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17黄艳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治则补益药方

黄艳霞

(汝州市中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500)

眩晕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与环境的位置失去了空间定位感,产生了摇晃、漂浮、倾倒或升降的错觉,眩晕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可以归属为一种临床症状[1,2]。人体的平衡和方向定向力是由前庭、视觉以及本体感觉这三大系统一起协调确立的,当系统之间的平衡性被破坏时,就会发生眩晕[1,3]。眩晕在临床上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它既可能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前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并发症,而且严重的眩晕表现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2]。本研究以100名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研究对象均为汝州市中医院门诊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眩晕病例,共100名,随机分作两组各50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放松精神,选择舒适体位进行休息,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必要时吸氧,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对症药物治疗,包括前庭神经镇静剂、止呕吐药、利尿剂/脱水剂、扩血管药、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等。

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将患者根据眩晕伴随症状表现分为以下证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见表2。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记录,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眩晕复发情况。临床疗效标准:显效:症状表现消失,患者生活已不受影响;有效:症状表现改善;无效:症状表现未改善,甚或加重。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2 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见表3)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见表4)

3 讨论

西医治疗眩晕,常根据病情选用前庭神经镇静剂、防止呕吐药、利尿剂/脱水剂等,这类药物虽然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2]。中医辩证治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 例

疗眩晕具有独特优势[3],在中医学划分成几大证型,包括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等,根据不同证型以不同药方进行辨证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组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眩晕肝阳上亢型治则以平肝潜阳为主。在药方当中,半夏能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对于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等具有良好效果;生姜中的姜油酮具有驱头风、镇痛、消炎、止头晕呕吐等作用;白术具有燥湿利水等功用;石决明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等作用;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益母草具有活血、利尿、清热等功效;菊花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黄芩对于肝阳上亢型伴随的头痛、呕恶等症状有良好疗效[1]。 眩晕痰浊中阻型治则以平肝息风、健脾和胃、祛痰祛湿为主。在药方当中,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甘草有显著的祛痰作用,且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还能调和诸药;代赭石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功效,对头晕、目眩、脑胀、耳鸣均有显著疗效;石菖蒲具有扩张血管、镇静等药理作用,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2]。 眩晕气血亏虚型治则以补益中气为主。在药方当中,龙眼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川芎具有显著的活血祛瘀作用;神曲能健脾暖胃、消食化积,针对本证患者饮食减少症状,可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熟地黄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黄芪能补气固表;党参为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中药材[3]。眩晕肝肾阴虚型治则以滋补肝肾为主,在药方当中,怀牛膝长于补益肝肾;菟丝子是平补肾、肝、脾之良药,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等特性;山药为健脾、补肾的佳品,具有补虚羸、补中益气力等功效;山茱萸善能补益肝肾,具有“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等功用;枸杞子能滋肾补肝,补益精气[1,3]。

综上所述,眩晕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几率,安全性较高,总体而言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治则补益药方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张老师的“药方”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活血利水为骨伤治法刍议
给企业家腐败现象开“药方”
谈谈补益药
怎样选用中成药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