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2021-05-01张雯亭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 要:文章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需求,通过系统的、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融入教学设计中,具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财务会计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213-02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讲授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具体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技能,涵盖了企业会计实务的大部分和主要过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是会计专业学习中核心中的核心。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课程思政”,其关键点在于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即通过课程形式和课堂渠道,挖掘课程本身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从而进一步巩固高职会计专业育人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任务。本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和路径。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门课程的讲授,必须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首先,为谁培养人,不论任何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培养什么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需要、具备会计基本业务技能和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三,怎样培养人,这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在专业上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但是对理论学习缺少方法和整体的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并且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理想信念模糊,易生悲观情绪,对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兴趣索然,特别是对课程思政教育感觉遥远而陌生,学习动机较弱,效果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重点应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和素养,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困惑、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并且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财务会计》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大、内容多、应用性广、实用性强的特点,容易导致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存在课程本身的人文气息和思想价值被其应用性所掩盖,使得实际教学操作中“教”与“育”无法同向同行。因此,如何做到一方面将专业课程学习与时事、热点融合,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通过富有新意的案例、故事、任务充分糅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参与度,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是本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基于上述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分析,《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应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需要的德技兼备的会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笔者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进一步地细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会计岗位的基本要求,能按要求进行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观。

情感与价值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財务会计》课程授课时数达到120个学时,难度大、内容多、应用性广、实用性强,且学生对理论学习缺少方法和整体理解,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笔者将课程内容整合设计成三大模块,按照递进程度分别是基础知识讲授、分岗位单项技能培养、VBSE综合实训。针对每一个模块特点,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一)模块一: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工作概述

其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会计发展史与会计文化、先进人物和事例进行展现,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职业榜样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在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中,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个人的使命担当,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模块二:单项技能——分岗位会计核算

将课程内容分为:出纳岗位的会计核算(4学时)、存货核算岗位会计核算(10学时)、资产管理岗位会计核算(16学时)、往来结算岗位会计核算(10学时)、投融资岗位会计核算(26学时)、销售核算岗位会计核算(12学时)、财务成果的会计核算(6学时)、会计主管岗位会计核算(6学时)。此部分的内容占整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比例较大,且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资源也最丰富。该部分的教学设计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具体设计以会计岗位能力培养为需求,在“立信为本”“尊法敬法”等显性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找准会计伦理文化与《财务会计》课程的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发掘课程的隐性思政元素。举例说明,显性思政元素方面:以真实经济业务为基础,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所有核算必须体现商业实质;所有核算必须遵守会计准则。隐性思政元素方面:资产价值计量要遵循儒家“中庸”思想;收入、费用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新会计准则变动体现时代性、创新性。

(三)模块三:综合应用——VBSE实训

此模块的设计是将德育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管好自己的小情绪、做好自己的小事情、管住自己的小毛病入手,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因此,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的设计是:解决复杂经济业务核算问题要有四心:专心、细心、诚心、耐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会计实务问题;VBSE实训中,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各种教学平台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仿真模拟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感悟职业的魅力,通过仿真实操,从管好自己的小情绪、做好自己的小事情、管住自己的小毛病入手,引导学生摆正“为学”与“为人”的位置,搞清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以达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的思政实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依前所述,该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重点是: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和素养;解决职业困惑、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其难点在于:在课程应用性特征下深挖隐性思政元素;专业课程学习与时事、热点融合;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参与度;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

基于学情实际以及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笔者以学生情感发展为导向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具体设计成:准备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应用阶段和实践阶段。首先在准备阶段,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逻辑、有系统地设计教学内容、案例或情境,将思想、价值理念等融入其中,能够真正打动自己才有可能触动、征服和引领学生。其次在课中,摒弃传统的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通过多样、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以故事、案例的形式通过动画、音频、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传递鲜活、逻辑清晰、激荡人心的信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同时以任务和问题为导向,融入时事热点,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探索解决方案,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感悟,完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情感进一步升华。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升级改造传统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仿真平台等进行单项技能练习和仿真模拟实操,感受、感悟各岗位的魅力,以此树立科学思维方式、点亮专业课程学习专注度、引发知识共鸣,搞清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以达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的思政实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有益实践,培育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精神,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积极寻找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抱负的路径和平台。

四、教学实施设计

此模块的具体设计是在传统讲授模式基础上,配合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参与案例或情境辩是非、探方案,教师引导晰真理的课程学习全过程的方式,达到提升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塑造、树立科学思维方式、点亮专业课程学习专注度、引发知识共鸣的思政实效,引导学生要牢固树立以遵纪守法为核心的公德操守和职业道德,强化“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培育家国情怀、責任担当精神,使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升个人品德修养。

依据教学设计,笔者将教学实施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将教学活动划分为“知、导、辩、探、晰、练、仿、拓”7个步骤。课前阶段,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精心萃取并设计的学习内容、微课视频、精选案例视频等,使学生知晓学什么?课中,学生自评课前学习效果,包括知识效果和情感效果,找准学生需求点,把握思政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问题导入,将时事热点问题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辨是非、探方案,教师引导晰原理的递进步骤,回应学生的关切和诉求。在实践环节,通过理实结合练技能与模拟实操仿真做,强化实践育人,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所学、所感、所悟不仅装在脑袋里,更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知情意行合一。在整个教学实施中,基本环节是平台,即教学设计;重点环节是体验,即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着重自我体验和感悟;关键环节是引导,即教师的引导方式和引导类型;难点环节是评价,即评价意识和评价方法;核心枢纽是融合,即与本专业课程教学元素融合,润物无声。

综上所述,对《财务会计》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一是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二是以学生情感发展进行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了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体验性;四是教学评价体现多元化,反映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9C0662。]

参考文献:

[1] 刘慧芳.“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9(17)

[2] 林丽.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4)

[3] 张晓磊,何云辉.大思政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思政”融入点初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

[4] 孙卓.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商业会计,2020(11)

[5] 陈维青,李青青.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20(02)

[6] 汪猛.思政元素如何体现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J].商业会计,2020(09)

[7] 洪镔.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03)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作者简介:张雯亭,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校管理。]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