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物联合方式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2021-04-27王欢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依沙米索乳酸

王欢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110011)

瘢痕子宫多由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妇产科手术引发,再次妊娠后,由于子宫受到大量孕激素的作用,处于不敏感状态,宫口扩张困难,需及时予以有效处理,以避免子宫破裂,造成产妇大出血,威胁其生命安全[1]。现阶段,针对该类患者,临床多通过中期妊娠引产使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体外,从而终止妊娠。但由于风险较大,合理选择引产方式尤为重要。米非司酮能够与孕酮受体选择性结合,可降解宫颈组织的胶原纤维,使宫颈成熟速度加快,从而达到扩张及软化宫颈目的。乳酸依沙吖啶能调节雌孕激素分泌,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起到引产效果。而米索前列醇能够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同时能够软化宫颈,增加子宫张力和宫内压。本研究通过对比米非司酮分别联合乳酸依沙吖、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明确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29.45±5.23)岁;孕周14~26周,平均(20.87±4.16)周;体重指数22~27 kg/m2,平均(24.51±2.85)kg/m2;孕次1~4次,平均(2.98±0.23)次。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29.67±5.19)岁;孕周15~27周,平均(20.52±4.02)周;体重指数23~27 kg/m2,平均(24.68±2.79)kg/m2;孕次1~4次,平均(3.01±0.24)次。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②患者临床资料完善;③尿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④近1个月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宫颈功能异常者;②沟通困难、严重意识障碍者;③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④其他恶性心血管疾病患者;⑤恶病质用药禁忌者;⑥合并免疫功能缺陷患者;⑦糖尿病、甲亢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①一次性服用米非司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90201,190306,200201,规格:25 mg)75 mg,每天2次;②服用米非司酮片36~48 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90702,190803,191204,规格:0.2 mg)0.6 mg。

1.3.2 观察组①口服米非司酮片,剂量与对照组一致;②羊膜腔内注射100 mg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200102,规格:2 mg∶50 mg)。

1.4 观察指标①引产情况:比较两组宫缩启动时间(末次用药至开始规律宫缩的时间)、引产时间(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引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②月经恢复时间:记录对比两组术后复潮时间及经期持续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产情况比较观察组宫缩启动时间、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产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引产情况比较(±s)

?

2.2 两组月经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月经恢复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月经恢复时间比较(±s,d)

?

3 讨论

瘢痕子宫由于破坏子宫原有的解剖完整性,妊娠后,子宫的薄弱部位为瘢痕处纤维结缔组织,由于其缺乏弹性,当承受能力达到最大值时,可能会导致子宫破裂,直接威胁患者的安全[3-4]。妊娠中期的胎儿体型较大,且胎儿的骨骼较硬,胎盘已在机体内成形,但由于宫颈并未成熟,子宫颈扩张速度缓慢,使子宫无法进行规律收缩,导致不规律宫缩和强直性子宫收缩等现象的发生,损伤阴道,增加子宫破裂等并发症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宫缩启动时间、引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米非司酮与乳酸依沙吖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好,能缩短宫缩启动时间和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分析其原因:米非司酮可使子宫颈扩张和软化,促进子宫内膜竞争性结合子宫螺旋动脉的孕酮受体,抑制其活性,能够导致蜕膜、绒毛组织的水肿、变性、坏死,致使蜕膜与绒毛模板分离[5]。该药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止腺体增生,使宫颈管软化,进而促进子宫收缩,达到促进引产的目的[6]。米索前列醇可加快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宫颈成熟,在产程中同时进行宫缩、宫颈扩张,从而缩短引产时间[7]。两者联合应用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米索前列醇易造成宫缩频繁,损伤子宫,加之该药对妊娠中期子宫的敏感性较差,临床应用常难以获得理想预期。乳酸依沙吖啶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和幅度有提高作用,妊娠孕周越大,其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越强。乳酸依沙丫啶注射入羊膜腔后,药物可迅速被吸收进胎盘,能够使蜕膜和绒毛组织变性坏死,对磷脂酶的释放、前列腺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子宫收缩、蜕膜分离、流产的目的[8-9]。在给药12 h后,羊膜腔内的浓度达到最高值,从而促进胎儿排出,避免在引产中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同时提升清宫率,促进患者经期恢复[10]。联合米非司酮,可产生协同效果,能降低阴道失血量,调节宫缩频率,快速终止妊娠,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与乳酸依沙吖啶联合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优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缩短宫缩启动时间和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依沙米索乳酸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产乳酸链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50例观察与护理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