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君谟罢灯的启示

2021-05-07陆成文

杂文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政彩灯一盏灯

陆成文

宋代,元宵节为大节,举国同庆,万民同欢,尽兴游乐,甚至通宵达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将元宵夜描绘得如梦如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时,书法家蔡君谟(蔡襄)在福州做官。一次,为使元宵节更热闹,他要求每家要制作7盏华丽的彩灯悬挂,以示歌舞升平。当时7盏华丽的彩灯要用去一般人家一个月的口粮。对此,百姓很不满意。当地文人陈烈非常气愤,特意制作了一盏大白纸灯,并在上面题诗:“官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歌声无妙曲。”然后高高悬挂。蔡君谟出来观灯看到那诗,甚感惭愧,毅然罢灯,取消了这一加重百姓负担的举措。蔡君谟主政勤廉,深受百姓欢迎。

窃以为,“蔡君谟罢灯”应给今天的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允许批评,接受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中,有些干部只爱听颂扬、听掌声,在一片赞歌声中飘飘然。谁提点意见,说个“不”字,就认为是和自己过不去,是给政府添乱,给领导找麻烦,是以偏概全、夸大其词、煽惑人心,是不怀好意。于是便给提意见者穿“小鞋”、扣“帽子”:什么“破坏安定团结”,什么“不稳定因素”,什么“不和谐分子”……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架势。有甚者竟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动用警力跨区域抓人。在某些地方,一些决策的失误,往往是少数人独断专行、官僚主义造成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集思广益,多听听各方面的批评和意见,善于利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启示之二,知错就改。现实中,有些干部工作出了差错,不是反思自己,不查找自身问题,而是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什么资金短缺,什么人手不够、无暇顾及,什么不归我管……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知道群众很有意见,也是能拖就拖、能掩就掩,文过饰非,找替罪羊。直到媒體曝光了,乃至上了“焦点访谈”才不得不动。作为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领导干部,也应该学学蔡君谟,知道自己错了,便立即改正,敢于承担责任,绝不推脱搪塞,没有下不为例,不应研究研究再定,而是要闻过即改,雷厉风行。

启示之三,注意了解民情,体恤民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想赢得民心,就必须重民意,体恤那些生活困难、办事困难的群众。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要多到下面看看,到群众中走走,坐坐公交车,转转菜市场,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只有如此,才不至于说出“何不食肉糜”之类的昏话来。如果蔡君谟不去街上转转,就不会有“罢灯”之举。

启示之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今,有些干部热衷于为自己贴金、捞政绩,以积累升迁的资本。于是,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乱铺摊子,明知当地的经济条件不好,却要打肿脸装胖子。某县委原领导罔顾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事实,却举债400多亿元打造景点,一个“天下第一水司楼”就耗资2亿多。如此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糟蹋了纳税人的血汗钱,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去甚远,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领导干部,做一切事情都应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商海春/图

猜你喜欢

主政彩灯一盏灯
彩灯
一轮月与一盏灯
点亮一盏灯
元宵佳节点彩灯
习仲勋受命主政中国“南大门”
习近平主政地方廉政建设思想和实践研究
一盏灯会如此辉煌(外二首)
诚信建设成就了“仁禾中衡”传奇——访梁泽泉董事长及他主政的江苏仁禾中衡公司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