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睑裂斑对泪膜稳定性及眼表形态的影响

2021-05-14吴海星

吉林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眼表泪膜泪液

吴海星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四川 遂宁 629000)

睑裂斑是一种常见的结膜良性增生组织,呈黄色,稍隆起,常见于睑裂区角膜缘的球结膜,发病率22.5%~90%[1-3],是蛋白、脂质或钙质在结膜表面的沉积[4],虽然睑裂斑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年龄、长期紫外线照射[5-6]、泪膜稳定性异常[7]、P53基因变异[8]、胆固醇代谢增强[9]、性别和糖尿病等可能是其危险因素[4]。组织学研究显示睑裂斑的组织异常包括:角膜上皮异常鳞状化生,弹力纤维增生和扭曲变形及上皮下连接组织的异常等[10-12]。尽管大部分情况下睑裂斑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由于其突出于眼球表面影响了眼表泪膜的分布,可能影响泪膜稳定性,引起异物感、眼干、烧灼感等干眼症状及眼表组织损害[10]。有关翼状胬肉与干眼症之间联系的研究相当多,但尽管睑裂斑发病率更高,有关睑裂斑与眼表泪膜功能之间联系的研究文章却极少。本研究在尽量排除了影响眼表功能的其他可能原因(外眼炎性反应、手术、睑板腺功能障碍、翼状胬肉等)后,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角膜地形图等检查手段,对睑裂斑眼与正常对照眼的眼表泪膜及角、结膜上皮细胞的功能进行检测,进而探讨睑裂斑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与及时有效干预治疗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9年1月~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确诊的睑裂斑患者共15例(20只眼),其中男7例(10只眼),女8例(10只眼),年龄35~56岁,平均(46.47±6.73)岁,除了睑裂斑外均无其他角、结膜及眼表结构异常,既往无眼部外伤及手术史;选取无眼部疾病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共16例(20只眼),其中男7例(10只眼),女9例(10只眼),年龄33~58岁,平均(47.70±7.86)岁。两组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①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或已停戴1个月以上;②没有用过影响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的药物,如抗青光眼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等;③经过裂隙灯检查,排除眼表其他疾病,如睑缘炎、泪囊炎、结膜炎、青光眼等;④排除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多发性硬化、严重的糖尿病、妊娠等;⑤既往无眼部手术史。

1.2检查方法:所有实验对象进行以下检查:①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test I,ST I):无表面麻醉下,采用标准泪液分泌量检测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标记处反折,置于下睑中外1/3处结膜囊内,轻闭双眼,5 min后取出滤纸条,从折叠处计算并记录滤纸的湿润长度(mm);②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在结膜囊内放入荧光条,湿润后取出,嘱患者瞬目数次,使荧光素在角膜表面均匀分布。让患者自然开大睑裂,于裂隙灯显微镜下,用钴蓝光观察角膜前泪膜,记录从最后1次瞬目后睁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③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日本Tomey TMS-4角膜地形仪进行检查,每只眼行2次检查,选择质量较好的图像进行分析,分别记录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模拟角膜表面散光值(CYL)和角膜预测视力(PVA)。所有检查均在相同的检查室进行,温度、湿度相对稳定,关闭空调、安静、由同一个医生进行操作。

2 结果

2.1两组泪膜BUT和STI值的比较:睑裂斑组BUT及STI值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BUT与STI值比较

2.2两组角膜地形图各检测指标的比较:睑裂斑组SRI、SAI、CYL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VA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RI、SAI、CYL值增高,PVA值降低。见表2。

表2 两组间角膜地形图检测指标比较

3 讨论

泪膜覆盖于眼球表面,正常瞬目过程中,眼表泪液保持动态平衡,泪膜湿润保护结膜、角膜,其功能稳定是保证眼表结构正常及获得清晰视觉的重要前提。有关泪膜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泪液渗透压测量等[13],近年来,角膜地形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等被拓展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检查。角膜地形图实际是覆盖于角膜表面的泪膜的影像学表现,SRI、SAI值越高,提示角膜表面规则性越差[14],PVA越低。

睑裂斑隆起于结膜表面,可影响泪膜的分布状态,导致泪膜厚度及光滑度异常,从而引起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改变,我们的研究中睑裂斑组角膜地形图的各参数SRI、SAI、CYL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PV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上述改变,此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相吻合。故笔者认为角膜地形图检查具有可重复性好、无创、高敏感性的特点,可客观、准确地用于评价泪膜的稳定程度及分布规则程度。

睑裂斑患者泪膜的不规则分布状态还会导致结膜及角膜缘上皮的干燥,同时,本研究中睑裂斑组BUT及ST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证明睑裂斑患者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量均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上诉情况。Jinho jeong的研究显示睑裂斑隆起程度越高,患者干眼症状越明显,泪膜BUT和ST值越低[15],睑裂斑通过摩擦睑板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并增加副泪腺的分泌,Nuo dong等的研究提出睑裂斑患者存在结膜上皮异常分化和增殖,导致黏膜防御能力降低、眼表上皮损伤,从而影响泪膜的稳定性。睑裂斑切除术后干眼症的各项指标(BUT、ST)均可得到持续有效的改善[10]。

以往临床认为睑裂斑除非影响外观或并发翼状胬肉,一般无需处理,但笔者的研究显示睑裂斑对泪膜的稳定性及眼表正常结构有显著影响,故给予干预治疗是有必要的,目前针对睑裂斑的治疗主要有人工泪液改善眼表环境、YAG激光光凝治疗及手术切除治疗。

猜你喜欢

眼表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