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善治者治皮毛”

2021-05-13张含刘云霞

中医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皮部皮毛经脉

张含,刘云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营卫内连脏腑,外合皮毛,为人体御邪抗邪的第一道防线,既是邪之入路,亦当是邪之出路。《黄帝内经》明示:“善治者治皮毛。”由此衍生出各种治皮之针具及针刺之法。先贤主张诸症当先解表,开门逐寇。喻昌创逆流挽舟法,在《医门法律·痢疾门》谓:“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于外[1]。”看似平淡至极,实属大道至简。纵览古籍,治“皮”之法之所以能受诸多医家推崇以及广泛运用,权当其独特的治疗效果。通过皮毛见微知著,触类旁通,不仅可以司外揣内指导临床之诊断,同时基于诊疗一体理念亦可指导相应治疗,在针灸临证中具有重要意义。

1 皮部理论

《素问·皮部论》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十二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皮肤的部分。《素问·皮部论》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由此可见,皮部的划分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人体有十二正经,故十二皮部是所在经脉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其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皮部位居人体最表,通过十二经脉与内在的脏腑相沟通。一方面,病之于内,形之于外,体内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的桥梁作用反映到体表部位。通过皮部,可以司外揣内以探内在经脉及脏腑之究竟。另一方面,皮肤作为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可以反映所属经络、脏腑的病证,同时也是外邪侵犯人体的第一道关口,起着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皮部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脏腑与经络的整体观念。

《素问·皮部论》言:“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皮—肉—脉—筋—骨—脏腑是人体最基本的层次结构,故在《黄帝内经》的这一理念中,皮部是病邪入侵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肉—脉—筋—骨—脏腑逐层深入。如果在病邪侵入皮部这一层面上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机体便很快康复,一旦这一卫外之藩篱遭到破坏,病邪便会顺势而入,由浅入深,顺着经脉入侵脏腑而为病。因此,治疗的重点便体现在防治与截断疾病的传变上。孙思邈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无论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都可从“皮”论治,使病邪由“皮”而解。

2 刺皮针法

时至今日,浅刺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代的保健针(梅花针)疗法[3],是由镵针发展而来。《灵枢·官针》云:“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镵针于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通过刺激皮部,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现临床已广泛运用于皮肤病等肌表诸症、筋骨关节等痹症以及各种慢性内伤杂症,疗效确切[4]。现在运用广泛的浮针疗法,其理论之一也是源自皮部理论。通过刺激皮部,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常,达到“通则不痛”,故在痛证的治疗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现已逐渐运用于其他系统的非疼痛性疾病[5-6]。类似针法还包括皮内针、拔罐与刮痧等,其作用部位皆在皮部[7-9]。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皮部针法在临床中的运用。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针灸上。《伤寒论》中张仲景在太阳病篇大费笔墨,足以看出其重要性[10]。太阳为六经之首,主表主开,统摄全身之阳气,同时又是疾病出入的重要途径,一则向愈,一则传里。伤寒六淫之邪,首犯皮毛,太阳经首当其冲。张仲景用麻桂发汗以祛在表之邪气,调和营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开门逐盗,抗敌于城外,则可太平。不由可叹,无论施针用药,只要理通,则法自随也。

3 浅刺之理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中的皮部理论,究其根本,其产生的针刺效应当属刺卫之功[11-12]。何以知之?营卫之气皆由水谷之精微化生而成,其中营属阴,卫属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灵枢·邪客》所言:“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急,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浅刺之理,刺皮无伤肉,刺卫而无伤营。卫气散布于体表,浅刺皮部,最能激发人体卫气。《灵枢·邪客》又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清灵善动,通过浅刺皮部,调动人体的卫阳之气,使其快速地聚集到邪气侵入之处,奋起抗邪,从而快速地产生针刺效应,更有效地治疗疾病。不仅如此,《素问·皮部论》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于皮肤之处。因此,它无时无刻不通过经脉的桥梁作用传递着体内脏腑的信息,五脏六腑的病变也会反映在体表部位。更有谓脏者,“藏”也。藏于内而象于外。通过皮部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可以起到类似杠杆的作用原理,不仅可以治疗体表及经络相关病,甚至可以通过经络系统对脏腑进行调节,所以对内脏系统也会有一定的功效[13-14]。恰如张介宾《类经》言:“皮毛尚浅,用力少而成功易也。”

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上面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它的功能就类似于中医的卫气。人体的解剖结构显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皮层分布最为密集,至皮层以下,其分布密集程度骤减。通过浅刺皮部,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刺激量,引起皮肤感受器的兴奋,神经-体液-内分泌通路被激活,进而通过神经反射将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各部功能产生协调作用,改善机体内环境稳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15-17]。再者,在皮肤一些部位上分布着大量的交感神经纤维,针刺时引起神经反射,进而引起远隔部位及内脏的释放效应。不仅如此,皮肤细胞可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参与对消化、循环、免疫等多个系统的调节。因此,即便是体表微小的刺激也可以产生内脏效应,从而调整内脏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8]。

4 “善治者治皮毛”

人身这一整体,精细周密,五脏六腑、皮肉脉筋骨紧密相连,气血周流如环无端,权当经络通达表里,贯穿上下之功。《灵枢·海论》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奇恒之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系在一起。概括而言,经络系统是以经脉和络脉为主体,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不难看出,经络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诊疗体系[19]。《素问·缪刺论》言:“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同样,《素问·刺要论》言:“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可以看出,经络系统由外到内构成皮—肉—脉—筋—骨—脏腑这几个不同层次,同时也反映了病理状态下邪气入侵人体的顺序及传变规律。《扁鹊见蔡桓公》记载:“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同样涵盖了病位观念。

对于多层次的经络体系而言,邪气所侵犯的层次不同,针刺涉及的病位深浅也就不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贼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由此可以看出“治皮毛”的重要意义。当然,“治皮毛”的意义不仅于此,它强调了在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病之始生浅,易治也;久而深入,则难治。同时根据疾病传变规律见微知著,弭患于未萌[20]。后世医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发挥,突出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疗思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突出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性。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有“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之议。利用透热转气之品,先证而治,防止病邪进一步内陷。然而这种类型的思维模式,并非中医所独有。中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道德经》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韩非子·喻老》言:“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此处讲的与中医的“善治者治皮毛”“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大道至简,治皮毛之法,用力虽少而易效也。

5 结语

综上,“善治者治皮毛”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治疗理念,更是基于《黄帝内经》经络病位观以及中医独有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皮部虽在机体的最表层,但是通过经脉与脏腑相连。治皮之理、浅刺之法,其意皆在激发循行于体表皮肤的卫阳之气,进而通过皮部—经络—脏腑这一信息传输通道,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之效。时至今日,从“皮”论治已衍生出多种针法,如梅花针、浮针、皮内针等多种特色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日渐广泛。除了通过“在皮守皮”治疗邪气尚在皮毛的疾病,在一些慢性病、内伤杂病的治疗上,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21-22]。

猜你喜欢

皮部皮毛经脉
付于皮部浅刺针法理论探析
皮部浅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临床体会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先看皮毛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董建教授督脉膀胱经皮部刺法结合多针速刺法治疗痹证经验
皮毛工厂斗匪记(上)
皮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