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05-17牛文倩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监护呼吸衰竭重症

牛文倩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呼吸衰竭是一种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情严重、发病原因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时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增高[2]。本文就重症监护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2020年12月~2021年10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5例,平均(60.19±10.21)岁,其中重度肺结核19例,肺气肿2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62.96±12.34)岁,其中重度肺结核21例,肺气肿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生命体征检测、用药指导、呼吸道护理、呼吸机基础检查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护理,主要内容包括:a)护理风险管理:由1名护士长及4名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护理方案。每5日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考核,保证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临床护理知识。每日至少1次对环境、医疗设施、仪器设备等进行专项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做好风险预警。b)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倾听患者诉说,无条件支持患者,对有沮丧、绝望心理的患者,应多加鼓励,配合暗示疗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盲目自信、有自持心理的患者,应加强对其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在诊疗检查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使患者明确治疗操作意义,取得患者的信任。c)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每3 d举办健康宣讲活动,向患者普及呼吸衰竭疾病的基础知识,强调其主要的诱导原因及日常自我管理的注意事项。每天检查患者用药情况,避免患者私自停药、换药。d)环境护理:保证每日早中晚3次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定时通风,保证每日通风时间不少于20 min。严格控制家属探望人数及次数,为患者营造安静、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变化。焦虑情绪、抑郁状况分别使用HAMA、HAMD量表评估,分值越高证明患者负面情绪越重,大于25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主要包括节律紊乱、呼吸困难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情绪和抑郁状况(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情况及抑郁状况比较 分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呼吸衰竭可能由呼吸道疾病、肺组织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病变等原因引起,其发病急、进展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除了对呼吸衰竭患者基础临床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同样是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常规的护理模式虽然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但因其内容单一,对患者关注照顾不足,依旧无法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重症监护护理对常规护理模式加以改进,将护理风险管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多方面护理结合,加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在本研究中,给予重症监护护理患者的HAMA、HAMD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此结果与龙慧宇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

简言之,重症监护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负面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监护呼吸衰竭重症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重症不惑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