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效果及VAS评分分析

2021-04-27周东岩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周东岩

(营口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营口115000)

牙髓炎是一种常见临床口腔疾病,主要由牙髓组织遭到细菌入侵后引起炎性病变,症状表现为剧烈且持续性的牙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根尖炎则是发生在牙根尖周组织的慢性或急性炎症,牙髓组织坏死可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若牙齿损伤严重时也会诱发根尖炎,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根管治疗常用于治疗牙髓炎及根尖炎,该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感染,而氢氧化钙糊剂可促进牙槽骨生长及根尖周组织愈合[1]。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8.12±5.39)岁;牙髓炎25例,根尖炎2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8.23±5.61)岁;牙髓炎26例,根尖炎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经相关检查证实为牙髓炎或根尖炎,且病历资料完整清晰;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与2014年版《根管治疗技术指南》中的适用症状一致;不存在髓腔钙化、髓石等状况;准备时扩大锉可达根尖部位;未使用其他治疗手段。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存在感染性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确诊为不可逆性牙髓炎、急性根尖炎、牙本质综合征及牙髓病变者;合并肝炎疾病者;不能保持口腔卫生者;无法进行随访者;存在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所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根管治疗:首先,治疗前予以X光片明确病变位置与程度,并确定根管长度。其次,进行备洞、开髓、拔髓等操作,以扩大针将根管扩大,清理根管内残髓及坏死组织,并使用扩大针扩大患者根管,以清理根管中坏死组织与残髓,随即混匀3%过氧化氢溶液(成都长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838)与0.9%氯化钠注射液(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41),对根管做冲洗处理,保证患者根管中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后将根管残留液体擦干。在进行封洞时,对照组予以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观察组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封洞处理结束后,叮嘱其7 d后进行复诊;当牙龈未红肿且炎症消失,应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为观察组做根管填充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根管。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VAS评分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0~10分的横线上标出自己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量化当前疼痛程度,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IL-6、IL-8、TNF-α。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ng/L)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ng/L)

?

3 讨论

牙髓炎是口腔中最常见与多发的疾病之一,是一种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楔状缺损、深龋等牙体硬组织疾病未及时治疗时均可引起牙髓炎。根尖炎是指牙根尖周组织出现的炎性反应,牙髓组织坏死导致的细菌感染、剧烈外力撞击引起的损伤、治疗时期的医源性感染等是引发根尖炎的主要因素。根管治疗术是口腔医学中常用于治疗牙髓坏死或根尖周感染的手术方式之一,治疗目标是彻底杀灭和清除根管内的病原菌与其代谢产物,并填充严密预防再感染;而以抗菌消毒类填充药物对根管进行填充可有效清理根尖周组织的病菌、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对患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根管治疗联合抗菌消毒类药物进行填充被认为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最佳治疗方式[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可缓解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相关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中的丁香油酚抗菌性能较强,对大部分兼性菌和小部分厌氧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导致其丧失功能,促进根尖周组织的炎症肉芽组织转变为纤维结缔组织,抑制炎性因子的出现,阻断牙槽骨的继续被吸收过程,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修复被损坏的骨组织,具有一定疗效。但该糊剂稳定性较低,极易使根管内出现间隙并引起渗漏,影响长期疗效,而氧化锌与丁香油酚的化学结合不稳定可导致牙冠变色,且有研究发现,丁香油所含有的根尖毒性可刺激根尖周组织,使其炎性细胞浸润,导致水肿,出现炎症反应,并增加牙周韧带厚度,甚至导致骨吸收,引起患者疼痛,影响其身心健康[3]。

氢氧化钙糊剂是一种新型根管填充药物,具有吸收快、产生刺激小、抗菌性能良好等特点,且氢氧化钙可灭活细菌脂多糖,避免脂多糖侵害牙本质小管使骨硬板失去完整性并出现广泛骨吸收的情况。该药还具有良好抑菌效果,对根尖周组织几乎不产生刺激,封洞后对患者造成的疼痛程度较轻,在牙髓炎或根尖炎临床治疗中备受青睐[4]。本研究中,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比于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缓解疼痛的能力更显著。氢氧化钙糊剂的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抗菌性。氢氧根离子可释放于氢氧化钙水溶性环境中,当牙髓膜细胞受到损伤时,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并损害细菌DNA,发挥抗菌作用;②渗透性。氢氧根离子与钙离子可发挥抑制破骨细胞活动的作用,在进入根尖周组织后促进碱性酸酶活性的提升,以实现治疗过程;③诱导性。在填充患者根管时使用氢氧化钙,可促进氢氧化钙作用的持续发挥,对硬组织屏障的形成产生刺激;④灭活内毒素,根管治疗时虽可彻底清除病原菌,但内毒素仍附着根尖区及牙本质壁,导致牙髓炎或根尖炎长期不愈。因其作用机制,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诱导、间接盖髓、直接盖髓等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根管治疗术中[5]。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抑制或减轻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钙具有抗菌性与灭活内毒素等作用机制,可彻底清理根管内病原菌与毒素,减轻根尖周组织或牙髓的炎性反应,以此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牙髓炎消退或根尖周愈合[6]。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其pH值可达10~12,且化学物质较稳定,当其溶于水时可增加溶液pH值,中和牙齿代谢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并消灭根管细菌,为牙髓炎或根尖炎创造良好愈合环境,且碱性溶液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病原菌的胞膜结构,从而杀灭细菌[7];而氢氧化钙糊剂中的游离钙离子渗透入根尖周组织后,可诱导局部骨组织出现钙化,形成根尖周组织,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8];溶于水的氢基(OH-)可有效扩散至根管,破坏细胞膜上的结构,阻止其营养运输、改变其有机成分组成结构,发挥降解细菌脂多糖、消毒抗菌并抑制牙髓吸收等生物学作用,从而有效杀灭病原菌[9]。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根管进行清理、消毒等一系列操作,有效防止脓肿与感染;而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填充时,根尖封闭性良好,几乎不发生收缩与溶解,很少出现微渗漏情况,二者相互配合可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10],且糊剂调制可保证填充时糊剂出现拉丝状态,有效控制调制量,由此提高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牙髓炎或根尖炎治疗中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氢氧化钙糊剂牙髓炎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干法生产氢氧化钙消化的智能控制方法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一种改性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pH值影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