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与P电轴相关性分析

2021-05-10陈欣欣杜谕君邓兆敏蔡宏华冯晓霞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轴心胸肺气肿

陈 莉, 陈欣欣, 杜谕君, 邓兆敏, 蔡宏华, 冯晓霞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心电图室,广东 湛江 52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类型之一,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质量主要疾病[1]。国内患者肺功能检查普及率相对较低,寻找操作简便的工具以早期实现COPD筛查诊断愈发受到关注[2]。国外研究证实,COPD患者通常可见心电图P电轴垂直化改变,甚至可用于疾病筛查[3-4]。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与P电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纳入B组、C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A组。纳入标准:符合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且基线稳定;年龄18~85岁。排除标准:肥胖人群;心电图和肺部检查间隔时间>7 d;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或心力衰竭;胸廓畸形;膈神经麻痹;气胸、胸腔积液或肺部感染。A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94±4.80)岁;体质量指数(22.54±2.96)kg/m2。B组:男性5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4.33±5.17)岁;体质量指数(21.97±2.58)kg/m2。C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09±4.37)岁;体质量指数(21.97±2.58)kg/m2。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心电图、肺功能及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检查指标。心电图测量采用MECG-200型12导联同步心电仪(麦迪克斯公司),经心电图软件放大矢量图128~256倍测量P电轴数值。P电轴垂直化判定标准为P波电轴>60°。采用德国Jaeger肺功能诊断仪进行肺功能检查,于急性发作症状缓解且达出院标准后测量3次,取最佳值。HRCT检查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排螺旋CT,仰卧位及吸气相下扫描。肺气肿评分采用视觉法,分别记录左右侧肺上部、肺中部及肺下部6个区域评分,分值0~24分,分值越高,肺气肿越严重。心胸比例=心脏宽度/胸腔内径宽度[5]。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3组P电轴、肺功能指标及肺气肿评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halation volume in 1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dicted values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量/肺总量(residual volume/ total lung capacity,RV/TLC)及心胸比例。

2 结果

2.1 3组P电轴、肺功能指标及肺气肿评分比较 C组P电轴与肺气肿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FEV1/FVC、FEV1、FEV1%pred、FVC及PEF均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RV/TLC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OPD、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与P电轴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心胸比例、FEV1/FVC呈负相关(r=-0.32、-0.61,P<0.05),与上肺气肿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心胸比例呈负相关(r=-0.65,P<0.05)。

表1 3组P电轴、肺功能指标及肺气肿评分比较

3 讨论

P电轴是指心房除极心电向量环额面投射,多不足60°,本研究中P电轴垂直化判定标准为>60°,具有可目测判断优势[6]。既往心电图评估多自动计算出P电轴数值,但在临床实践中系统计算结果存在误判风险[7],本研究选择人工测量方法以最大限度保证数据准确性。HRCT作为临床评估肺气肿的常用方法,因条件受限仅能选择视觉评估法进行评估,即分别记录左右侧肺上部、肺中部及肺下部6个区域评分,分值越高提示肺气肿越严重[8]。

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P电轴与肺气肿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FEV1/FVC、FEV1、FEV1%pred、FVC及PEF均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RV/TLC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P电轴变化可能与COPD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气道阻塞阻塞病变、肺气肿程度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心胸比例、FEV1/FVC呈负相关(r=-0.32、-0.61,P<0.05),与上肺气肿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心胸比例呈负相关(r=-0.65,P<0.05)。进一步证实,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上肺气肿评分和心胸比例具有相关性。COPD患者P电轴垂直化程度较哮喘患者更为明显,P电轴垂直化无法用于COPD与哮喘急性发作期鉴别诊断。有研究报道,P电轴垂直化是COPD患者特征性改变,但是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争议[9-10]。有研究显示,P电轴垂直化与气道通气阻塞程度有关,可能是由于肺气肿导致膈肌水平面降低,影响右心房解剖位置及P波电轴方向导致[11]。另有研究证实,P电轴垂直化与肺气肿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哮喘患者所形成肺气肿改变主要因肺过度充气导致,往往不存在明显肺小叶结构破坏,在病情缓解后往往恢复正常,胸部CT检查无法观察到明显肺气肿表现,使得此类患者与体检健康人群肺气肿评分无明显差异[13]。尽管P电轴垂直化无法用于COPD与哮喘鉴别诊断,但其在以COPD、哮喘为代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筛查中敏感性较高[14]。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便捷、无创及价格低廉的检查手段,通过与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接触史相结合,可发挥一定筛查或辅助诊断作用[15]。

综上所述,COPD、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电轴与心胸比例、FEV1/FVC及上肺气肿评分相关,可辅助用于疾病筛查。

猜你喜欢

电轴心胸肺气肿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奇怪的爸爸
“打开心胸,就能融入”
心胸
P波电轴研究进展
别做奇怪的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的心电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