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4-27王英杰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性生活宫腔镜盆腔

王英杰

(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妇产科,辽宁 鞍山114200)

子宫肌壁下生长的肿瘤会逐渐向子宫腔内突出,与黏膜层接触,称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育龄期女性是黏膜下子宫肌瘤高发人群,近年来,本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黏膜下子宫肌瘤约占比10%[1]。导致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因素较多,生育过早、分娩频繁、不洁性生活等因素均会诱发黏膜下子宫肌瘤,肿瘤生长后患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有阴道出血情况,随着肿瘤长大,腹部触及肿物有压迫感[2-3]。临床治疗中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现代医学技术发达,宫腔镜手术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治疗痛苦,且创伤小、出血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观察组年龄25~52岁,平均(38.25±2.31)岁;单发25例,多发26例。对照组年龄26~53岁,平均(36.51±2.25)岁;单发28例,多发23例。两组年龄、发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知悉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腹部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不符合手术指征者;精神状态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心脏病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采用气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后开始手术。CT扫描确定肿瘤位置并标记,在标记处作相应大小切口,取相应型号组织钳将瘤体钳住,包膜内钝性分离,周围组织、肿瘤泾渭分明,切除肿瘤后去除。清理周围多余的蒂部组织,逐层缝合并冲洗盆腔,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

观察组实施宫腔镜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患者腹部开小口,置入宫腔镜,清晰观测肿瘤大小、位置,迅速确定切除方案。本研究观测到患者黏膜下子宫肌瘤直径<2 cm,因此,采用电极切断瘤蒂,将肿瘤用瘤体钳钳夹取出。清理患者宫腔并进行缝合,手术全程需用B超监测宫腔镜移动情况,防止周围组织被破坏,避免漏切、子宫穿孔现象。术后分析患者创面情况,选择相应的金属节育器放置在患者阴道内,避免粘连,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防止感染。

1.4 观察指标①性功能量表(FSFI):评估患者性生活质量,包括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欲望、性高潮、性交疼痛5项内容,单项总分15分,其中性交疼痛评分越低,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欲望、性高潮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性生活质量越高。②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上升幅度超过50%;有效: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上升幅度在30%~50%以内;无效:与治疗前相比,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无变化。③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盆腔粘连、切口感染、性功能障碍。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性唤起、性高潮、性欲望及阴道润滑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交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sexual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sexual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属于妇科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治疗中逐渐淘汰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受到患者、医院的一致好评[4-5]。微创是宫腔镜手术典型特征,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疼痛感[6]。近年来,在相关报道中指出,B超检查主要针对≥2 cm的肿瘤,很难发现甚至完全不能发现直径<2 cm肿瘤的子宫占位。仅在B超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术易出现盲视操作,导致肿瘤漏切,预后较差,患者后期还需进行二次肿瘤切除术[7]。且在盲视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盆腔冲洗不干净的情况,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性生活,降低幸福感。与传统手术相比,宫腔镜优势显著,全程在内视宫腔的情况下进行,宫腔病变图像完全呈现在显示器上,不存在漏切瘤体情况,同时,保证术毕盆腔清洗干净,伤口小便于术后清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盆腔粘连等发生率[8-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性功能障碍、盆腔粘连、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宫腔镜手术疗效显著。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n(%)]

宫腔镜手术质量高,但其手术期间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需注意:B超全程监测,膨宫液用量、手术时间把握精准,密切注意患者宫腔有无出血情况,及时止血;借助宫腔镜探查黏膜下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形态及与肌层关系,精准把控切割深度,不损伤周围肌璧组织,保证将瘤体碎片彻底取出;灌洗液用量适中,控制好灌洗压力,冲洗盆腔期间密切注意血液电解质变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10-12]。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宫腔镜手术期间,严格遵守上述手术规范,手术圆满完成,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进行子宫内膜修复操作,要求患者定时到院复查,术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性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5]。对比同期实施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性生活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性生活宫腔镜盆腔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性爱和谐有秘诀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性生活有“ 八 忌 ”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