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聚中医护理方案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17赵晓芬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耳穴证候肝硬化

赵晓芬

(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肝硬化是指一种或者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肝损伤[1]。中医认为肝硬化属于祖国医学“积聚”的范畴, 患者早期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晚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危及生命[1]。在肝硬化的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偏爱,为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2]。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采用积聚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肝病科病房收治肝硬化患者106例为观察组,其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29~78岁,住院天数:6~29 d。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诊疗方案进行分型,其中肝郁脾虚证62例,湿热内阻证23例,肝肾阴虚证13例,肝脾血瘀证3例,脾虚湿盛证2例,脾肾阳虚证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胁痛97例,腹胀87例,黄疸23例,纳呆24例。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102例患者做为对照组,男72例,女30例,年龄23~8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积聚中医切理。具体为:

1.2.1 培训 选择肝病科工作3年以上的12名护理人员为培训对象,每周二、五下午培训1 h,培训周期为一个月。理论和操作均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方案。理论培训:内容包括积聚常见症候要点、常见症状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重点及难点等;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艾灸等内容。

1.2.2 方案实施 a)评估 在患者入院时确诊为积聚的患者纳入该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住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时与主治医生进行证型的确认。b)证候施护要点 ①胁痛:患者多为肝区疼痛,护士需区分隐痛、胀痛、坠痛等不同性质,避免诱发因素,依据方案要求结合肝病科临床护理,予以肝病治疗仪治疗,穴位贴敷(采用科室自拟止痛方选穴肝俞、章门、期门等);②腹胀:区分患者腹胀性质及诱发因素,指导患者腹部按摩方法,给予穴位贴敷(采用科室自拟消胀方取穴神阙、中脘等),艾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等),耳穴贴压(取穴肝、胃、大肠、交感、神门等),中药封包技术(取穴神阙、中脘、天枢、关元等);③黄疸:区分黄疸性质(阴黄、阳黄),观察有无急黄证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予以中药直肠滴入疗法,给予穴位贴敷(用退黄方取穴肝俞、胆俞、阳陵泉等);④纳呆:观察患者舌苔舌质变化,给予艾灸(取穴中脘、神阙、足三里等),耳穴贴压(取穴肝、神门、大肠、胃等)。c)健康指导 ①生活起居:依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调整病室温湿度,湿热内阻者病室温度宜偏低,脾肾阳虚者注意保暖,室温宜偏高[3]。②饮食指导:湿热内阻证本组23例,指导患者宜进食清热利湿类食物,如西瓜、冬瓜、赤小豆等;肝郁脾虚证本组62例,指导患者宜多食山药、山楂等疏肝健脾类;脾虚湿盛证本组2例,指导患者食用红枣、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脾肾阳虚证3例,宜温补脾肾,譬如桂圆,羊肉等,肝肾阴虚13例,指导患者多食用服用鸭肉、百合等滋补肝肾等。③情志护理:肝硬化患者常肝郁气滞,情志失调,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选择个性化情志护理,可运用疏肝法、以情胜情法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辅以五行音乐疗法,每日播放角音或角调式曲目,调解肝胆疏泄功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4]。

1.3 观察指标

依据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肝硬化中医症候量表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各打分1次,相加后得到该患者总的证候积分,积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硬化患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见表1)

表1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技术应用情况 例次

2.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积聚中医护理方案实施1年效果显示,中医护理技术以其费用低,不良反应较少,长期应用效果明显而得到较多应用。表1中可看到,辨证施护方法主要集中在疼痛评估,体位护理,饮食护理,避免诱因这几方面,针对患者腹胀、纳呆症状运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种类较多,包括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艾灸、中药封包,从表2看出中医护理技术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频次排前列的依次为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疗法和艾灸。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经过干预后,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本次研究的积聚中医护理系统的将中医护理工作整合为流程,对于症状的改善更加有效,通过培训后,责任护士能够明确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适当中医技术操作,给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时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持。本研究中中药直肠滴入疗法开展101例次,中药封包技术开展58例,这两项中医技术均简单易操作,患者乐于接受,缓解症状较明显,同时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因此患者满意度较高。

积聚中医护理方案从症候要点、症状施护,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健康指导等几方面进行了梳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有效的发挥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但积聚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仍是今后需继续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耳穴证候肝硬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