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擀面杖

2021-05-20李永春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擀面杖白面面皮

李永春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皮需要擀面杖。每当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偷偷瞟向灶台上的粗瓷大黄盆。大黄盆必定是盖上的。实际上,我们大可不必费心去猜,里面肯定有白面團躺在那里。这时,我们断然不会惹母亲不高兴的,即使平时再不听话的孩子,这时也会乖乖地、蹑手蹑脚地溜出灶屋,跑到大街上吆五喝六地与小伙伴嬉戏打闹,借此掩盖抑制不住的喜悦。当然,这个喜悦还会及时地向周围的小伙伴宣告,那神情,简直如同一位班师回朝的得胜将军,居高临下而又目空一切。

母亲的第一根擀面杖用了十年,那是分家时奶奶给置办的。母亲说到这个的时候,神情很平淡,就像谈到十几里外娘家山上的那棵树倒了一样,无知的孩子们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算作应答。几十年后,我才发觉,母亲的那句话里带着满满的无奈。

在一个物质还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对物质的珍惜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记忆中的那根擀面杖油光光的,又细又长,两头尖得可以当作锥子用。经常有走村串巷的小贩推着自行车叫卖擀面杖,他们的擀面杖都是粗粗胖胖的,售卖时还都带着淡淡的木头芳香。那根经过母亲粗糙的大手来回揉搓的擀面杖早已失去了早年的臃肿,圆滑而又逆来顺受,在母亲的挥舞下,来去自如,左右翻腾。

母亲的擀面杖是用糖李子木做的。糖李子木太硬,即使做家具人们也不愿意使用它。我家不远处的河边就有一棵糖李子树,河湾汊子正是它得以保存的理由,不碍事,姑且活着吧。每到春天,一树白色碎花把河湾打扮得妖妖娆娆。吸引孩子们的不是好看的花朵,只有在秋天的时候,孩子们才会对它感兴趣。秋天的糖李子虽然很小,连小拇指头大都没有,但酸酸甜甜的味道还是吸引了很多孩子。当糖李子成熟的时候,树下总有一堆花花绿绿的鞋子,大多是手工做的布鞋,偶尔夹杂着一两双煞白煞白的回力运动鞋。孩子们的鞋都是母亲们用破烂得实在不能穿的衣服缝制的,所以,花花绿绿如同趴在脚上的毛毛虫。不过,没有哪个孩子嫌弃,否则就只能赤脚上学或者去田地割草喂牛了。

几乎没有用处的糖李子木偏偏成就了母亲的擀面杖,是人们看中它坚硬且不易开裂。垂垂老矣的擀面杖还在发光散热,估计不是它的本意,母亲也想换根顺手的,可是走村串巷摇着拨浪鼓的小贩把擀面杖的价钱咬得死死的,非一块钱不卖。一块钱能割块猪肉,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因此,糖李子木擀面杖还得继续服役。

等我外出上学的时候,擀面杖几乎不用了。家里的小四轮突突地冒着黑烟在田地里纵横驰骋,小麦也越长越旺盛,旺盛得每到收割季节孩子们都在心中不停咒骂,恨不得减了一半产量才好。家里最好的房屋让给了小麦,苇席子圈起来的粮囤冒了尖儿。要不是还得把一部分拉去粮站抵扣乡里的统筹、提留,那是怎么吃也吃不完的。白面的充裕让玉米、红薯受了冷落。母亲每一次和面都和满满的一大盆,蒸出一大筐可爱的白面馒头。白面馒头比不过杂粮窝窝好吃。以前吃玉米饼子、红薯窝窝时,孩子们放学后常常用又脏又黑的小手攥了两三个嬉戏打闹也不觉得碍事。可现在,吃白面馒头时,没有菜有点儿难以下咽,即使是自家腌渍的豆瓣酱、萝卜疙瘩也得来点儿。偶尔,擀面杖还是能派上用场的,那是改善伙食的时候。自从有了白面,家里的食用油忽地从地底下钻了出来,经常三五个油桶并排站在墙角里。如果兄弟姐妹盯的次数多了,再如果恰巧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孩子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炸油条、炸麻花、炸糖糕、炸倮子都少不了擀面杖。当孩子们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腻了胃时,天晴了,油条、麻花、糖糕、倮子也吃了了。孩子们上学,母亲下地干活儿,擀面杖又被放到食品柜的顶上躲懒去了。

现在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把擀面杖拿出来。这根擀面杖白白的,圆咕隆咚的像个小矬子,是母亲在村口超市买的。母亲说,擀面杖不贵,还不到十块钱呢。母亲老了,可擀饺子皮的手法还是很熟练。既然有了很多的人围在旁边帮忙,母亲也就不再着急,那双有点儿皲裂的老手不慌不忙地变换着、挪动着,一个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饺子皮就飞到篦子上,人们争着抢着把饺子皮塞满馅儿,捏实在了,圆鼓鼓的、胖溜溜的,甚是好看。每次回家吃饺子,饺子馅儿一定要有两种,一种素馅儿,一种肉馅儿。素馅儿也不用集市上买的水灵灵的蔬菜,那是母亲和父亲在空余的老房院子里种的天然、无任何化学肥料培植的韭菜、豆角之类,鸡蛋嘛,当然还是母亲和父亲养的鸡下的蛋。无肉不欢的女儿需要吃肉饺子。每次回来,母亲就去村口的肉店割上两三斤牛肉或者羊肉,一半包了饺子,一半或炒或炖。当孩子们拿着母亲的擀面杖追逐打闹时,饭桌上必然摆满了油光光、亮晶晶的热菜、凉菜。“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通常饭桌一角会冷不丁地出现一瓶古井贡、口子酒之类的。现在的人们也不着急下地干活儿,父亲的小酒随之上了饭桌。以前很少听人说起“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倒是现在,一旦吃饺子必有小酒,即使是和朋友、同事吃。

前两年,我在淘宝上想给母亲买一个能代替擀面杖的机器,可母亲总是不让买。当我在拼多多上多瞅了几眼家用和面机、面皮机后,令人厌烦的拼多多就不停地向我发送款式新颖、漂亮大方的和面机、面皮机。看来,母亲的擀面杖不退休也不行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黄幻吾

猜你喜欢

擀面杖白面面皮
一碗面皮“锁住”家乡的味道
“古币”会挖沙
面皮汤
胡须
脑筋急转弯
特色葱油饼
少放点
巧用擀面杖治落枕
自黑达人
最有型的擀面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