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公英的春天

2021-05-20解金凤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毛球降落伞蒲公英

解金凤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我常常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带领小班幼儿去散步,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一、这是什么花

一天午后散步时,承承拿着一朵黄色的小花向我跑来,说:“老师!我找到了一朵黄色的小花(见图1)!”我问这是什么花,他一会儿说是向日葵,一会儿说是菊花。“为什么你觉得它是向日葵呢?”我问。“因为向日葵是黄色的,菊花也是黄色的!”承承胸有成竹地说。一旁的斌斌则说这是蒲公英,他建议我打开手机软件拍照识别。原来这真是蒲公英,幼儿都很好奇。我建议道:“你们去找一找哪里还有蒲公英吧!”话音刚落,幼儿就一溜烟跑开去寻找了(见图1)。他们很快在轮胎旁、棕榈树下、海盗船旁找到了更多的蒲公英(见图2),也有了许多新发现。“快看!蒲公英的花瓣是长长的!”“蒲公英的叶子也是长长的,有点儿像手掌!”“我看到了两株挨在一起的蒲公英!”这春日里的蒲公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更是引起了我的关注。

第二天散步时,幼儿又迫不及待地去观察蒲公英了。“老师!我看见一朵蒲公英的花儿缩起来睡觉了(见图3)!”几个幼儿立刻围了过来。“为什么蒲公英的花儿缩起来了呢?”我向幼儿抛出了这个问题。有的幼儿说:“因为它喜欢阳光,每天对着太阳转,没有太阳时就缩起来了!”有的幼儿说:“蒲公英喜欢阳光,花朵在早上盛开,晚上就缩起来睡觉了!”结合对蒲公英的观察,幼儿初步推测出了一个结论:蒲公英的花朵在夜幕降临时就会闭合“睡觉”。幼儿的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有什么办法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延续他们对蒲公英的探究兴趣呢?

二、蒲公英会闭合“睡觉”吗

吃完点心后,幼儿像往常一样自由阅读。馨馨惊喜地在绘本里发现了蒲公英的图片,急于与同伴分享。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蒲公英的愿望,我通过家委会向家长征集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既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正在开展的活动,也期待家长积极参与。

很快,绘本征集得到了回应,《蒲公英》《咕噜和蒲公英》就是征集到的其中两本。幼儿的疑惑在绘本里得到了解答(见图4、5),原来在夜晚、阴天、雨天,蒲公英的花朵都会闭合。每逢餐前时间,幼儿总是让我讲蒲公英的故事。通过阅读,幼儿了解了蒲公英生长变化的过程,知道蒲公英的花长大后会变成白色的绒球,当春风吹来,它的种子会像小降落伞一样飞到新的地方去安家(见图6)。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幼儿知道结成绒球的是白色的“冠毛”。由此,他们对蒲公英更感兴趣了,甚至给长大后的蒲公英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毛球”。只要有时间,他们总喜欢去草地上瞧一瞧,嘴里还念叨着:“蒲公英什么时候才能变成毛球飞走啊?”

春天的气息日渐浓都,幼儿也越来越急切地盼望能亲眼看到蒲公英的“毛球”长大、漫天飞舞。

三、蒲公英哪儿去了

晨间锻炼时,幼儿三五成群又去观察蒲公英了。不一会儿,只听成成和浩浩大喊:“老师快来!这里的蒲公英不见了!”我闻声赶去,发现棕榈树下唯一的一朵蒲公英真的不见了(见图7)。幼儿感到惋惜,猜测可能是被人摘掉了。“他们为什么要把蒲公英摘掉啊?”一旁的浩浩十分失落。回到活动室后,我引导幼儿开展了一次讨论:如何保护蒲公英。

宝宝说:“蒲公英快点长大变成毛球飞走,小朋友就摘不到它了。”承承说:“可以在草地上撒上蒲公英的种子,让它在春天里长得更多!”谦谦说:“可以在上面铺一张纸,写上‘禁止采摘蒲公英。”彦彦说:“画一块牌子,提醒小朋友不要去摘蒲公英!”

看到彦彦边说边不停地比画,我请他到晨谈板上画一画。彦彦边画边解释:“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旁边看,画一只小手打上叉表示‘禁止的意思,只能看不能摘!”其他幼儿也纷纷用蜡笔和纸开始设计。宝宝设计了一个“禁止踩踏”的标志牌(见图8),他画上了一双小脚,然后在小脚外面画上了圆圈,最后画上了一条斜杠;贝贝设计了一个“禁止采摘”的标志牌(见图9),她画上了一双小手,然后在小手上画了“×”;馨馨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标志牌(见图10),那就是“对蒲公英微笑”,她希望小朋友们能常常对它微笑、爱护它。在活动的最后,幼儿互相介绍了自己设计的标志牌,而我则有意识地用手机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保留原始的影像、照片,作为后续观察分析的资料。

四、成了毛球的蒲公英

幼儿依然经常去观察蒲公英,终于有一天,幼儿在海盗船旁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毛球”(见图11),他们快速包围了这第一个“毛球”,议论着它的样子:“圆圆的。”“有很多毛,很柔软。”“白白的,毛毛的。”

