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2021-04-29王琼周平唐然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王琼 周平 唐然 郭华春

摘要 薯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云南边疆的优势和特色作物。长期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丰富的薯类多样性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平台分散、学科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学科融合、产教协同、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措施,以促进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关键词 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云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272-03

Abstract Potatoe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food and the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crops in the border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 depending on abundant resources of potatos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dominanc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which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However, such problems as decentralized platforms, homogenized disciplines, and low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ill exist. To solving those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measures includ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interdisciplinary work,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i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alent training of potato crops.

Key words Potato crops;Scientific research;Talent training;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王琼(1963—),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实验师,硕士,从事马铃薯科研与教学工作。*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马铃薯科研与教学工作。

1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的沿革与现状

薯类作物(tuber & root crops)是地下根或者茎显著膨大,且贮藏有丰富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通过人工选择驯化栽培的植物群的总称[1]。常见的有马铃薯、甘薯、木薯、薯蓣、魔芋、菊芋、芋头、豆薯等作物,由于薯类作物耐瘠、高产,常作为救荒作物,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饲料,还可作为轻工业原料和药材。因此,薯类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

云南农业大学长期重视薯类作物发展,早在20世纪50—60年代,为解决当时的粮荒,留美归国学者任运祥教授潜心研究,创造了“亩产万斤”的甘薯全國纪录。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专兼职薯类作物研究团队,搭建了一批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目前云南农业大学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南部栽培岗位和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设有薯类作物研究所、魔芋研究所、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及培训中心等机构,研究涉及育种、栽培、植保、土肥和食品加工等多个学科,设施设备完善,基本满足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针对产业需求,服务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在资源评价、分子生物学、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与生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大种业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2件;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11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积极开展薯类种质创新,引进和选育的“滇同薯1号”等马铃薯品种4个通过省级审定,2个通过国家登记,为打造云南“高原薯业”提供持续的品种支持;育成“滇紫甘薯1号”等7个紫甘薯品种,填补了云南甘薯品种选育的空白。坚持成果推广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引进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2016—2018年在云南推广27.15万hm.2,薯农增收25.07亿元,已成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占全省马铃薯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在“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坚持产业扶贫,在云南冬作区推广应用冬季马铃薯科研成果,自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75.41万hm.2,促进农民增收228.8亿元,为边疆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搞好科研的同时,积极培养人才,迄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这些高层次人才目前不少成为省内外薯类研究的骨干力量。由于学校支持和团队努力,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还是学术论文发表情况,都位居全国前列。图1为199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马铃薯项目及经费统计,共资助273项,项目经费10 011万元。其中,云南农业大学获资助19项,共708万元,位居全国第3位。

图2为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75年以来有关马铃薯研究的发表论文情况(仅统计发表论文200篇以上的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发表论文378篇,占总发文量的47%,排名全国第6位;被引次数1 053次。

2 存在问题

2.1 力量分散、平台多而不强

学校虽然有不少人员研究薯类作物,但都分散在不同学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申请到的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学科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优势,按照产业需求协同攻关;不少平台因项目需要而设立,成立后没有后续项目支撑,发挥作用有限。人员、平台隶属不同的学院,条块化、破碎化明显,人事、行政关系制约薯类作物研究做大做强。

2.2 学科单一,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薯类作物研究虽然涉及到育种、栽培、病虫害、土壤肥料、农用机械等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局限在传统种植方面,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明显不足。在新农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新科技提升和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势在必行。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学研究局限于作物遗传规律解析和育种设计及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监测、表型分析等产中管理诸环节,产业链相对较短,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未来可能涉及产前规划、产后收获、政策引导、科学决策等,形成完整产业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2.3 成果转化率偏低,社会贡献度偏小

薯类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成果转化力度小,在生产上应用不够,对产业贡献度不足。由于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不尽完善,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产教结合相对松散,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3],横向经费不足全部项目经费的10%,加上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投资见效慢,且受自然条件及市场的影响大,因此农业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其表现就是表征产教融合绩效的指标偏低,如研究创新成果数、创新项目数、创新人才数和合作取得的专利数等[4]较少。

2.4 国际合作开展不够

薯类作物研究与东南亚等国相比具有较强优势,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没有走出去发挥应有贡献。究其原因,一方面,东南亚国家在校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每年只有2~4人,且学校接收留学生的时间较短,在派遣国还未形成广泛深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产教协同”或“产业合作”是跨国家、政府、文化和经济体而存在的,涉及教育部、外交部和商务部等多部门的合作[5],辐射东南亚需要在政府层面上得到支持。

2.5 科教协同不足

科研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但在薯类作物人才培养中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实现科教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科研和教学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科研以成果、论文为追求目标,教学则承担一种社会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需要淡泊名利的情怀,科教协同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包容、吸纳各方不同的价值理念,以实现和谐共赢的目标。但现实的科教协同往往缺乏政府、企业或科研人员参与顶层设计,容易导致彼此之间沟通不畅,难以形成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6]。

