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新收获稻谷质量情况调查

2021-05-11陈建伟周广斌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籼稻精米食味

王 怡,陈建伟,周广斌

(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1)

对新收获粮食进行质量调查及品质测报,是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新收获粮食质量状况的主要途径,可以及时为农民提供更加合适的优良品种,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粮食优质品率的提高,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1]。江苏省位于长江中下游粳稻生产区,省域狭长,纬度跨度较大,稻谷种植品种繁多,研究和掌握粳稻质量、品质对江苏稻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0 年,江苏省将所有产粮县(市、区)纳入秋粮稻谷测报范围,在扦取的原始样本中抽取1 252 份稻谷样品作为试验样本进行质量指标检测,抽取323 份稻谷样品进行品质指标检测,以期及时掌握新收获稻谷整体质量情况,为粮食主管部门及农业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稻谷质量调查及品质测报工作涉及全省13 个市69 个县(市、区),采集质量调查样品1 252 份,其中粳稻1 186 份,籼稻66 份,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所采集样品均为当地主导品种。采集农业部门公布优质稻谷品种样品323 份作为品质测报样品,其中粳稻262 份,籼稻61 份,品种主要有南粳系列、镇稻系列、淮稻系列、华粳系列、苏秀系列、两优系列等。

1.2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稻谷质量调查按照《GB 1350—2009 稻谷》规定的项目、指标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和判定,具体质量项目为出糙率、不完善粒、整精米率、水分、黄粒米、谷外糙米、互混率[2]。品质测报按照《GB/T 17891—2017 优质稻谷》所规定的项目、指标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和判定,具体品质项目为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为定级指标,直链淀粉含量为限制指标[3]。

1.3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乙醇(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碘(分析纯)、碘化钾(分析纯)、乙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米支链淀粉纯品(SD-2013-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马铃薯直链淀粉纯品(MLS-2013-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XY600-2C 型电子天平:常州市幸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JLG-ⅡA 型砻谷机: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JNM-Ⅲ型碾米机: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DKN412C 型烘箱:日本YAMATO 公司;STAIB 型米饭食味计:日本佐竹株式会社;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收获稻谷质量情况

2.1.1 江苏省新收获稻谷总体质量

根据检测结果汇总分析,江苏省2020 年新收获粳稻共检测1 186 份样品,出糙率平均值为82.0%,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7.8%,水分平均值为14.4%,不完善粒平均值为2.8%,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2%,互混率平均值为0.6%;共检测66 份籼稻样品,出糙率平均值为79.7%,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5.1%,水分平均值为13.0%,不完善粒平均值为1.8%,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1%,互混率平均值为0.3%。

《GB 1350—2009 稻谷》中规定以出糙率为稻谷定等指标,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粳稻所检测1 186 份样品中一等932 份,占比78.6%,二等195 份,占比16.4%,三等52 份,占比4.4%,四等7 份,占比0.6%,五等为0,中等(三等)及以上稻谷1 179 份,占比高达99.4%;籼稻共检测66 份样品,其中一等共46 份,占比69.7%,二等18 份,占比27.3%,三等2 份,占比3.0%,无三等以下籼稻样品,中等(三等)及以上籼稻占比100%。所检1 252 份稻谷样品三等及以上共1 245 份,占比99.4%。

2.1.2 各市新收获粳稻质量情况

对江苏省13 市2020 年新收获的粳稻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各指标平均值显示:淮安市新收获的稻谷出糙率最高,为83.0%,宿迁市的出糙率最低,为80.0%;淮安市整精米率最高,为74.0%;连云港市整精米率最低,为64.4%;徐州市不完善粒最低,为0.2%,南通市不完善粒最高,为5.8%;南通市的水分控制最低,平均值为13.3%;谷外糙米南通市最低,均为0.6%;连云港市互混率最低,为0.0%。详情见表1。

