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扎格雷、依达拉奉配伍及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04-27马永春张慧锋

当代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奥扎丁苯氯化钠

马永春,张慧锋

(郓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菏泽2747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变化,ACI发生率显著增高[1]。ACI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奥扎格雷属于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具有解除脑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功效。依达拉奉属于脑保护剂,也是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3]。丁苯酞是临床治疗脑卒中的脂溶性药物,可阻断由于脑缺血引发的脑损伤等病理过程。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ACI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实验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2.62±4.14)岁;梗死部位:丘脑-基底节区18例,幕上脑叶22例,脑干12例;BMI 20~26 kg/m2,平均BMI(23.12±1.04)kg/m2。参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2.59±4.19)岁;梗死部位:丘脑-基底节区19例,幕上脑叶21例,脑干12例;BMI 21~26 kg/m2,平均BMI(23.16±1.01)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4]中对ACI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72 h内;年龄<80岁;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大脏器病变者;存在出血倾向者;合并感染、颅内出血者;存在帕金森、癫痫等疾病者;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不适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冠脉综合征等疾病者;合并失明、先天性耳聋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参照组予以80 mg奥扎格雷(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991,规格:4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95,规格:30 mg)30 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治疗2周。

实验组奥扎格雷、依达拉奉具体用法、用时、用量同参照组,同时,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含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次用药间隔≥6 h,共计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比较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包括忽视、构音障碍、语言、感觉、肢体共济失调、下肢运动、上肢运动、面瘫、视野、凝视、意识水平,总分42分,分数越低提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越好。③ADL(日常生命质量评分)评分[6]:生活能力包括穿衣、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如厕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7]:NIHSS评分减分率90%~100%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分率46%~89%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分率18%~45%为进步;NIHSS评分减分率<18%为无变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本组总例数×100%。④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均由上海心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严格遵循相关标准。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乏力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低于参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实验组hs-CRP、IL-6、TNF-α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参照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1 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ion of NIHSS and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ion of NIHSS and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ACI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会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损伤,具体表现为感觉障碍、肢体瘫痪、昏迷等[8]。既往有研究表明[9],ACI的发生与炎性因子、兴奋性氨基酸、免疫活性异常增高、钙超载、脂质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组织缺氧、血液黏度增高等密切相关。ACI患者发病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失衡[10]。部分学者[11]认为:ACI会引发占位效应、脑损伤,激活人体免疫系统,释放大量TNF-α等炎症介质。患者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释放大量自由基,破坏生物膜,导致线粒体功能失常,加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影响脑组织功能的正常修复[12]。因此,如何减轻ACI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是目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发病6 h内是ACI的黄金治疗时间,以加速脑组织恢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为主[13]。奥扎格雷血栓素A2合成酶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扩张脑动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降低血浆黏度,促进血栓溶解。依达拉奉可及时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对脑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14]。丁苯酞注射液的活性成分是人工合成消旋体正丁基苯酞,与左旋芹菜甲素结构相似,抗脑缺血作用显著,可有效抑制自由基、花生四稀酸、谷氨酸等物质产生,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水平,改善脑能量代谢以及神经功能,增加脑部血流量,在不同阶段脑梗死治疗中均可取得显著效果[15]。本研究中,实验组在奥扎格雷、依达拉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药物联合,可促进脑侧枝循环途径流畅,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梗死区域的脑细胞神经凋亡数量,开放梗死区域的侧枝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疾病进展、加重,且联合用药,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实验组NIHSS评分、hs-CRP、IL-6、TNF-α因子均显著低于参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参照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在ACI治疗中疗效稳定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ACI患者采用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氯化钠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奥扎丁苯氯化钠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