“你们知道这毛茸茸的东西是什么吗?”我问。“冠毛!”“冠毛下面连着的是种子!”看来幼儿已经通过绘本对蒲公英有了一些了解,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蒲公英的种子了。

我轻轻摘下一颗小种子,请幼儿轮流观察(见图12)。“它看起来真的好像一顶降落伞呀!”彦彦说道,“快让它飛走吧!”话音刚落,几个幼儿围上来对着这颗小小的种子吹气,我顺势松开手,小种子真的像小降落伞一样徐徐落下,他们兴奋极了。

为了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蒲公英是怎么变成“毛球”的,我从网上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观看的延时摄影视频,希望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幼儿感受蒲公英是怎么从花朵变成“毛球”的,欣赏蒲公英绽放时的美。幼儿看完视频后直呼太神奇了,他们想再去草地上看看真正的蒲公英“毛球”。这时,我建议道:“不如我们一起去户外画一画蒲公英吧!”幼儿每人拿着记录本和小凳子,选择一株蒲公英并坐在它的旁边(见图13),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着蒲公英。“老师你看!这是像手一样的叶子!”我凑近一看,发现承承正拿着一片叶子在记录本上比对着画蒲公英(见图14)。

回到活动室后,我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帮助他们在画面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文字记录。在这些作品中(见图15~18),幼儿记录了蒲公英的不同部位,有的还为蒲公英画上了眼睛。我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春天的美。

一天,彦彦在美工区画了一幅作品(见图19)。他说:“一阵大风吹掉了蒲公英,吹到四面八方,像小降落伞一样!”我说:“你说得真好听,好像一首诗!”彦彦充满诗意的解释引发了我的思考:何不试着让幼儿创编一首关于蒲公英的儿童诗呢?

根据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我从网络上选择了两首浅显易懂的诗歌,期待它们能带给幼儿启发。第二天下午,我带着幼儿一起欣赏了儿童诗朗诵《蒲公英》(飞呀飞,飘呀飘,/我好像一朵小伞花,/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一把把小伞,悠悠地飘着,/风起,我也起,/风落,我也落,/稻花飘香的田野——有我的身影,/荒无人烟的绝壁——有我的足迹,/飞吧,飞到天之涯,/飘吧,飘到海之角,/越高越好,越远越好……)和《蒲公英想远行》(蒲公英想去远方,/它用力挣脱妈妈的手,/打开降落伞,/去远行了,/它飞过大草原,/飞过高山,/看到了美丽风景,/就在这安了家,/它每天都在长大,/每年都会生很多娃娃),伴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幼儿听得很入神。“你们听完有什么感觉呀?”我满怀期待地问。“我觉得很好听!”“蒲公英可以飞得好远!”“蒲公英会长得到处都是!”幼儿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接着,我朗诵了彦彦创作的那句诗,幼儿聚精会神地听着,小眼睛闪烁着光芒。“你们也想像彦彦这样说些什么吗?”我问。“蒲公英去远行了,可以再长出一个。”“蒲公英在四面八方安家了!”“飞呀飞,飞到很远的地方!”“它会打开降落伞。”“它飞到哪里就在哪里长大!”……受到儿童诗的启发,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

经过后期整合,幼儿自编的一首属于这个春天的儿童诗《蒲公英去远行》诞生了:一阵风吹落了蒲公英,/它打开降落伞,/想要去远行。/飞呀飞,飞过山河,/飞呀飞,飞过草地。/它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到哪里就在哪里长大,/四面八方都是它的家!

五、“毛球”飞走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毛球”也一天天长大,幼儿每次见到“毛球”时总喜欢去吹一吹。幼儿的行为启发了我:是否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的姿态呢?

这天下午,我引导幼儿一起回顾蒲公英生长变化的过程,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在这过程中,斌斌把两只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吹”的动作,说:“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跑跑跑的游戏,风一吹,蒲公英就开始飞,随便在什么地方安家!”“那用什么动作表示它‘安家了呢?”我问。斌斌抱着胳膊蹲在了地上,说:“这样就表示找到了新家!”成成边说边打开了双臂:“风伯伯吹的时候,蒲公英打开了‘降落伞!”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讨论,形成了游戏规则:一个幼兒扮演风伯伯,其他幼儿聚在一起扮演毛球,当“风伯伯”一吹,扮演毛球的幼儿就开始四散跑,找到合适的地方蹲下来“安家”。幼儿给这个游戏取名为“飞吧!蒲公英”。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的虫鱼鸟兽、一草一木对于幼儿来说,都充满着神秘感和吸引力。蒲公英正是这如期而至的春天送给幼儿的礼物。在陪伴幼儿园里的蒲公英长大的日子里,幼儿用独特的笔触、诗意的语言、形象的动作,表达着自己对美的体验,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萌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猜你喜欢

毛球降落伞蒲公英
蒲公英
毛球
降落伞
降落伞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蒲公英
可以吃的蒲公英
谁为你折叠降落伞
我是毛球——80后的特点
我是毛球——80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