2.1.3 按区域划分(苏南、苏中、苏北)进行对比

从区域看,江苏省粳稻质量分苏南(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苏中(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苏北(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三个区域分析,出糙率平均值均达到一等水平,其中苏中、苏北持平,苏南略低,整精米率苏北好于苏中,苏中好于苏南,不完善粒苏北地区最低,苏中地区最高。具体情况见图1。

2.1.4 近5 年新收获粳稻质量情况比较

对江苏省近5 年新收获粳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粳稻整体质量优于前几年,具体质量指标平均值见表2。从定等指标出糙率来看,江苏省新收获粳稻近5 年平均出糙率在79.4%~82.3%,其中2016 年平均出糙率略低于一等水平,2017—2020 年平均出糙率均达到一等水平;2020 年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7.8%,较往年有所降低,结合水分平均值来看,2020 年水分低于前几年,由于水分较低加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碎米,导致整精米率略低于往年;近5 年不完善粒含量呈下降趋势,2020 年不完善粒平均值较往年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2020 年水稻生长期间江苏省总体气候较为适宜,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未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无严重病虫害发生,收割期天气晴朗,新收获稻谷籽粒成熟饱满,不完善粒较少;谷外糙米基本与往年持平;互混率较往年有所下降,可能与纯品种逐渐推广种植有关。

2.2 2020 年新收获稻谷品质分析

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稻谷品质测报调查分析了323 份稻谷样品,与2019 年样品量(305)相近,其中粳稻262 份,籼稻61 份。《GB 17891—2017 优质稻谷》中规定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为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直链淀粉含量为限量指标,因此就这四项指标进行分析。按国标规定优质粳稻应达到以下标准:整精米率≥55.0%,垩白度≤6.0%,食味品质分≥70,不完善粒含量≤5.0,水分含量≤14.5%,直链淀粉含量为14.0%~20.0%;优质籼稻应达到以下标准:整精米率≥44.0%,垩白度≤8.0%,食味品质分≥70,不完善粒含量≤5.0,水分含量≤13.5%,直链淀粉含量为14.0%~24.0%。

2.2.1 粳稻品质分析

对测报结果中以上4 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所检262 份粳稻中单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标准规定的占比情况如下: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262 份,占比100%;垩白度三等及以上196 份,占比74.8%;食味品质分三等及以上255 份,占比97.3%;不完善粒含量达三等及以上240 份,占比91.6%;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优质标准184 份,占比70.2%。

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不完善粒均达到三等及以上的有182 份,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符合限制标准的共135份,水分同时符合标准的共59份,因此,三等及以上的优质粳稻样品共59 份。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不完善粒均达到二等及以上的有33 份,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符合限制标准的共18 份,水分同时符合标准的共13 份,因此二等及以上优质粳稻为13 份。整精米率、垩白度、不完善粒同时达到一等的有71 份,但食味品质均未达到一等,即90 分及以上,因此,一等优质粳稻为0,二等优质粳稻为13 份,三等优质粳稻为46 份,达到优质的粳稻共计59 份,具体见表3。

表1 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粳稻质量调查各市情况汇总 单位:%

表2 江苏省近5 年粳稻稻谷质量比较 单位:%

2.2.2 籼稻品质分析

所检61 份籼稻主要分布在南京市、淮安市及宿迁市,单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籼稻谷标准规定的占比情况如下:整精米率三等及以上61 份,占100%;垩白度三等及以上60 份,占比98.4%;食味品质分三等及以上61 份,占比100%;不完善粒含量达三等及以上59 份,占比96.7%;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优质标准14 份,占比23.0%。

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不完善粒均达到三等及以上的有58 份,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符合限制标准的共12 份,水分同时符合标准的共10 份,因此,三等及以上的优质籼稻样品共10 份。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不完善粒均达到二等及以上的有14 份,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符合限制标准的为0,因此二等及以上优质籼稻为0,达到优质的籼稻共计10 份,具体见表4。

