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hs-CRP 水平的影响

2021-05-13张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阿托缬沙坦肾功能

张伟

DN 是一种临床高发性糖尿病并发症,且呈逐年增加、年轻化趋势,对患者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早期DN 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此时病变程度多表现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渐进性损伤,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可诱发血管事件的发生。对此,临床予以早期DN 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心血管病变也可起到防治作用[2]。目前针对早期DN 主要通过改善炎症状态和保护肾功能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指出[3],他汀类药物可降血脂、改善炎症状态,同时对机体肾功能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对48 例2018~2020 年收诊的早期DN 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及对hs-CRP 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2020 年收治的96 例早期DN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与早期DN 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28~62 岁;③知悉试验内容并签署协议书;④经由医院伦理协会核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治疗药物存在过敏症或产生耐药性者;②合并有严重肝肾器官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血糖水平难以有效控制者;③近14 d 内服用过他汀类调脂及其他会对疗效造成影响的药物;④治疗依从性不佳者。96 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女21 例,男27 例;年龄28~60 岁,平均年龄(45.48±10.69)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39±1.48)年。观察组女23 例,男25 例;年龄29~62 岁,平均年龄(46.03±10.72)岁;病程4~10 年,平均病程(6.42±1.4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需将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水平等控制在正常范围,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控制在4.4~7.0 mmol/L、<10 mmol/L,<7.0%。对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130 mm Hg(1 mm Hg=0.133 kPa)与80 mm Hg,如有必要可予患者采用β 受体阻滞剂或是钙离子拮抗剂,达到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目的。同时,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口服,80 mg/次,1 次/d。观察组基于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口服,20 mg/次,1 次/d。两组均不间断给药,连续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指标恢复正常,同时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取得明显缓解,血糖指标得以稳定维持,肾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均未取得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s-CRP(正常值:0.068~8.2 mg/L)水平。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UAER、β2-MG、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④比较两组头痛、头晕、便秘、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hs-CR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 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UAER、GFR、β2-MG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β2-M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FR 水平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 水平对比(,m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 水平对比(,mg/L)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病情发展中多伴有并发症发生,其中,DN较为常见。其病变特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或基底膜变厚、系膜细胞增生。随着DN 患者病变持续性发展,极有可能会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发生,由于其病变复杂,患者大多会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现象,一旦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临床更难有效治愈。有研究表明[4],经对症药物治疗后,早期DN 可发生逆转,因此,临床早期防治对DN 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缬沙坦可降低蛋白尿,有效保护肾脏。缬沙坦可不依赖血压达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治疗作用,其可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起到阻断作用,有利于及时修复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度,从而最大化减少微量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5]。但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阿托伐他汀可经由降脂发挥相关肾脏保护作用,降低微量白蛋白。DN 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现象,阿伐他汀通过降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尽可能减少对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6]。同时,阿伐他汀可不必依赖降脂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即可对患者系膜细胞增殖发挥有效抑制作用,改善细胞外基质,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进而有效改善其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肾脏血流,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均可强化早期DN 患者的治疗效果[7-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张瑞萍[11]研究中的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2.86%显然高于单独用药组71.43%的结论一致。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显著提升早期DN 患者的临床疗效。hs-CRP 作为机体炎性状态的重要标志物。治疗后,观察组hs-CRP(5.23±2.09)mg/L 低于对照组的(6.52±2.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陈成华等[12]研究中观察组hs-CRP 水平(5.21±2.21)mg/L 显著低于对照组(6.89±2.34)mg/L 的结论一致。提示,联合用药可更能有效抑制微血管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UAER、β2-M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FR 水平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有效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其肾小球内压,继而降低UAER、β2-MG,对患者肾功能可起到良好改善作用,且联合用药的效果更佳。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联合用药的临床安全性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对早期DN 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可降低hs-CRP 水平,而且会改善其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阿托缬沙坦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