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匠道以格物 承技育以致知

2021-05-10吴家宏

职业·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师宁波学院

吴家宏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内“隐藏”着一个共享式学研中心。其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移步易景的表现手法,以行云流水般的空间布局串联起承载不同业态的功能区,勾画出蜿蜒探索的学习者动线;下沉式的阶梯则成了可供人们静坐读书的休息榻,令符号化的台阶同时具有功能与美学的双重意义。师生穿行其间,或阅览,或观影,或闲谈,或静思,亦动亦静,自有一片天地。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格外重视“文以化人”,它引进枫林晚书店等社会资源,依托学研中心,共创由学书舍,以期让师生明“知物由学”之理,行“知行合一”之事。

而今,学研中心俨然成了学院的新地标。“几乎每周三晚上,我都会早早来到学研中心,抢个好位置,找个好视角,以免错过一场视听盛宴。”对于已经毕业的孙玲来说,最难忘的还是每周三晚上“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时光,她说,“这项活动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即便工作忙碌,依然能使我保持满满的正能量”。

由格物始,又不止于致知。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举办“宁波青瓷文化”“化妆、服饰与商务礼仪”等14期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师生和市民超过2000人。由学书舍也已成为浙江省文化界的新宠。

以匠载道格其物,以技育人致其知,贯之以此道,且不拘创新,或许就是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能屹立于技工教育之林,荣获全国首个技校系列的“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创建单位”等一系列“国字号”赞誉的秘诀所在。

以人文情怀传递教育温度

“李院,后天我就回老家了,来跟您打个招呼。”“快进来,这几天降温,还适应吧?实习结束了,感觉怎么样,明年还想不想再来?明天让班主任带你去市区逛逛,给家里人买点特产……”

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诸如这般师生融洽相处的场景并不少见。运动场上,老师和学生是可以“勾肩搭背”的好朋友;实训车间,老师和学生是分工协作的“流水线”同事;创客工作室内,老师和学生则是并肩创业的“最佳拍档”。在这里,老师亦师亦友,师生互相启迪激励,共同成长成就。

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校园内成长,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们对母校饱含深情。2020年12月,1998届机电工程专业学生、宁波瓦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虞锋主动联系母校,为学院的一年一度技能节活动提供丰厚赞助。在开幕式上,虞锋激情满怀地说:“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哺育和培养,宁波瓦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从结对帮扶学弟到设立技能节奖学金,他用实际行动为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人文情怀教育做了最好的注脚——

情怀是内敛承继的。师生、生生、师师情感延续的内核是学院文化的源远流长。“状元桥原位于学院西校区东侧公共绿化带河道上,由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题词。”李剑波院长介绍说,2011年学院选址时,将古桥完整迁移至校内,既包含桃李天下之育人憧憬,也寄寓行行出状元之育人思想。近年来,学院以校内状元桥为“圆心”,以多元文化为“半径”,构建起“内化”与“外养”互融、“素质”与“能力”并重的“匠文化”特色品牌,推出了“匠声汇”“崛匠说”“十匠月”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系列主题活动,为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状元厚植优沃的成长土壤。

情怀是外显开放的。除了对接和引入校友资源,学院还积极引入企业、行业等社会优质资源,吸纳“方太文化”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成传统文化、众创空间、职业体验等五大素养涵育基地。在方太电商平面设计工作室内,学院学生和企业员工穿插而坐,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兼容并蓄。“我们已经将方太集团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的‘五个一幸福法融入我们的专业文化、学院文化中。”办公室郭治主任介绍说,这一类工作室(基地)的共建撬动的是校企“布局共谋,文化共生,课程共创,基地共建,双师共导,产学共融”的“共生型”专业建设新范式,为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以精工强匠提升教育厚度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此,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秉承“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的育人理念,顺势而为地提出了“有自信、有专长、能务实、会出彩”的现代工匠培育目标,并基于此全面实施“精工强匠”战略。

校不在大,有名师则灵。学院将“精工强匠”的第一战略目标锁定在校内教師身上。2017年学院首开全省先河,创设了“80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联盟,并由李剑波院长亲自担任“盟主”。“一个新教师进入学院后,面临诸多的问题,包括教学常规、课堂管理、职业认同、职业发展规划与动机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关于专业知识的,有些是涉及专业技能的,有些则是关于职业情感的。大部分问题是传统师带徒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所难以解决的。”已经毕业的一位成长联盟学员颇有感触地说,“成长联盟为曾经懵懂的我点燃了一盏快速成长的明灯。”

这正是学院成立“80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联盟的初衷。联盟的成立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更不是击掌为盟的表面功夫,它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形式和内容。从私人定制的“导师制”到自由组合的“研修制”,从主题式的专业协作小组到专业化的名师工作室再到跨界型的创新教学团队,学院依托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基地资源,以培养制度完善、培养模式多元、培养梯队合理打破了“联而不盟”的魔咒,联盟成立3年多,成员已达86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

“盟主”谈起学院的青年教师,脸上充满了欣喜之情。“我们的年轻教师有理想有情怀、有激情有活力,但更有使命与担当,有策略与业绩,以其澎湃的后浪之力为学院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续航力,成为学院‘精工强匠的行动共同体。”联盟中22人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25人公开发表论文,31人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32人获各级各类荣誉共40余项,45人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获奖70余项,60人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90余项。

