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期精神病治疗中奥氮平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初步研究

2021-05-13赵朝庆闫冬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奥氮急性期精神病

赵朝庆 闫冬惠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1]。急性精神病属精神病的一种,其危害性极大,且治疗周期漫长。临床中多采取氯氮平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一般,且副作用明显。奥氮平是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新型药物,本次试验就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本院收治的66 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 例。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4 例;年龄25~59 岁,平均年龄(38.9±6.7)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3±1.3)年;疾病类型:短期急性精神病15 例,分裂样精神病5 例,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2 例,急性期旅途性精神病4 例,急性期精神病分裂7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2 例;年龄22~64 岁,平均年龄(39.5±8.2)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4.4±1.9)年;疾病类型:短期急性精神病13 例,分裂样精神病8 例,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3 例,急性期旅途性精神病3 例,急性期精神病分裂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急性期精神病,患者BPRS 评分≥40 分,患者家属均签署了试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对试验用药过敏;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氯氮平(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425)治疗,1 次/d,初始剂量为50 mg/d,在按此剂量治疗1 周后可逐步增加药量,但最大剂量≤600 mg/d。观察组患者口服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治疗,1 次/d,初始剂量为5 mg/d,按此剂量治疗1 周后可逐步增加药量,最大剂量≤3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BPRS 评分,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患者BPR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5%则判定为治愈;如患者BP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75%则判定为显效;如患者BPR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0%~50%则判定为好转;如患者BPR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0%则判定为无效[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采用BPRS评定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评分越低则表示病情越轻微。③采取SAS、SDS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评分越低则表示负面情绪越轻微。④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口干、乏力、嗜睡、头昏、食欲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 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2 d、3 d、1 周后的BP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 评分(43.5±5.5)分、SDS 评分(41.6±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2±6.0)、(60.6±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口干、乏力、嗜睡、头昏、食欲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急性期精神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类患者多会出现情感、思维、感知、行为方面的障碍,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急性期精神病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多基因物质的缺失或重叠密切相关,多基因物质的缺失或重叠会引起下丘脑和大脑出现功能性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5]。氯氮平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广,但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有所局限,患者认可度较低[6]。奥氮平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新型药物,其主要成分为5-羟色胺,该药可有效抑制多巴胺的分泌,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7,8]。李静[9]的研究认为奥氮平相比于氯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治疗后BPRS 评分显著降低,且各类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患者生活质量会大幅提升,是一项科学的治疗方案。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2 d、3 d、1 周后的BP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干、乏力、嗜睡、头昏、食欲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奥氮平相比于氯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与韩松[10]的研究结果雷同。

综上所述,奥氮平在急性期精神病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奥氮急性期精神病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完形填空专练(五)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