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2021-05-11胡春梅潘其兰何玲玲林佳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投入攻击行为中学生

胡春梅?潘其兰?何玲玲?林佳丽

〔摘要〕为研究中学生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不良师生关系问卷、Buss-Perry攻击问卷及学习投入问卷对重庆市一所中学的18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攻击行为间两两相关显著;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4%。因此,不良师生关系和学习投入会影响中学生攻击行为,学校应鼓励教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采取措施增加学生学习投入,这样会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攻击行为;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1-0013-04

攻击行为是故意给他人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性影响,一方面,导致青少年伤亡率逐渐上升;另一方面,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和学业进步,并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造成负性危害,是世界公认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1-2]。中学阶段是攻击行为的高发期,应该加强对攻击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活动交往的直接环节,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个体发展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在这两个微系统中,中学生与父母、教师的关系都会影响其成长发展[3-4]。对亲子关系的研究指出,亲子关系是家庭环境中导致子女出现攻击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亲子关系不良,如长期发生亲子冲突、父母虐待和忽视子女行为,会给子女塑造攻击行为的榜样,增加子女的负性情绪,使子女缺乏家庭支持,导致子女表现出攻击行为[5-6]。但是,还较少有研究者调查不良师生关系对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不良师生关系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性影响,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消极情绪[7]。另外,当中学生处于压力和负性情绪状态下,会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8-9]。参考中学生亲子关系对攻击行为及不良师生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我们做出研究假设1: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攻击行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与“学”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不良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唱反调,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有问题不敢或不愿请教老师等,对学习动机产生负向影响,促使中学生学习动机下滑,甚至会损伤积极亲子关系对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10-11]。在积极师生关系中,学生会在教师指导下修正自身不良行为,收获正向评价,减少负性情绪,更好地感知到来自教师的支持,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学习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更高,会增加学习投入程度,在学习上就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12-13]。

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充满活力地应对挑战和挫折,并充满持续、积极的情感体验[14]。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学习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15]。反之,低学习投入的学生大多学业成绩不良。当学生学业成绩不良时,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会更多地感受到压力和挫折,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更易形成冲动、冷漠、好斗等性格特征,倾向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表现出更多攻击行为[8]。据此,我们做出研究假设2: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在2020年10月至11月,本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一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中学生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和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为中学生攻击行为教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在重庆市某区选取一所中学,该校初一到高三所有在校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56份,剔除漏填的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51份,有效率为90.03%。其中,初中生961人(51.9%),高中生890人(48.1%);男生870人(47.0%),女生981人(53.0%)。平均年龄为14.97±1.81岁。调查前,所有学生均签署调查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工具

1.不良师生关系问卷

采用Chen和Astor[16]編制的不良师生关系问卷,由学生评价其和教师间的不良关系(如: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共5个题目,采用4级计分,从“非常不符合”(计1分)到“非常符合”(计4分)。总分越高,说明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越差。在本调查中,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2。

2.Buss-Perry攻击问卷

采用Buss和Perry[17]编制的攻击行为问卷测量个体攻击行为,包含4个维度,即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敌意和愤怒,共29个题目[5]。采用5级计分,答案从“完全不符合”(计1分)到“完全符合”(计5分);总分越高,表明攻击行为越多。本调查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9。

3.学习投入问卷

采用Chen和Astor[16]编制的学习投入问卷,测量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共4个题目,采用4级计分,从“非常符合”(计1分)到“非常不符合”(计4分)。总分越高,说明学习投入程度越高。在本调查中,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758。

(三)施测过程

调查前,心理学专业调查人员先和中学取得联系,由学校安排班主任参加调查情况知情会,告知他们调查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确定到各班开展调查的具体时间。正式施测时,由班主任带调查人员到各班教室,首先向学生宣讲调查目的和内容,强调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性,请所有学生签署调查知情同意书;之后,统一发放问卷,提醒学生务必真实作答、不要漏题,学生现场完成问卷。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完成后马上回收。调查人员及时整理回收问卷,剔除漏填、规律作答的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四)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SPSS18.0完成数据录入及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学生不良师生关系、攻击行为、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的性别、学段差异;用相关分析了解不良师生关系、攻击行为、学习投入的关系;用Hayes开发的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问卷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共8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量为26.55%,小于临界标准40%,表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及攻击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师生关系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与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学习投入和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以上均为p<0.01)(见表1)。

(二)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及攻击行为间两两相关,符合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统计学要求。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女生学习投入差异显著(t=-2.93,p<0.01),初、高中生不良师生关系(t=-3.85,p<0.01)、学习投入(t=7.10,p<0.01)差异显著,因此将性别和学段作为控制变量。以不良师生关系得分为自变量,学习投入得分为中介变量,攻击行为得分为因变量,控制性别和学段,采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性别和学段后,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p<0.001),效应值为2.232;不良师生关系对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p<0.001),效应值为-0.190;学习投入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p<0.001),效应值为-1.702;不良师生关系通过学习投入对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值为0.323,95%可信区间值(Confidence interval,CI)(0.217~0.447)不包含0,说明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成立。在控制学习投入后,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说明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总效应为2.555(2.232+0.32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4%(0.323/2.555%)(见表2)。

