促港、港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促进黄骅港与渤海新城港城融合协调发展。黄骅港也应加大与秦皇岛港、唐山港、天津港等周围港口的合作,充分发挥天津港作为津冀港口群核心港口的引领带动作用,以资本为纽带,加大码头间的相互合作。

(5)创新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煤炭港区对黄骅港经济腹地拉动效果不明显,为解决黄骅港综合大港建设资金缺口,引进了地主港模式。[1] 黄骅港在参考和借鉴其他地主港模式的经验及融资模式的同时,加强把控具体运作,政府加强对港口的宏观引导。政府应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对港口的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港口公用的航道、锚地、泊位等基础设施直接由政府单独负责建设和维护,行使政府对港口企业的监管职能;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港口的政策支持力度,而且还要加大对港口设施建设及维护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专款专用。政府还需要继续完善适合港口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有利于加速港口转型升级的鼓励政策,完善适合港口引进资金的金融政策,确保港口能够引进足够的资金用以发展建设。港口企业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速临港产业聚集,加快港口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杨留星,田贵良,王珏.基于VAR模型的海港对腹地影响实证研究:以连云港港为例[J].管理评论,2016(9):250-259.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