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4-27曾三平刘志勇曾志峰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石术胆总管胆道

曾三平,刘志勇,曾志峰

(1.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西 新余338004;2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检所,江西 新余338000)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难度主要与胆管结石位置有关,其多位于左右胆管汇合部以上部位[1]。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良性胆道疾病,具有复杂的解剖位置,且同时会受到结石数量与部位等诸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其在接受外科治疗上有所困扰[2]。腹腔镜即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切口小、对组织损伤小的特点,是目前肝内胆管结石的常用治疗手段[3-4]。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0~57岁,平均(43.98±4.35)岁;病程5 d~16年,平均(10.59±2.13)年。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2~57岁,平均(44.51±4.27)岁;病程4 d~15年,平均(9.54±3.0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经B超、CT及MR+MRCP等常规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内胆管结石者,无其他胆管疾病,可正常交流并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者;同时无严重心肝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器官性疾病,无合并肝胆肿瘤者,近期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联合胆道镜取石,行气管插管,全麻,于腹直肌右侧做一10~15 cm长切口,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前臂,清理结石,采用胆道镜进行检查,确保无残留结石后,再将引流T管置入,之后将腹壁切口与胆总管均进行缝合。全部患者术后6周后经T管窦道,给予胆道镜检查,判断是否还有残留的结石,若有,则使用取石篮取出。

1.2.2 实验组实验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麻醉同对照组,建立CO2气腹,将Calot三角解剖,充分暴露胆总管与左右胆管,控制腹压力在13 mmHg左右,按照顺序穿刺Trocar,将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腹腔镜置入,切除胆囊,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浆膜,暴露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处采用电勾做一1.5 cm左右切口,以冲洗或挤压的形式,清除周围较为松动的结石,采用石钳取出大体积结石,后冲洗胆总管。在患者右上腹穿刺孔,将奥林巴斯胆道镜置入胆总管内进行观察,若有残留的结石并将其取出。再次冲洗胆道,胆总管留置T管引流,术后8周常规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统计并记录两组围术期手术具体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以及住院天数。②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经B超检查结石残留数量以及术后3个月复发情况,并计算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残留患者数/总例数×100%;术后3个月复发率=术后3个月复发例数/总例数×100%。③并发症。记录切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发生清洁。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对照组中,结石残余7例(20.00%),复发5例(12.50%);实验组中,结石残余2例(5.00%),复发1例(2.50%)。实验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3、1.622,P=0.077、0.125)。

表1 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s)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胆道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00%)略低于对照组(1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因肝内胆管结石较大,且复杂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难度,还易诱发其他并发症[5]。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以往多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便、视野广阔、手术时间较短等特点,可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经多次手术实践发现,该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组织具有较大的创伤,术后易引起并发症,且远期预后效果不理想[6]。因此,如何选择科学、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也是临床一直研究的重点话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一般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结石残留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腹腔镜作为微创手术,优势在于切口小,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且相关研究[7]指出,腹腔镜因对胆管损伤小,继而有效降低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发现,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等时间均较短,进而证实微创手术的优势。术后并发症与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有关,医疗器械应避免接触窦道壁,手法需轻柔,进退胆道镜需缓慢。在手术中,针对较大体积的结石且难以取出时,可先进行碎石处理,将探头对准结石中央进行,且需给予结石保留一定操作空间,碎石时间应<2 h。此外,手术视野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在碎石时,若出现“爆炸样”弥漫征现象,应及时停止操作,避免胆管损伤[8-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两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对肝内胆管结石清除均有一定效果,故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意愿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石术胆总管胆道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