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野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研究

2021-05-14徐晓丽王秦瑜顾彪卢丽钰杨烨陈爱兵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典故

徐晓丽?王秦瑜?顾彪?卢丽钰?杨烨?陈爱兵

【摘要】本文以公开发表的权威译著为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中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非文学文本中的典故英译应以读者为中心,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效果历史”,以达到更好地接受效果。

【关键词】接受美学;典故;期待视野

【作者简介】徐晓丽(1998.10-),女,江苏苏州人,汉族,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学;王秦瑜,顾彪,卢丽钰,杨烨,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指导教师)陈爱兵(1976.12-),男,江苏南通人,汉族,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

【基金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013573083CX)阶段性成果。

一、引 言

典故英译的研究对弘扬中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CNKI搜索引擎中以“典故翻译”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仅得篇目397篇,而且已有研究语料多为《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名著或作品中的典故,而对当代非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翻译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从文本和译者出发,完全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和伟(2020)从生态翻译学理论出发,对中原典故的英语翻译进行了分析;罗小华(2019)从关联理论出发,以《牡丹亭》中的典故为语料,研究典故翻译时的信息关联;肖宏宇(2018)从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角度,选取《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进行研究。虽然非文学翻译的文本一般要求简洁、直接、清晰易懂,但典故作为文学文本,仍然可以从文学翻译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同时,非文学文本中典故翻译的研究应从读者角度出发,注重读者的接受性,而目前该方向的研究仍然缺失。鉴于此,本文以公开发表的权威著作及其英译本为例,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对非文学文本中引用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

二、接受美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从读者角度出发,接受美学认为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以及 “效果历史”。

所谓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读者在阅读、理解作品前的思维定式以及对作品的定向期待,其中包括读者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等。 “期待视野”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只有符合读者“审美期待”的文本才能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为读者所接受。同时在可接受范围内,适度超越读者的“审美期待”,既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能扩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未定性”,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文本内涵具体化。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不可能一下子获得全部、真实的信息,因此作者会即用暗示、预示、前后呼应等的方式,勾连出读者已有的阅读体验和想法来填补之前未“写明”的“空白”。作品中的“空白”和“未定性”促使读者参与其中,构成了接受美学的“召唤性”结构。

时代在发展,读者的思想在不断变化,“期待视野”也在不断改变。读者在不同时期对于作品的“期待视野”不同,评价和接受性也不同。“随着作品社会效应的生发与沉淀,有效的作品阐释将会被显现且继续被阐释,具有‘偏见的阐释将会被消磨殆尽。”读者在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时,接受效果也不同,构成了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效果历史”。

虽然非文学文本讲究简单、明了,但是引用的典故却属于文学文本。为使外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非文学文本中用典英译也应注重读者的接受性。

三、接受美学视阙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分析

1.期待视野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美学分析。读者的“期待视野”会受到读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的影响,只有符合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例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译文1:To the south of the Huaihe River grow oranges, while to the north grow bitter oranges.

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苦涩的枳。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事物的性质也有可能随之改变。“枳”,一般指“枸橘”,味苦,分布在中国山东、河南等地,所以“枳”并不在英译本读者的文化习惯之内,即“期待视野”之内,因此直译其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或“trifoliate orange”并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著中用“bitter orange”,将“枳”与“橘”作对比,简单直接地说明“橘”和“枳”相似,但 “枳”的味道苦涩。将“枳”翻译为:一种味苦的“橘”,更容易使读者接受,此处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例2: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译文2:Once the key link is grasp, 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 Once the horse is before the cart, the cart will follow.

