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及实施建议

2021-05-08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业语文课程语文课

陈 锋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育教学研究部,福建 福州 350003)

教育部于2020年2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语文课标”)[1],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教学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学习理解中职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做初步探讨。

一、中职语文课标研制背景

2019年国务院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就应该有同普通教育课程标准一样的体系建构。中职语文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中职语文教学标准建设开始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将成为符合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服务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纲领性课程文件。

二、中职语文课标课程定位

新课标正确定位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和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2]。强调并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基于现实主义能力观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语文课程应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强调创设学科认知、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加强综合运用。

三、中职语文课标的新变化

(一)以专题构建教学模块,落实“立德树人”课程任务,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中职语文课标保持了2009年大纲对教材内容的安排,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限定选修、自主选修三个部分,并按照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设计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化结构。以主题和专题作为教学内容构建方式,增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业模块),体现语文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课程性质与任务;同时以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古代诗文选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专题组织课程内容,强调语文课程既要使经典诵读世代相传,又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变化、新成果。另外,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增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科普作品的学习;写作内容增加了微写作、说明文读写,以及含有非连续性文本的广告、说明书等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专题组元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改变知识本位、单一以语文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的编写思路,以主题和专题组织课程内容,落实“立德树人”课程任务,突出言语实践活动(见表1)。

表1 中职语文2020年课标与2009年教学大纲对照表

(二)普职学科核心素养的一致性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机统一

中职语文课标下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分别表述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每一个核心素养下分设2个课程目标,总计8个课程目标,并进行了具体的内涵阐释。利于一线语文教师深刻理解中职语文课标的要求,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落地。同时,中职语文课标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设置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微写作、科普作品选读等专题,增强职业教育语文学习的语用价值。这样既顾及中职学生基础水平现状,又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体现了语文教学既是育人的文化又是交际的工具,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为适应“职教高考”制度改革需求,中职语文课标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划分为2个等级、3个水平:学业水平1、学业水平2是学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为毕业就业考试所需;水平3是学生应达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要求,为升学所需。目前升学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普职学生的“学分互换”也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成为现实。在此背景下,中职语文课标必然要对接升学及后续培养要求。今年,福建省正式开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将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主要依据。因此,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将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中职语文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要求

(一)中职语文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从新入选专题看,中职语文课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类专题下的优秀文化作品“文以载道”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强化中职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必将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二)中职学业质量标准对学业要求有较大提升

中职语文课标以核心素养下建构的课程目标为评价维度,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中职学业质量标准[3],将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表现分为两个等级三个水平。明确了学业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建立了系统性的语文课程评价标准。

对应正在实施的《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以下为“学测大纲”)要求可以明显感知,福建省学测大纲要求离新课标学业水平质量描述相差甚远。作为与普高同等学力考查要求,新课标中用于升学考试的“学业水平质量三”的考试内容要求及考查范围,整体难度和深度加大,在古代诗文阅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专题上的要求更高。

(三)中职教师将直面生源基础弱、学业要求高的现状

2009年大纲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背景下推出的。在实行“2+1”学制的情况下扩大招生规模,生源的文化素质整体下降。语文学科除基础模块外的其他教学内容几乎难以落实。课堂教学空心化、课程边缘化现象逐渐显现,这一现象在当时都普遍存在。

2014年国务院开展高考制度改革,2017年福建省要求中职学校实行“2.5+0.5”学制,开始试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各校逐渐增加语文学科课时量。目前福建省中职学校三年语文平均课时数集中在100~130课时,基本满足学测大纲所需课时数。新课标中对基础与职业模块必修学时有了定量与定性的要求,课时数约192学时,与现行课时差距较大。

福建省中职生源质量相较于普高差距较大。中职生源语文基础学业水平总体较低,理解、思维、审美、欣赏、表达、综合运用各项核心能力较同等学力的普高学生而言都不尽如人意。面对普职一致性的核心素养要求,如何在中职阶段达到培养要求,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五、新课标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建议

(一)重视语文学科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公共基础部分测试成绩中的作用

2019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有8.6万学生报名公共基础部分考试综合测试Ⅰ卷考试,其中有87%的中职学生同时选择参加公共基础部分测试Ⅱ卷考试,升学已经成为中职学生和家长的主要选择方向。

公共基础部分综合测试Ⅰ卷(以下简称“综合Ⅰ卷”)满分200分,公共基础部分综合测试Ⅱ卷(以下简称“综合Ⅱ卷”)满分1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德育模块权重为3:3:2:2。从测试成绩看,两卷语文模块平均分得分率高于学科本身权重,居于4个学科之首。语文学科成绩对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公共基础部分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教学也成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二)切实加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核心能力提升

2019年福建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已经充分考虑到教学现状,语文模块考试内容、考点覆盖面、题型设置等难度值不高。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失分较多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常用修辞手法判断、结合语境辨析成语、名篇名句默写及应用文写作、文言文阅读中的通假字辨析与特殊句式判断。可见,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缺漏多,语文综合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文言文阅读仅作为升学考试要求。随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软实力,拓宽文化视野成为主流声音,新课标中“古代诗文选读”专题课时数已定为36学时,较原学时几乎翻了一倍,附录中推荐了古代诗文学习篇目50篇。鉴于87%的考生选择参加升学考试,文言文阅读必然成为教学重难点。综合Ⅱ卷作为升学考试卷的试题是需要有区分度的,可以预见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及文言句段的考查将成为常规内容,且是形成试题区分度的主要因素。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充分的准备。

(三)在实践性教学中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体会学科的语用价值

近年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场景及职场情境下的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色。结合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今后职场工作所需创设语言环境和教学活动,把语文知识应用融入活动过程,将探究性学习活动融合到口语与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断加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实用性口语交流能力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应用性及语用价值,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专业学习及职业发展的拓展作用,凸显了职业教育语文课堂的魅力。

(四)加强写作指导,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卷中语文模块写作分值占总分值的37.8%,写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测试时间有限,命题采用了小作文写作,难得的是契合了中职语文课标职业模块专题3微写作的要求。

微写作旨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效率。教师要把握微写作篇幅短小、内容集中、形式自由、反映生活迅速快捷的特点。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与对象,从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快速构思,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适应信息时代快节奏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五)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思路框架下语文评价方式的改变

中职语文课标对学业水平评价的原则、方式与命题进行了说明。命题要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设计典型任务及具有代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设置考试内容[4]。命题内容将更加开放,呈现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希望学生生成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旨在通过测试反映中职一线教学是否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实践性语文课堂的真实情况。

当然,结合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录取要求,还将参照中职学生三年来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综合素质测评将以“学分银行”形式记录三年学习成果,体现了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据此,福建省教师应重视新课标带来的新的教学要求,增加语文教学课时量,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与教学效率,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学业语文课程语文课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艰苦的学业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语文课上做游戏
语文课教学中的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