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2021-05-10朴成日宋伟车军金武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生长抑素

朴成日 宋伟 车军 金武丕

在临床上,肝脏的慢性病变会使得肝脏细胞持续性受损,最后逐渐纤维化,其终末期病变形式就是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在肝病患者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肝硬化患者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1]。在临床上,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较为显著的程度,肝脏内的正常血流灌注即发生异常,门静脉入血受阻,进而可引发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则势必会导致消化系统循环受阻,进而诱发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进而导致静脉破裂出血。因此,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必须在有效给予止血治疗的同时针对其根本病因加以对症干预。我院近年来开展了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专项研究,应用生长抑素及埃索美拉唑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患者对象均系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56例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98例、女5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2.7±12.4)岁。纳入标准:经常规查体、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胃镜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穿孔、其他因素诱发上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失血性休克、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等。按照肝硬化原发病划分,84例酒精性肝硬化、39例系肝炎性肝硬化、25例系药物性肝硬化、8例系其他诱因引发肝硬化。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研究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1.4±11.5)岁,按照肝硬化原发病划分,43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系肝炎性肝硬化、13例系药物性肝硬化、4例系其他诱因引发肝硬化。对照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9±10.8)岁,按照肝硬化原发病划分,41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系肝炎性肝硬化、12例系药物性肝硬化、4例系其他诱因引发肝硬化。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收入疗区后均嘱其头侧位卧床休息,给予其禁食、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维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保肝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注射用生长抑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国药准字H20045274,3 mg/支),先取0.25 mg兑入1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泵注,而后以0.25 mg/h的输注速率持续给予其静脉泵注,直至止血后再给予持续泵注72 h。研究组在对照组全部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埃索美拉唑(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国药准字H20093314,40 mg/支),巩固疗效,预防再次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每次20 mg,兑入生理盐水100 mL内实施注射,每日2次,连续给药7 d。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2](1)显效:呕血及黑便彻底消失,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胃管吸出清亮无血样的消化液;(2)有效:呕血及黑便彻底消失,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胃管吸出消化液呈淡洗肉水样,便潜血阳性;(3)无效:呕血及黑便症状仍然存在,患者生命体征未显著改善,胃管吸出液内仍可见血色。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3.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彻底止血时间、止血72 h后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

1.3.3 其他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见表1。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其他实验室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COR、hs-CRP及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好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临床上,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始终以内科保守治疗为首选方案,而止血药物中最为行之有效的就是血管收缩剂。当前,生长抑素与特利加压素是最为常用的血管收缩剂[3-5],其效果均较为理想。生长抑素进入人体后能够靶向性地对内脏血管平滑肌发生作用,导致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异常的体循环血压,最终遏制消化道出血的病变进程发。同时,生长抑素也能够抑制胃酸及为蛋白酶的分泌,发挥与质子泵抑制剂类似的药理学效应,这样可促进血小板凝集,为破裂血管的修复争取到优异的化学环境[6-7]。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表3 两组其他实验室指标对比

在生长抑素应用的基础上,埃索美拉唑通过质子泵抑制效应来遏制胃腺细胞的胃酸分泌[8-9],持续用药能够保障胃内的高pH值环境[10],避免胃酸对破裂血管新生成组织的破坏,间接为血小板聚集及其他生理凝血止血反应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破裂血管的尽快修复。因而,生长抑素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能够强化受损组织修复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还引入了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估,COR系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之一[11-12],该指标的升高能够与人体应激反应程度呈正相关,因而可以客观地反应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程度[8]。hs-CRP 与TNF-α都是人体常见的细胞炎症因子,也能够较好地反映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的炎症状态。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OR、hs-CRP及TNF-α水平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这说明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并埃索美拉唑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止血并巩固止血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好,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