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健康宣教平台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居家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2021-05-17段雅剑李佳媛彭晓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玻璃体被动体位

邵 瑛,段雅剑,李佳媛,彭晓丽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 )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诸多复杂性眼底疾病的治疗[1]。为减少术后高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超过90%的玻切眼内填充术后患者需在3个月至半年内采取严格的被动体位[2]。然而长时间的被动体位会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提高患者术后体位的依从性、舒适度,减少或避免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健康宣教平台已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3]。本研究旨在探讨移动健康宣教平台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居家体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手术的17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男41例,女44例;年龄 21~69岁,平均(53.2±0.3)岁。视网膜脱离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3例数,眼内炎4例,黄斑裂孔2例、玻璃体积血9例。对照组男48 例,女37例;年龄 23~72岁,平均(58.5±0.5)岁;视网膜脱离1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7例数,眼内炎2例,黄斑裂孔4例、玻璃体积血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基于移动宣教平台进行体位健康教育。具体方法:a)选择某信息科技公司研发的HEALS系统作为移动宣教平台。此系统嵌入微信小程序,功能完善、稳定性高。患方可通过微信扫描床头二维码方式进入移动宣教平台小程序,一个床位对应一个二维码。后期医护人员可通过后台程序,查看每位患者的订阅观看情况。b)成立体位护理移动宣教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包括3名主管医师、2名N2级责任护士。组织集体培训,组内成员熟练掌握移动宣教平台操作及数据收集方法。c)讨论制定玻切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健康宣教重点。将宣教内容,制作成PPT健康宣教资料,小组对健康宣教资料进行再加工处理,拍摄成短视频,配以形象的漫画、真人演示或字幕。d)移动健康宣教实施:玻璃体视网膜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家属扫描、注册软件,完善患者个人信息。护士登录后台向患者精准投送“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视频。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初步认知,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熟悉小程序的使用方法。术前一天根据手术通知单,护士登录后台向患者精准投送“动画演示玻切手术过程”“玻切手术术前准备”“玻切手术术中配合要点”宣教视频。手术当天,医生下达被动体位医嘱(面向下/侧卧位/半卧位)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术后体位要求,向患者端推送“玻切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意义”“被动体位正确姿势及关键点”等宣教视频。配合责任护士现场讲解及演示,使患者清楚术后被动体位的意义及重要性,熟练掌握正确的被动体位姿势。同时推送“家庭版体位辅助用具的选择与使用”“提升被动体位舒适度的护理措施”的宣教视频,便于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辅助用具,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采用穴位按摩等措施提升患者被动体位的舒适度。在移动宣教端通过分析后台数据,对患者的阅读记录、阅读时长进行统计。未按时阅读的患者由责任护士督促阅读观看。e)患者出院时,以问卷星形式,对患者移动宣教满意度及效果开展调查。整理患者反馈信息,组织小组全体成员集中讨论,完善改进宣教内容。f)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除常规随访内容外,随访护士对患者体位依从现状进行调查,给予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并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患者出院随访本上。

1.3 观察指标

体位依从性包括体位是否规范、能否达到要求的体位维持时长、能否正确使用辅助用具、能否保持平稳的情绪4个条目。评估标准:满足4项为依从性优秀,满足2项或3项为依从性良好,满足1项或以下为依从性较差。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使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心理状态使用《Zung自评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倾向或焦虑倾向越严重[3]。体位相关并发症评估是否出现与体位相关的高眼压、眼睑水肿、呼吸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4)

表1 两组患者对体位依从性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比较 分

表4 两组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临床实践中,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及个性化。玻切眼内填充手术后居家护理内容较为复杂。同时患者的年龄、学历、认知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护士付出大量时间反复宣教仍收效甚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终端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移动信息系统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1,3]。依托移动宣教平台及移动终端,实现了宣教资料的电子化和资源共享,患者借助手机微信小程序可以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阅读与自己相关的宣教内容,不断强化记忆。保证了宣教内容的同质化、学习方式的便捷化,以及跨时间及空间的护患一对一指导。通过移动宣教平台,患者家庭护理期间也可以得到规范化健康指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均能快速有效地获得其需要的健康信息。另外护士通过主动且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配合度,使患者的身心需求均得到满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借助移动宣教平台,可明确分阶段宣教重点,根据实时分析阅读数据,实施针对性指导,帮助患者更清楚、深入地认知疾病,解决居家自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提升患者被动体位依从性。对于患者的问题,医护及时反馈,减少了复诊程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移动健康宣教的实施,观察组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对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具有关键意义。

综上所述,移动健康宣教平台运用于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居家体位护理中,可提升患者被动体位依从性,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使患者能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灵活的健康教育方式满足了患者心理需求,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玻璃体被动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