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脑积水的临床应用

2021-04-27王加光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流管脑积水脑室

王加光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阜新123000)

脑积水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神经功能障碍及视力模糊等。以往主要采用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但该方法治疗术后患者易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脑积水治疗中应用增多,具有创伤小、快速、安全的特点,使脑积水治疗效果大幅提升[1]。本研究旨在观察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42.7±5.3)岁;病程4~58 d,平均(30.6±7.2)d;病因:梗阻性脑积水19例,交通性脑积水17例,外伤性脑积水12例,先天性脑积水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8~64岁,平均(43.3±5.1)岁;病程5~60 d,平均(30.9±7.1)d;病因:梗阻性脑积水20例,交通性脑积水18例,外伤性脑积水11例,先天性脑积水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为脑积水,入院时症状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头痛、行为异常、恶心呕吐、精神障碍、尿失禁及癫痫发作等;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明显腹部疾病者、恶性肿瘤疾病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开展手术,取仰卧位,同时进行头颅与腹部手术。头颅手术方面,两组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穿刺部位选择右侧额角侧脑室,在耳后皮下固定分流阀,自头皮下经乳突后方、胸锁乳突肌外缘、胸部前面至腹壁,采用特制中空通调分流管引流。腹部手术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于脐旁将腹壁全层切开,沿腹壁将通条向腹腔内戳进,将引流管从通条内引入,观察分流管内脑脊液流出通畅后,在腹腔右髂窝放置分流管,不进行固定,然后关闭手术切口,术毕。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建立人工气腹后,分别在脐内、剑突、右锁骨中线打5 mm、5 mm、10 mm孔,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关手术器械,经剑突下套管将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引流管送入腹腔,在腹腔镜辅助下,将分流管末端送至右膈下,在肝圆韧带上将引流管用钛夹固定,观察分流管末端有脑脊液流出通畅后,关闭手术切口,术毕。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颅内压降低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等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颅内压降低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

2.2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前,两组MCA、ACA、PCA、VA及BA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cm/s)

表3 两组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cm/s)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脑积水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类型,该病的发生与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脑脊液过度分泌引起脑室系统扩大、颅内脑脊液增加有关,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在脑积水治疗中,首选治疗方案为脑室腹腔分流术,但传统手术方式存在并发症多、创伤大的缺陷[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脑积水患者治疗中逐渐应用,且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脑积水患者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广泛,该治疗方法是在人体内装置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控制腹腔与脑室间压力,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再通过腹膜系统功能,使脑脊液进入人体循环,而分流装置管道是否通畅直接决定分流能否成功[4]。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中,术后脏器损伤、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较多,其中以分流管堵塞发生率最高,可能与血凝块、脑组织、管端周围炎症及大网膜包绕等因素相关[5]。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借助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通过人工气腹的建立,使腹腔间隙充分暴露,手术操作空间大幅增加[6]。在腹腔镜直视条件下,可清晰观察腹腔内情况,在肝膈间隙内可精准的放置分流管,有效防止盲目置管损伤腹腔脏器,减少炎症因素引起的分流管堵塞问题[7]。同时,在肝圆韧带上固定分流管,一方面减少术后腹腔脏器病变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分流管与肠管、大网膜的接触,大网膜包裹分流管的可能性降低。一般情况下,因脑脊液、脑组织、脑血管内血液比例处于恒定状态,颅内血流相对稳定,但发生脑积水后,各因素比例失调,颅内血流量改变,则引起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加之如引流管堵塞,引流效果不佳,则出现MCA、ACA、PCA、VA及BA等指标降低[8]。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颅内压降低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患者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脑积水,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术后,观察组MCA、ACA、PCA、VA及BA等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技术可减少引流管堵塞发生的可能,对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脑积水,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水平,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分流管脑积水脑室
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脑积水额角穿刺脑室心房分流术后脑室端分流管堵塞1例报道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脑室外引流在小儿脑室
--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的作用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