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14张冬平林春娇张龙绘

吉林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脐脐部单孔

李 利,张冬平,林春娇,张龙绘

(东莞市清溪医院,广东 东莞 523660)

附件属于女性生殖器官之一,其包括输卵管和卵巢,附件良性疾病属于妇产科常见的疾病类型[1-2]。随着微创技术不断进步,其在妇产科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3-4],腹腔镜是微创技术的一种,其具有损伤小、疼痛少、出血少等特点,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5-6]。随着人们对于美观性要求的提高,经脐单孔腹腔镜在临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最大优点是腹壁无疤痕,另外单切口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切口疝、腹壁血管损伤、穿刺部位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美观性[7-8]。本研究分析了94例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拟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效果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94例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异位妊娠21例,卵巢良性肿瘤23例;年龄29~52岁,平均(40.4±5.8)岁;平均体重指数(25.2±2.7)kg/m2,平均孕史(2.0±0.7)次,产史(1.0±0.4)次。观察组50例,异位妊娠25例,卵巢良性肿瘤25例;年龄30~53岁,平均(39.6±5.2)岁;平均体重指数(24.7±2.9)kg/m2,平均孕史(1.9±0.6)次,产史(1.1±0.5)次。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77岁;②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没有腹腔镜禁忌证;③患者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同意;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很好,可以配合完成手术,并且顺利完成术后的随访。排除标准:①排除体质较差,无法完成本研究手术的患者;②排除既往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患者;③排除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完成手术和术后随访的患者。本研究经过东莞市清溪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依据患者脐孔的特定形态,在脐窝的上缘或者下缘切开10 mm的横向切口,通过气腹针逐层穿过筋膜和腹膜,采用滴水试验进行确认保证进入到腹腔内,建立压力10~13 mm Hg(1 mm Hg=0.133 3 kPa)的气腹,将脐部切口穿刺放置10 mm的Trocar,将腹腔镜放置其中,对腹盆腔进行探查,对手术是否可行进行评估;再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在腹腔镜下观察左下腹部、右下腹部分别做两个或者3个5 mm或者10 mm的小切口,然后穿刺对应Trocar。手术切除病变标本采用取物袋通过Trocar放入到盆腔内,在经过穿刺孔将标本取出。手术完毕后将腹部气体排出,逐层将切口缝合。

观察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脐部自制单孔多入路平台装置:在脐中央根据脐的形态选择纵形或横形切口,或是在脐缘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长约25 mm切口,再切开皮下筋膜层;直视下打开腹膜层,手指探查切口下腹膜有无粘连,用切口保护套将内圈置入切口内,尽量深放,使内圈确保在腹膜下;外圈内卷收至腹壁,将6.5号无菌橡胶手套手腕部套住切口保护套外圈,可用止血钳钳夹多出的手套边缘,以保持密封性完好同时支撑脐部切口;取手套中指、小指置入5 mm鞘卡(trocar),拇指置入10 mm鞘卡(trocar),7号丝线结扎固定(如图)。接自动气腹机,使腹压达12~13 mmHg左右,经相应鞘卡(trocar)置入10 mm镜体及腹腔镜器械。术中如需放气,可剪去其余指远端,用止血钳控制排气。手术结束时将取物袋经过10 mm通道放入到盆腔内,腔镜下将标本装好拉至脐部切口,取下入路平台将标本取出后逐步的排空腹腔内气体,取走切口保护套,在直视下用抗菌微乔线分层缝合腹膜及筋膜层,皮肤用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主要观察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囊肿剥除术时间、输卵管切除术时间、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时间等。

1.3.2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12 h、24 h 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其中疼痛评分参照VAS 评分标准(Visual Analog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9-10],总分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3.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满意度采用自拟问卷[11-12]对手术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宣教等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80分提示患者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囊肿剥除术时间、输卵管切除术时间、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12 h、24 h 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通过自然孔道内镜进行手术操作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减少手术瘢痕或者隐藏手术瘢痕,利于手术后康复。目前国内在1981年有术者完成了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的女性绝育手术,在2008年有学者开展了国内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13-14]。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的不断进步,其经过脐部进行单独切开,于筋膜内缝合,将瘢痕缩至最小或者隐藏到最小,腹壁的完整性维持较好,美容效果比较理想,患者术后也获得了很好的心理效应。近年来随着脐部特殊入路平台和腔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特殊可弯曲手术器材的应用,2014年我国完成了首例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促使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5-16]。由于目前市面上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比较昂贵,基层医院开展难度较大。

本研究分析了94例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囊肿剥除术时间、输卵管切除术时间、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疾病获得满意的效果,得到患者的好评。另外,本研究自制了脐部单孔入路平台,手术过程中应用的普通器械,不仅降低了医院耗材开支,还降低了单孔腹腔镜手术费用,更加适合基层医院应用[17-18]。随着手术量增多和手术类别的变化,术者经验得到积累,在妇科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入路平台其实用性更强,单孔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更加具有推广价值。而单孔腹腔镜手术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需要在一个切口放置所有的手术器械,容易发生器械之间相互干扰,违背了传统三角分布的基本原则,增加术者操作难度;还可能影响术者对于手术距离的判定,操作的准确度有所降低[19-20];同时手术可能对手术画面的立体感和稳定性有影响。但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步骤相对一致,其手术器械基本相同,基层医院不乏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熟练的术者,经过反复练习摸索,也可以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增加,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满意度高,而且自制入路平台降低耗材,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脐脐部单孔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