青年“雁阵”崛起的同时,学院也将“精工强匠”战略渗透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领域,对准在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企业对匠者道德尚美、智慧尚美、技艺尚美的标准予以重构和呈现,实现了育人模式由标准化、规模化向个性化、特色化的转变,增强了“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技工教育厚度——

项目驱动,融教学于生产。“您好,客服叶子为您服务!”“老师,这样创建催件客诉单对吗?”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电商专业的学生们都像叶重园一样习惯于在员工与学生双重身份之间随时切换。近年来,学院将优质企业的师资、技术、实训设备等资源引入学院,以企业项目为核心,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学生通过实训淬炼基本技能,通过校中厂铸就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岗位技能,此举备受企业追捧。目前,学生就业岗位比已突破1:7,专业对口率超过90%。

赛项引领,融训练于日常。为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一线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学院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教师、学生、企业一线工人师傅”同台竞技活动,落实“赛教融合”机制,即竞赛选题与企业实际接轨;比赛过程、情境与企业生产流程匹配;比赛成绩由全国技术能手、劳模等综合评议并进行现场点评。“很多竞赛项目就是我们的教学项目。”在2020年全国信息产业新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学生唐向东说,“竞赛的意义不只是争夺冠军,更是通过竞赛标准、职业标准、教学标准的‘三合一,通过‘教、研、训的一体化让我们每一个参赛者成为工匠精神的引领者、承载者和践行者。”显然,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的莘莘学子已经“参透”了学院竞赛日常化背后的奥义。在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斩获16金30银14铜,位居全国技工院校榜首;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连续两届入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这标志着学院综合实力已跻入全国职业技术院校第一方阵。

平台支撑,融双创于专业。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西校区有一个学生“打卡”圣地——“逐梦空间”。在这里,一批酷爱科技、追踪前沿、热衷实践、趣味相投的“创客”明星正在冉冉升起。在这里,涉及物流服务、电商、学生便民、专业摄影、商品营销等专业的6个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合作运营项目开展得“热火朝天”,其中“菜鸟驿站”项目对接市场,承接了校园80%以上的快递业务;“智信电商工作室”作为多家网店集成化运营的综合性平台,成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奥克斯空调、方太厨具等知名公司的产品销售代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近年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造梦”之举。

以国际视野垒砌教育高度

中德AHK合作办学成果展示会刚刚落幕于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德国工商大会驻上海代表处副总监陈丽玮对参展学生精彩的表现赞不绝口:“在机器换人时代,企业迫切需要的,就是像你们这样既会独立操作,又能熟练编程的高技能人才。”

展示会上,由于学生们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扎实,尚未毕业的AHK班学生就一个不落地都收到了国内知名企业发来的入职邀请函,有的学生甚至收到了4份。“进入这个班之前,我对PLC编程一无所知,程序量不到100步就进行不下去了,现在不仅可以完成架构设计,而且能快速编写近2000步的程序。”拿到心仪企业录取通知的杨景琦十分激动地说。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还有数百个“杨景琦”通过AHK项目,点亮了人生的梦想。

时间回溯到2018年3月19日。这一天,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与德国比特勒职业学院代表冷国恩先生带领的团队就引入中德AHK项目召开推进会议。这所位居“海上丝路”第二站——宁波港附近的技师学院终于拉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大幕。

选择与德国高职院校合作,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有着自己的前瞻视野。“德国技工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是最为典型、最有借鉴意义的。”李剑波院长认为,打造一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对接国际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的一流技师学院,必须与“高手”过招,与“强者”联盟,最终完成从“国际本土化”到“本土国际化”的跨越。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自古以来是国外新事物进入中国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教育领域,要实现中西合璧更需要吸收和融合国外教育的精髓,并在本土的教育中体现特色,对此,李剑波院长一语中的地指出:“教育的本土化重在引进+吸收+融合。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等,然后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好的东西,融合成适合学生需要和发展的本土教育。”

以中德合作为例,学院通过组建胜任AHK项目教学团队、打造匹配AHK项目实训场地、开发对接AHK项目教学资源、搭建适合AHK项目交流平台、开展符合AHK标准教学活动的“五维”路径,深化课堂小班化、教学项目化、实训情境化、培养多元化、课程本土化、过程标准化、评价一体化、证书国际化的“八化”举措,构建了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训模式推广、高端培训引领、课程本土化开发、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及国际证书考核于一体的技能人才孵化基地。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学院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将国际合作驶向更为广阔的“蓝海”。学院与加拿大道森学院签署了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开展合作办学的中加合作框架意向书;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开展了师生学术交流活动;发挥浙江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资源优势,承办了宁波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能邀请赛……

从“国际本土化”到“本土国际化”,不变的核心是思想中国化、管理现代化、业务国际化。学院以合作办学为主轴,以研学交流、师生培训、技能竞赛等为辅线的立体式国际合作模式,为国内技工院校开展专业跨界、产教融合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蓝本”。

心有羽,境无垠。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以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为“双翼”,正在将“精工强匠”战略的一条条办学金律,一个个鲜活个体,一项项发展构想,变成师生们心中的信念、肩上的担当、脚下的力量、身上的行动,其精神内涵获得师生广泛共识,形成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人赓续接力、奋楫扬帆的凝聚力、劳动力和競争力,为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书写答卷。

猜你喜欢

技师宁波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