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2021-05-04叶新征

江西教育C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

叶新征

摘要:虽然“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总纲领,但是部分学校却存在“做立德、宣德、唱德之教育,育伟人、贤人、圣人之学生”的情况,没有关注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缺乏生命意识的德育教学,也让中小学生容易产生盲目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虚假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与“立德树人”背道而驰。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德育教学中生命问题的现状与反思,提出生命意识视域下对中小学生德育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生命意识   现状反思

人类的生命是有意识、且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作为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共识,寓于生命的个体之中。人类的繁荣发展、自我能力的超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依托于人类道德标准的束缚。是道德让生命鲜活,引导个体生命走向“真、善、美”。中小学德育教学,是激活、启发、引导学生的道德良知与道德自觉的措施。然而,从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教学来看,缺乏生命意识的德育教学只是在“立德”,并未做到真正的“树人”。

一、中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镜子,学校是学生德育的明灯。然而中小学德育的“明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呵护与关照,忘记了对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完善与价值认知的提升。因此,导致学校德育教学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

(一)理想化的德育教学

理想化的德育教学自古有之,理想于“神圣道德”,把学生都按照伟人、贤人与圣人的标准进行培养,导致德育教学脱离了普通人的实际生活,甚至把个体的个性与私欲看成“罪恶之源”,给予打压、消除。时至今日,中小学德育教学仍没有从中跳出来,对学生进行“圣人”化的教育,统一标准,削足适履,让德育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生命个体的思考,把教学抽象成了教育符号,异化成了唯一标准,致使中小学生“知行不一”,满口大道理,却不付之于行动。

(二)规则化的德育教学

中小学德育教学,是在生命意识基础上的引导教育。而目前中小学德育教学却是客观的知识性教育,以知识的灌输取代学生的道德情感、信念、思想与行为,过分强调从道德规范出发,以成人的思想与标准,对学生提出神圣又空洞的人生教条,这是一种“以规立教,以规促德行”的德育方式,是中小学通过支配、处置、压制等对学生的管理与控制。以规则限制生命的自由绽放,对生命的灵性加以束缚。中小学生被教育成了理想中的标准个体,导致他们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生命活力与激情,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与创造力。

二、中小学德育教学的构建措施

生命意识既是德育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中小学在德育教学中对生命意识的忽视,势必会造成学生对德育意义的迷失,进而产生盲目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虚假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学也就不可避免地低效,甚至无效,与“立德树人”背道而驰。因此,中小学要以呵护生命、关照生命为宗旨,确立生命意识的道德教育观念。

(一)明确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

德育教学的目标是中小学开展工作的旗帜与依据,决定着中小学德育教学的计划、内容与具体的实施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德育教学目标设置往往过于抽象化、知识化、理想化,既缺乏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也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变得“高、大、空”。因此,中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以学生生命的正常发展规律与个体精神自由为本,让目标贴近学生生活,“以生命为基础,以学生为根本”,以此来明确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此外,生命个体本就是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杂糅一起的矛盾体,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理性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所以,在生命意识视域下,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理性与非理性共存的综合生命个体,不能分开而教,分开而育。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活出生命的本色。

(二)选择具有生命意识的教育内容

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佳途径,是贯彻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体现。传统的德育教学内容,没有重视对学生自我生命的发展,在“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下,势必有“高、大、空”的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是符合学生发展規律的。选择生命意识视域下的德育教学内容,应做到多种融合,为学生正确思想的获取、良好品质的形成、基本素养的树立与生命意识的认知奠定基础。一方面,德育教学内容应以生活为根基。道德是我们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维护与遵守的共识精神,它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把德育内容融入生命教育。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不堪忍受压力与心理问题的困扰而选择轻生。学生不懂生命的意义,势必会造成对生命的不珍惜。因此,应该在德育教学中,既重视学生的生命,更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这样他们才会活得更加青春与阳光。

(三) 关注生命意识的德育体验

教育心理学指出, 体验是道德内化的必然过程、重要环节,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体验,学生就不可能对道德有深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道德与人性的生长。德育课堂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积极、自主、倾心投入,产生具体而深刻的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原动力,能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性的建构,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是打破传统课堂“围墙”界限,扩展课堂的外围,向学生生活的时空、场域延展,引导学生在多个时空进行体验。空间的拓展,就是个体生命空间的拓展。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走访;课中,进行活动、交流;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实践。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把校内课堂与大自然、家庭、社会相连,让学生生活的整个时空都成为生命成长的体验场,给学生心中那颗品格素养的种子提供更丰沃的土壤。让学生在多时空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各种现象的正确思考和对各种活动的深刻体验,有利于实现他们品格的自主建构。

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体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比如,创设情境,感受身临其境;角色扮演,深入人物内心;情感体验,引起强烈共鸣;动手体验,在实践中引发思考。多形式的体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主性,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伴随与维系,更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与深入的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当思维与体验完美结合,知、情、意、行才能达到完美统一,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品格才能得以提升。

三是让层次清晰。探究深入、体验深刻是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特征,但在实践中,很多体验活动存在“泡沫”现象,比如,目标定位有偏差、认知活动肤浅、投入度低、体验活动表面热闹实则无效等。因此,体验活动不能只是单一的平面体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深入的、多层次的体验。像实践体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是周围人、事、物引发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德育的目的在于“导之以行”,而“行动”必先“心动”,而要“心动”必先有深刻的体验,并由体验激发强烈的行动欲望。可以说, 体验是“心动”的催化剂。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性的亲历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思考和感悟。

活动体验只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才能产生真切的道德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神经,感染学生,使他们入情入境,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德育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更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亲身实践中、在情感体验中获得感悟,使情感得以升華,使道德得以生长。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别人的处境与心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程红艳,童仕兵. 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1):11-13.

[2]张春梅.关于培养未成年人珍爱生命意识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6(17):25.

[3]陆华妹.浅析生命化教育视域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上海教育,2015(27):85-86.

[4]尹妍.生命教育理念下德育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考试周刊, 2017(9):15-16.◆(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生命在场
让“生命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
思政课堂里的生命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