3 发展思路

3.1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平台,形成多学科交叉、多学院协同机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论是985还是地方高校在对学科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从目前学校现有的9个学科门类看,原有基础各不相同、学科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平均使用力量使每一门学科都达到一流学科水平力所不及,因此力争在学校层面得到政策支持,在资源分配上予以倾斜,在人员调配上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建立虚实结合的薯类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各平台的作用。

二是要回归学科建设,按照产业和社会需求,提升薯类科研及人才培养水平。2019年学校在作物学学科建设方面先期投入200余万元,以项目立项的方式推进学科建设。薯类作物研究作为学校作物学学科的传统特色与优势,要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与学科发展与为落脚点,着力从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术队伍、促进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6个方面开展自身建设,突出薯类作物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中的显示度和贡献度。

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重视人才引育,形成稳定的薯类人才团队。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人才引进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无论从平台条件、经费支持力度还是的生活保障方面均无竞争能力,因此要立足校内培养有潜力的学科带头人,整合分散的人力资源。同时,尝试转变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评价方式,优化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热衷科研与教学的积极性,以研促教,科教相长。此外,还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与奖励制度,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倡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产业为薯农服务。

3.2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智慧薯业

目前作物组学、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发展迅速,在面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兴学科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现状,进行多学科融合,是构建文理结合、理工渗透、相互支撑综合性学科体系和提升薯类研究水平的内在需求。为扩宽薯类产业链,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提下,要从目前聚焦的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一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生物应用组学、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引领作用,在产前环节加强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创新,促进“经验育种”向“设计育种”的转变,提高薯类作物良种选育效率;

二是要尝试与人工智能和农机装备技术结合,开发自主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物联网与农机的一体化融合装置,提高产前播种,产中管理,产后收获、运输存储、产品加工的智能化水平,如一体化的农情监测装备、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感知装备、基于互联网的农户调查装备等;

三是要结合大数据农业个性化云服務技术、农业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农业物联网组网技术和农业遥感遥测技术,整体提升产前土地土壤规划,产中作物生产检测、病虫害防治,产后产业化决策等诸多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如已建成马铃薯防控物联网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的预警和无人机防控;

四是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结合,挖掘薯类文化内涵,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形成薯类产业的文化支撑。

3.3 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实现产教协同育人

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学校理论、教育和科研力量强,而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方面有优势[7]),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一是共建校内合作模式以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为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二是共建实习基地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素质能力、社交能力、团队能力,更进一步可发展为区域合作模式;三是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模式(如共建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发能力[8]以及根据企业的需要,为企业解决亟需短缺人才而进行的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等订单式培养模式。此外,企业对市场反应敏感、响应速度快、决策果断,能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有效增强为地方薯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因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强化实操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兼具科研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9],亦即专门技术受过高水平训练,是专业硕士的特点,他们能更快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10]。利用国家和云南省产业体系优势,设立薯类作物专硕专项,针对薯类产业问题,组织薯类研究导师多学科培养人才,达到出成果、出人才的目的。

3.4 强化国际合作,满足区域发展重大需求

抓住机遇,研判趋势,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中央对云南的定位之一是建设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薯业研究和产业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开展广泛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东南亚薯类作物研究和培训中心平台,为周边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对薯类人才的重大需求。其次,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缅甸耶津农业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探索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办学模式,以奖学金的形式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提高南亚、东南亚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薯类产业发展。2019年与云南保山恒益集团校企合作开设“中缅友好畜牧、种植技术培训班”,为缅甸30名学员提供为期一年的种植与养殖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创建了“高校+公司+外方”农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国际合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4 结语

云南农业大学一直重视薯类作物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经过近60年的积累和沉淀,在薯类作物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生理生态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随着“双一流”战略和“新农科”建设的兴起,薯类作物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力量分散、学科单一、成果转化率偏低、国际合作开展不够和科教协同不足几个方面。为克服以上不足,首先,要从学科、平台、人才等多方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薯类研究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支撑;其次,要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以服务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再次要尝试探索产教协同育人的方法与路径,通过共建校内合作模式、共建实习基地模式和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模式培养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薯业发展;最后,要强化国际合作,找准自身定位,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在强化本地薯类人才国际化视野的同时,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对薯类人才的需求,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渡部忠世,小合旎夫,栗原浩,等.食用作物学概论[M].东京:农山渔村馅会,1977.

[2] 郭华春.云南薯类作物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S1):384-387.

[3] 张社字,李运萍,马勇亮,等.应用型高等学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0):9-14.

[4] 陈恒,初国刚,侯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J].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5] 宾恩林.“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产教结合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8(6):82-86.

[6] 易高峰.地方普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5(1):111-113.

[7] 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8] 徐辉,郁汉琪,殷埝生,等.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12-214,217.

[9] 田贝贝,张锐利.“产学研”结合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3):35-36.

[10] 孔凡彬,陳锡岭,张中印,等.植物保护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278-279,281.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名单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科学研究:选题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