表3 2020 年江苏省优质粳稻品质情况

续表3

2.2.3 2020 年新收获稻谷品质测报整体情况

所检323 份稻谷中全项达到优质的稻谷共69份,占样品总数的21.4%,优质品种率较2019 年(30.2%)有所降低,较2018 年增加9.1%,较2017 年增加12.2%,其中优质粳稻占比18.3%,与2019 年(18.7%)基本持平,优质籼稻占比3.1%,与2019 年(11.5%)相比下降较多。优质粳稻包括无锡2 份、南通5 份、连云港2 份、淮安31 份、盐城6 份、扬州7 份、宿迁6 份,优质籼稻为南京10 份样品。从全项达到优质的品种来看主要是粳稻的华粳系列、南粳系列、淮稻5 号、金粳818、苏秀867 等,以及籼稻的丰两优香1 号、两优688。

综上所述,影响江苏稻谷优质品率的指标主要为直链淀粉。江苏省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低,323 份稻谷品质测报样品中,直链淀粉小于14.0%的样品达99 份,占比30.7%,达到优质稻谷标准限值的样品仅占45.5%。直链淀粉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稻米的口感,含量越高,黏性越低,弹性越高[4],含量较低的稻米质地软糯,黏性大,蒸煮后米饭有光泽,冷却后不易变硬,这与江苏对稻米的口感偏好相符。由于江苏地域纬度跨度较大,稻谷种植品种多而杂,品质参差不齐,且种植面积过于分散,难以形成产业优势,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也有所差异,应根据种植情况反馈合理推广适宜品种。根据测报结果及调查报告综合分析,淮安地区苏秀867(连续3 年推荐)、南粳9108、淮稻5 号及金粳818 四个品种其质量指标、品质指标都能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的标准,建议继续推广种植;盐城地区南粳9108(连续3 年推荐)及华粳5 号表现较好,建议推广种植;宿迁地区华粳5 号(连续4 年推荐)、金粳818 及南粳2728 均已达到二等优质稻谷水平,特别是南粳2728 表现突出,米质清香透明,腹白小,食味值高于常规品种3~5分,充分说明经过多年品种调优和种植结构调整,优质粳稻品质在不断提升,建议继续推广种植;连云港地区种植的稻谷品种中信粳18 和淮稻5 表现得相对较好,可适当推广种植;南京六合区的丰两优香1 号及两优688 均能达到优质籼稻标准,可继续推广种植。

表4 2020 年江苏省优质籼稻品质情况

3 影响稻谷质量因素

3.1 气候对稻谷质量的影响

2020 年江苏全省总体气候适宜,稻谷在生长期间雨水充足、气候适宜、长势良好,特别是稻谷成熟后期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形成,稻谷结实率好。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预警,开展大面积针对性防控,无大面积病虫害发生,减轻了病虫害对稻谷生长的不利影响。因此江苏省2020 年新收获稻谷的质量、品质及产量整体较往年均有所提升。

3.2 缺乏优质品种种植的有效引导

江苏是产粮大省,长期以来水稻种植品种多而杂,种植面积过于分散,农民选种迷茫,导致大米品质良莠不齐,经济效益不高。虽然2020 年稻谷优质品率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各地适宜种植的优质品种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对农民选种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要继续将各地区稻谷品质测报与稻米品质研究相结合,以利于发现质量及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且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推广,形成规模种植,打造品牌优势,形成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4 结 论

2020 年江苏省新收获稻谷检测结果显示,三等及以上稻谷占比99.4%,其中,粳稻出糙率平均值为82.0%,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7.8%,水分平均值为14.4%,不完善粒平均值为2.8%,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2%,互混率平均值为0.6%;籼稻出糙率平均值为79.7%,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5.1%,水分平均值为13.0%,不完善粒平均值为1.8%,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1%,互混率平均值为0.3%;稻谷优质品种率为21.4%,总体质量情况较往年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籼稻精米食味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矮来支撑高
高离不开矮的支撑
碾磨品质对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觅得“精米”好“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