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表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14黄奕红

吉林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肝功能分化

郑 硕,黄奕红

(1.福州市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州市二医院超声诊断科,福建 福州 350007)

原发性肝癌(PH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发展速度快、临床预后差的特点。研究显示,PHC患者自然生存期平均仅为4.3个月,即使手术切除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致死率,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70%以上,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7.2%[1]。PHC属于典型多血管肿瘤,发生、进展、复发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之一,能通过刺激内皮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也能抑制树突状细胞进而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在肿瘤细胞生成、迁移及侵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种功能复杂的生长调控因子,会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的动态平衡破坏,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生长,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4]。目前,临床关于PHC患者肝癌组织中VEGF、IGF-Ⅱ表达情况的变化及其机制少见报道,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符合PHC的诊断标准[5],经病理证实;②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及介入治疗;③均实施肝癌切除术治疗;④患者知情同意。82例患者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60岁35例、≥60岁47例;肿瘤直径:<5 cm 28例、≥5 cm 54例;分化程度:低分化26例、中分化36例、高分化20例;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45例、Ⅲ期27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35例;AFP水平:<400 μg/L 49例、≥400 μg/L 33例;淋巴结转移35例。术后收集82例PHC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肝癌组织2~5 cm),癌旁组织病理证实没有肿瘤细胞浸润,未见增生性病变。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收集: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肿瘤直径(<5 cm、≥5 cm)、肿瘤包膜(有、无)、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肝功能分级(A级、B级)、淋巴结转移(是、否)、甲胎蛋白(AFP)水平(<400 μg/L、≥400 μg/L)。

1.2.2VEGF、IGF-Ⅱ检测:收集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肝癌组织2-5cm),使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IGF-Ⅱ表达情况,经免疫组化染色后使用Nikon YS100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每张切片选取5个高倍视野进行观察,参考文献标准[6]根据阳性细胞比例评分×着色强度评分将表达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

1.3观察指标:①比较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IGF-Ⅱ表达阳性率差异,总阳性率为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之和;②分析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与VEGF、IGF-Ⅱ表达阳性率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进行χ2分析,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EGF、IGF-Ⅱ表达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VEGF、IGF-Ⅱ表达比较: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65.85%(54/82)、IGF-Ⅱ表达阳性率为68.29%(56/82),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05%(23/82)、26.83%(22/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6、28.262,均P<0.01),见表1~2。

表1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VEGF表达比较[例(%)]

表2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IGF-Ⅱ表达比较[例(%)]

2.2VEGF、IGF-Ⅱ表达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淋巴结转移、AFP水平患者癌组织VEGF、IGF-Ⅱ表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1.645,95%CI=1.102~3.783)、分化程度(OR=1.943,95%CI=1.203~4.004)、TNM分期(OR=2.018,95%CI=1.287~4.742)、肝功能分级(OR=1.865,95%CI=1.134~3.953)、淋巴结转移(OR=2.121,95%CI=1.303~4.944)、AFP水平(OR=1.809,95%CI=1.129~3.887)是影响癌组织VEGF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肿瘤直径(OR=1.672,95%CI=1.112~3.896)、分化程度(OR=1.958,95%CI=1.212~4.116)、TNM分期(OR=2.042,95%CI=1.272~4.778)、肝功能分级(OR=1.927,95%CI=1.156~3.971)、淋巴结转移(OR=2.166,95%CI=1.324~4.967)、AFP水平(OR=1.659,95%CI=1.130~3.967)是影响癌组织IGF-Ⅱ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5。

表3 VEGF、IGF-Ⅱ表达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例(%)]

表4 VEGF表达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表5 IGF-Ⅱ表达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PHC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迅速,确诊时多为局部晚期及晚期,部分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部分患者丧失手术切除的机会。因而,PHC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PHC诊断仍以检测甲胎蛋白(AFP)为主,但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其中40%的早期肝癌和15%~20%的晚期肝癌患者AFP检测结果为阴性。寻找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肿瘤标记物来弥补AFP不足,以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实现PH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VEGF是多功能的血管生长因子,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膜络氨酸激酶受体结合,进而促进细胞分化、增殖,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血管增生的强烈刺激因子,与肺癌、肠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发生、进展密切相关[7]。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癌组织中的VEGF表达明显增加,表明VEGF在肿瘤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VEGF表达增加能够血管生成,从而为肿瘤细胞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保证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所需的营养,促进了肿瘤细胞生长,另外VEGF表达增加能够使血管内皮细胞基质发生降解,削弱血管屏障作用,导致癌细胞血管渗透,致使癌细胞通过血流扩散,引起肿瘤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65.85%(54/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05%(23/82),与文献研究[8]相符,提示PHC患者癌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PHC发病密切相关。

IGF-Ⅱ大部分由肝脏合成,是细胞增殖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多重的生物效应。IGF-Ⅱ过度表达会破坏细胞因子网络的动态平衡,放大肿瘤细胞持续生长信号的传递,刺激癌前期的肝细胞增殖失控而发生肿瘤,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加速高增殖活性状态的癌前肝细胞恶性转化,最终导致肝癌发生[9-10]。研究显示,IGF-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诊断及评判治疗效果的新肿瘤标记物,能够使AFP阴性的PHC患者获得进一步明确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IGF-Ⅱ表达阳性率为68.29%(56/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83%(22/82),提示PHC患者癌组织中IGF-Ⅱ呈高表达,与PHC发病密切相关,与文献研究[11]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程度、高TNM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淋巴结转移、AFP≥400 ug/L是导致癌组织VEGF、IGF-Ⅱ达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癌组织VEGF、IGF-Ⅱ表达与肝癌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IGF-Ⅱ高表达则会诱导血管生成,能够维持肿瘤的持续生长,促使肿瘤直径持续增大。低分化程度患者则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的新生血管数量越多,VEGF、IGF-Ⅱ表达增加越显著,临床预后也越差。高TNM分期及高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肝功能受损更加严重,提示肿瘤侵袭性更强,肝癌细胞生长速度更快,局部缺氧、缺血状况更明显,进而刺激癌细胞分泌大量的VEGF、IGF-Ⅱ,使癌组织VEGF、IGF-Ⅱ表达增加。VEGF、IGF-Ⅱ高表达可促进淋巴管生成,癌细胞进入淋巴管后向管腔内聚集,侵袭淋巴结致淋巴结受累。AFP水平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AFP水平越高,则肝癌的恶性程度越高,则VEGF、IGF-Ⅱ表达增加越显著。

综上所述,PHC患者肝癌癌组织中VEGF、IGF-Ⅱ表达明显增加,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血清AFP水平存在相关性。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肝功能分化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