这句话出自傅玄所著的《傅子》,意识是:(撒网时)提起网上的总绳,网眼自然会张开;抓住事物的根本,旁枝末节自然会被带动。如果将这句话的后半句翻译为“Once the root is grasp, branches will follow.”则更像是中式英语的表达,不符合读者的用语习惯,会造成读者的接受性不强。因此,借鉴英文谚语“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的表达习惯,用“put the horse before the cart”表现抓住根本,拥有全局观念,用“the cart will follow”與“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相呼应,来表示细枝末节会受到事情关键的影响。这样的表达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更加符合英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2.“召唤性”结构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美学分析。典故英译时通过创设或者增强文本的“召唤性”结构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3: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译文3:In a country, the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这句话出自《晋书·宣帝纪·制曰》,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原文中“黎元”一词是指“黎民百姓”,英译时翻译为“the people”。当读者看到这句话时,首先想到的是西方的民主思想,但“西方以人为本思想均重视并强调个体的解放发展,西方强调的是个体”,“个体”是个人,即“individual”,因此读者对于“the people”概念的理解存在“空白”。但读者进一步阅读时会否定这一理解,因为在联系上下文之后会发现,例如“different social groups”“all”这样复数概念的词汇,证明“the people”是一个群体概念。英译文本的“空白”和阅读过程中的“否定”形成了“召唤性”结构,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文本意义和言外之意。

例4: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译文4:Learning is the bow, while competence is the arrow.

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续诗品·尚识》,意思是: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简单直译,虽然能够使读者联想起拉弓射箭的场景,但读者并不能理解“Learning is the bow”与“competence is the arrow”之间的关联,因此,读者对于文本意义和两句之间联系的理解存在“空白”。译者在翻译时用“while”连接两个简单句不仅增强了前后文的关联,同时更加增强了文本理解时的意义“空白”。当读者继续阅读之后,在读到“foundation”等词汇时,发现下文强调的是增加学识,逐渐领会、填补之前的“空白”。从文本的“空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理解,并在前后文的呼应中填补“空白”,这就形成了“召唤性”结构。

3.效果历史原则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美学分析。“同一部作品往往会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阐释效果。”

例5: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译文5:Proprie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 - 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 and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for the country.

“四维”出自《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国颂》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核心价值观都有所不同,可接受的释义也不同。中国古代发展至今,对于“礼义廉耻”涵义的解释不尽相同。《管子·牧民·国颂》中指出:“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认为“礼”即恪守尊卑、贵贱之分;“义”即老实本分,不钻研;“廉”即不包庇犯罪;“耻”即不同流合污,不犯罪。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废弃了等级制度,鼓励人们追求个体解放和自我价值,而“礼义廉耻”涵义也变化为:“礼”即有礼,“义”即合宜恰当的行为标准,“廉”即廉洁方正,“耻”即“知耻之心”。并照此翻译为“proprie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

“读者的接受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品没有固定不变的解释”。因此,在非文学文本中典故英译的过程中要关注接受美学的“效果历史”。

例6:落其实者思其果,饮其流者怀其源。

译文6:When we eat the fruit, we think of the tree that bore it; when we drink water, we think of its source.

译文7:When you reap fruits, you should remember the tree; when you drink water, you should remember its source.

分析:这句话出自庾信的《徵调曲》,意识是:采摘果实的人想念结果实的树,饮水的人怀念水的源头。

译文6出自2016年发表的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一文,表达了对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思考,所以在英译时选择了“think”一词,暗合文章中思考、批评继承之意,符合语境,更容易使读者接受。

译文7出自2017年的“Towards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一文。随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深入人心,这句典故也用来形容中国时刻牢记共同发展理念,因此,此处译文使用“remember”来表现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如果使用“think”会使读者感觉中国对于这一理念的态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刻,使用“remember”更加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同一典故的理解不同,读者的接受度也不同。

四、结语

非文学文本英译在简单、清晰的基础上,其中引用典故的英译仍要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文的“召唤性”结构以及 “效果历史”。接受美学理论为非文学文本中典故英译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但此次分析研究仅以译著中部分典故为例,并不能对非文学文本中用典英译的接受美学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对非文学文本中典故英译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雅迪.论伽达默尔效果历史理论对接受美学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2017,(08).

[2]鲁志美,杨凯乐.中西方文化比较下的以人为本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05):77-83.

[3]劉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5 (3):23-26,13.

[4]邹然.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J].抚州师专学报,1987(03):79-80.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典故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