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折患者的作用

2021-05-10陈伟涛梁鸿韬陈志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硬膜外功能障碍

陈伟涛 梁鸿韬 陈志毅

老年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由此导致老年痴呆发生率明显上升。在对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治疗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达到40%,尤其术后1~7 d内[1]。患者因麻醉影响,出现脑部血流量明显下降的情况,导致大脑代谢发生异常,使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元受到损害,极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而且老年患者脑部功能日益退化,麻醉药物极易使之认知功能受损。老年患者在接受全麻手术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应选取更适宜的麻醉方式[3]。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中比较常用,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麻醉是否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不良影响,是否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对于手术是否成功以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98例老年骨折患者,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98例老年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患者均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病情分级在Ⅰ~Ⅱ级范围;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过敏体质;中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相关药物过敏等[4]。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65~83岁,平均(72.69±1.96)岁;体质量56~70 kg,平均(62.52±2.16)kg;ASA分级:Ⅰ级33例,Ⅱ级16例;髋关节置换术26例、膝关节置换术19例、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4例。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65~83岁,平均(72.71±1.95)岁;体质量56~70 kg,平均(62.49±2.14)kg;ASA分级:Ⅰ级34例,Ⅱ级15例;髋关节置换术27例、膝关节置换术18例、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将上肢静脉开放,注射麻药。麻醉诱导: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规格2 mL:0.1 mg)5.00 mg/kg,依托咪酯(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107,规格2 mL:0.1 mg)0.30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6,规格4 mg)0.10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0.04 mg/kg,3 min后实施气管插管。将麻醉机、呼吸机相连,术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20 mL:0.2 g),维持麻醉深度。

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第1~2腰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后置管,保持平卧位,对其注射2.0%利多卡因3.0 mL,如无腰麻,可追加静脉注射0.375%罗哌卡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66,规格75 mg),2.0 mL/次,一直到麻醉平面。采用麻黄碱(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826,规格1 mL:30 mg)静脉滴注,调节血压值。如出现心率过低,可静注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2,规格1 mL:0.5 m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状况,通过MMSE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精神状态越佳,满分30分,≤23分可认为是认知功能障碍[5]。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观察时间为T0(麻醉药物前)、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30 min)。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经SPSS 20.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72 h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观察组术后6 h、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7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T0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患者自身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功能日益减退,实施手术麻醉后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如情况严重还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使之生命安全受到威胁[6]。而且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于麻药敏感性明显上升,在外界刺激下难以出现相应的反应力,因此在实施麻醉后极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手术风险明显上升[7]。老年人循环系统会因年龄增加而有明显改变,导致出现生理功能异常情况,尤其是一些患者出现循环系统疾病[8]。而且老年人神经系统可自我调节的功能有一定下降,在麻醉、手术治疗及体位改变时,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如其波动较大,容易造成各种意外事件[9]。因此在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时,应选取合理麻醉方法,降低手术风险。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 h、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1、T2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可使患者精神状态更早恢复,有效预防认知功能障碍,避免血流动力学出现显著波动。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时,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往往均受到影响,但术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10]。对患者实施全麻后,其认知功能受到较大影响,极有可能是因抗胆碱药物使用剂量较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遗忘等情况,使得患者精神功能受到不良影响[11]。硬膜外麻醉也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作用较小,硬膜外麻醉有可能导致患者术中出现大脑缺氧情况,由此使之认知功能恢复受到一定影响[12]。患者在实施全麻后,恢复速度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时,经胸椎间隙穿刺使用麻醉药物,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预防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可明显减少组织、心肌耗氧量,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而且可对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合理控制,预防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较为明显,可使之保持良好稳定性,使得麻醉过程具有更高地安全性[13-14]。镇痛、应激反应、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选取更为适宜的麻醉方法,对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表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分,±s)

?

表2 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比较 [例(%)]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

总之,对比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硬膜外功能障碍
更正声明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更 正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