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探讨

2021-05-17房汝敏苏文涛刘璐璐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患肢伤口手术室

房汝敏,苏文涛,刘璐璐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1)

下肢骨折是骨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有研究指出,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明显,不及时、不科学的处理方式会产生感染伤口、延缓切口愈合进程,影响肢体功能恢复[1,2]。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来缓解患肢肿胀、减弱疼痛感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将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组,50例)。观察组中女24例,男26例;平均病程(3.23±1.50)个月;平均年龄(47.83±5.56)岁。对照组中女23例,男27例;平均病程(3.50±1.33)个月;平均年龄(47.03±5.59)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0.05),研究可对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a)科室成员讨论并分析出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术期流程中可能诱发切口感染、水肿、下肢静脉血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不安全事件的因素,找出引发不安全事件的高风险因素。b)根据潜在高危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要求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了解患者的患者睡眠状况,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针对难以入睡的患者通过按摩、音乐疗法等来促进其入睡,提升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在适度活动的基础上保持充足睡眠,为机体康复打下基础。c)并发症护理。针对切口感染,术中实时监控术中生命指标,完全遵循无菌操作,麻醉后保证患者仰卧位,并使用0.9%生理盐水对患肢创面进行高渗及低渗冲洗,使用过氧化氢冲洗肌肉层及软组织,杀灭厌氧菌,预防切口感染。术后关注切口处皮肤温度、颜色、愈合情况,按照黑、黄、红、粉红颜色分类,采取不同伤口处置对策;针对黑色伤口的患者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建立其有效的窦道与脓腔引流通道,并尊自主实施抗感染干预;针对黄色伤口的患者需重视控制局部感染情况;针对红及粉红伤口的患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需加速局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指导患者实施患肢保暖及局部按摩,护理人员要避开切口位置以合适力度按摩下肢以改善切口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针对血管损伤,科学使用电动空气止血仪进行止血处理,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度。针对水肿,要充分冲洗伤口,在其中置入引流管,之后将肌肉层、皮下组织、皮肤层缝合。要擦净缝合伤口周围的血迹并包扎,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并固定引流管。在输送患者至病房后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暖患肢。进入病房后密切观察患肢肿胀度,指导患者服用消肿药物。针对下肢静脉血栓,术前要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术后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如用力足背伸跖,屈收小腿肌肉,用力伸膝以收缩股四头肌,根据患者耐受力设定活动时间和频率。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评价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后切口感染、水肿、下肢静脉血栓、血管损伤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例

3 讨论

内固定手术患者因自身疼痛、出血等症状加上恐惧引起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不具有针对性,使得患者对术前皮肤清洁、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认识度较差,致使对切口的消毒清洁力度不到位,增加了切口污染和感染的风险,推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效果纳入统一的衡量标准中,将手术整个进程的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使得病程的进展按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系统化理论为基础在手术流程的框架下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3]。患者治疗期间会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治疗、干预依从性。而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均给予充分的关注,强调的是整个围术期的抗炎抗感染干预,尤其是术中无菌操作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关注患者整个围术期心态的变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主动沟通的过程中及时疏导患者围术期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以平和心态的心态迎接手术及应对术后护理,利于增强康复信心,提升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模式下增强宣教力度,充分向患者介绍手术、护理的相关内容等,有利于强化患者对手术操作及围术期护理的了解度;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屈伸练习、肌肉刺激等训练,能够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护理论与实践能力。并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能够自主关注患肢切口与四周皮肤改变,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利于降低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说明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的改善。

猜你喜欢

患肢伤口手术室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