三、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会正向影响其攻击行为,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验证了研究假设1。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学校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微系统之一,学校中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成就、身心发展都有密切关系[7]。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建立积极自我概念,促进良好品质发展;而不良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消极情感体验,对学校、教师、同学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诱发学生的攻击行为[7,18]。其次,当中学生对师生关系感知不良时,他们会对师生互动过程产生认知偏差,误认为教师不喜欢他、不公正对待他,这些认知偏差会诱发学生的负性情绪,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能采取适应性的应对策略,更易表现出攻击行为[9]。再次,不良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他们会认为教师对其不利、不公等,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因而对教师产生不满,导致在学校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会使他们更容易通过暴力行为来维护自身安全[19]。

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良师生关系既会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会通过影响学生学习投入进而影响攻击行为。这验证了研究假设2。当中学生感知师生关系不良时,会直接影响他们和教师的互动交流,他们会不敢、不愿和教师交流,遇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提问,很难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关爱[17]。这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投入程度不足,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有研究指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校园暴力行为,成绩差会影响学生的同伴接纳程度,学生因为成绩差更易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挫折,产生偏执、冷漠、好斗的心态,表现出更多攻击行为[20]。

综上所述,不良师生关系和学习投入低是导致中学生出现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学校应采取措施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投入,这有利于降低中学生的攻击行为。

首先,教师应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在学业上,客观评价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布置教学任务;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和个性,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投入程度[10]。(2)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倾听学生需求,并给予积极回应,对学生充满正性期望,使学生理解和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和期望,增加学生的在校安全感和适应性,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师生良性互动、高效合作[21]。

其次,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1)学校应构建支持性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爱和接纳,提高学生的学校幸福感,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中[22]。(2)教师在班级中营造充满爱的和谐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學的关爱和支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投入水平,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23]。(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归因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可控的内部归因;提高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合理宣泄负性情绪;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加学习投入[10]。

四、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学习投入和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4%。(3)学校应鼓励教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采取措施增强学生学习投入,有效降低学生的攻击行为。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危险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研究”(20XJA190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Shulman EP,Harden KP,Chein J,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impulse control and sensation-seeking in adolescence:independent or interdependent processe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16,26(1):37-44.

[2]  梁静,张耀华. 青少年羞耻易感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责备外化、敌意和愤怒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4):840-845.

[3]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Cambridge,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4]  孙子建,田海青,胡晓晓.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19 (10):79-81.

[5]  胡春梅,王蕾. 父母因素与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感觉寻求的中介作用[J]. 教育科学研究,2020(2):48-55.

[6]  孙丽君,杜红芹,牛更枫,等. 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1):65-75.

[7]  许怀雪,秦玉友,高凯歌. 高中生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与师生关系冷漠对正向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业自我施压的中介作用[J]. 教育科学,2019,35(5):46-54.

[8]  石娟,徐凌峰,常丁懿. 挫折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 (11):137-141.

[9]  Leshem R,van Lieshout PHHM,Ben-David S,et al. Does emotion matter? The role of alexithymia in violent recidivism: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Criminal Behaviour and Mental Health,2019,29(2):94-110.

[10]  袁梦. 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15):72-74.

[11]  侯金芹,陈桂娟. 亲子依恋与师生关系对中学生掌握目标定向学习动机影响的追踪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7(4):79-84.

[12] 王默,董洋. 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元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7,46(7):57-67.

[13]  李维,白颖颖. 初二学生感知的教師支持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18,34(6):86-92.

[14] 刘在花. 中学生学习投入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6):71-77.

[15] 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 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1):59–109.

[16] Chen J K,Astor R A. Students' personal traits,violence exposure,family factors,school dynamics and the perpetration of violence in Taiwanese elementary schools[J].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11,26(1):150-166.

[17] Buss AH,Perry M.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3(3):452-459.

[18] Yeung R,Leadbeater B. Adults make a difference: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arent and teacher emotional support 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peer-victimized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0,38(1):80-98.

[19] 赵记辉. 校园暴力系统性预防的实践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2018(2):55-58.

[20] 王宏伟,岳秀峰,潘松,等.青少年校园暴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198-1199.

[21] 黎琼锋,周凤霞. 关心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4):32-35.

[22] 刘在花. 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学校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7(4):85-90.

[23] 韦雪艳,周琰,钱芸施. 班级心理环境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9 (1):24-27.

(作者单位:1. 重庆文理学院情绪和心理健康实验室,重庆,402160;2.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重庆,40216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学习投入攻击行为中学生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