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2021-05-0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2期
关键词:耕地土地人类

伴随生态及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的威胁,生态安全在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生态安全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态安全涵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纳入国家安全体系。1977 年,Lester.R.Brown 将生态安全带入学者的视野,引起学界剧烈反响。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也在此基础上产生,成为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重点。土地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要素之一,关乎着人类生存的命脉,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出现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的问题,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影响,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有序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路径。

一、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涵义

(一)新时代背景。我国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多次在重要会议及文件中出现(如表1所示),政策背景丰富。

表1 生态安全政策背景

(二)生态安全内涵。1977 年,Lester.R.Brown 提出了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并在著作《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当中阐述现阶段对于安全的威胁来自于人与自然之间。狭义上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系统安全的状态,广义上的生态安全包含保障人类生存的生活资料充足,不受环境变化威胁,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下都保持安全的系统。曲格平认为达到生态安全时,要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且对经济社会产生较小影响的状态。肖笃宁认为生态安全能够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食物、空气等要素,并保障人类生活不受生态环境破坏影响。

(三)土地生态安全内涵。傅伯杰认为陆地表面的所有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达到平衡状态时才是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李建春等阐述土地生态安全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土地生态系统实施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同时达到平衡状态,将土地与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有机耦合,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黄烈佳认为土地生态安全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土地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具有稳定性以及恢复力的平衡稳定的状态;二是能够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保证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还有学者定义土地生态安全为陆地表层土地生态系统(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结构不受到破坏,且能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服务。

集中研究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内涵后,将土地生态安全内涵概括为:①土地生态系统(包括无机物与有机物)自身结构以及功能具有稳定性和恢复力,保持不受或少受土地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使自身保持稳定健康的状态;② 能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质量和数量的服务,如充足的食物供给、良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生态安全;③能够保持地球陆地表面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人类之间进行良好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移,使整个土地生态系统内外部都处于动态平衡的安全状态;④ 能够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和人类发展都处于健康平衡状态,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地-生物-环境”的互利共生和协调发展。已有研究对土地生态安全内涵逐渐明晰,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理念下有关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化。

二、新时代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生态安全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新时代思想指导下,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保障思想、坚守耕地红线的底线思想以及实施严格法治的土地制度思想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生态安全观。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保障思想。“国泰民安”体现着古代对于人类安全的美好愿望。习近平将人民的需求作为发展的要求贯穿国家治理始终,加大力度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土地生态安全的内涵及要求要结合新时代思想及人民需求的变化作进一步丰富。新时代土地生态安全旨在满足人民安居乐业的需求,不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永续的生态效益。从人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坚守耕地红线的土地底线思想。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问题治理上,要有明确的“底线思维”,将耕地保护红线作为不能触碰的发展底线,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国家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障耕地数量。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有较大需求,新时代土地生态安全要能够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供给,土地生态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健康发展重要的一环。另外,不仅要保证粮食的数量安全,还要严控粮食的质量即食品安全。高质量的粮食供给能够为国民拥有健康的体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将法治思想纳入生态建设。要将法治思想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有严格的制度作为土地生态安全的保障。要以最严格的制度保障生态安全建设,促进生态安全发展,用最严格的法治严控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安全环境,充分发挥土地的粮食生产、生态景观及生活保障功能。

三、我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的活动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污染、林草地面积锐减、森林功能衰退等等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风险防控成为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林草植被覆盖低,生态安全屏障受损。我国不同地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地形复杂多样,包含山区、平原、高原等,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但仍存在部分山地植被覆盖率低的现象。森林草原火灾时有发生,湿地盐碱化严重,生态安全屏障脆弱,存在较大的潜在安全风险。

(二)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大面积的土地遭到水力与风力的侵蚀,总体来看土壤肥力有所下降。我国的人地现状表现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偏低,每寸土地都承载着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生物及人类活动,给土地资源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经济不断发展,很多区域的土地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其利用的“阈值”范围,人地矛盾突出。

(三)耕地绿色利用问题。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另外由于建设用地占用、破坏及退耕还林还草等原因,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2015 年全国因此减少耕地面积33.65 万公顷。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质量直接相关,据2019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农用化肥的施用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84 万吨到2018 年的5653.4 万吨,成几倍增长的化肥施用量一方面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土壤质量。长期如此会出现土壤板结等问题。

四、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建议

针对植被覆盖率低、土壤侵蚀、荒漠化及耕地被侵占与不合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土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防范土地生态环境风险,提出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建议。

(一)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土地生态安全。国土空间规划强调顺应自然的理念,生态安全战略体现为构建“两屏三带”的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的落实工作。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战略指导,各级政府之间协同合作,严抓所辖层级土地生态安全规划落实工作,加大土地生态安全规划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管及绩效考评机制,构建负责任的政府监管体系。

(二)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恢复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中将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为限制开发区,严格控制其他类型用地侵占生态用地,加强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整体性思维看待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破坏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但对这些要素进行统一保护和修复,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进而保障生态系统整体发展安全。

(三)加强土地整治,有效防控土地生态风险。坚持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耕地污染整治工作,推进土地清洁生产进程,适当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或使用增施农家肥、有机肥的方式,保障耕地的永续利用。加大对“三废”排放企业的整治力度,以达到对破坏土地恢复利用的目的。建立土壤质量监测平台,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监测土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完善的土地污染预警机制,有效防控土地生态风险。

(四)加强法治与宣传工作,严格土地执法。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离不开政府及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主导作用,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土地生态安全。不断对公众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土地生态安全关乎每个公众的切身利益,引导公众低碳生活、节约资源、合理有序利用土地。此外,政府须加大执法力度,以强制力保障相关政策、制度的顺利实施,防范土地环境风险,保障土地生态安全。

猜你喜欢

耕地土地人类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