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

2021-04-23薛鲁豫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二胡传播

摘要:生态文明正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新媒体时代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这个时代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人们的目光汇集于此,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与创新,以期引起更多人对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新媒体时代;传播;二胡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0 前言

要想创新传统音乐传播的方式,就务必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信,让民族音乐成为谱写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传统音乐是我国音乐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底蕴,带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与传统性特征。中国民族器乐是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而二胡又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二胡等传统器乐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一把双刃剑[1],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网络技术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数字化新媒体

数字化新媒体主要指数字技术通过各类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这一过程,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可以在实时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跨越地理区域,实现各类信息的全球化传递。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新媒体有着个性化、及时化、成本低、互动性强、开放共享、易于获得等优势。在当今时代,数字化新媒体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传统媒体融合,以期更新信息传播的方式。

2 媒介形态的变迁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

2.1 前电子媒介时代

电子媒介出现前,我国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及印刷传播。

口语传播也称口头传播或有声语言传播,这是传播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用一定的语言结构向听话人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方式。而口语传播即使是在网络覆盖面广、发展迅速的今天仍然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应用广泛的交流方式[2]。在这一阶段,受限于信息交流媒介的匮乏,音乐仅仅能够实现“口传心授”。同时,由于口语传播阶段交通不发达、經济发展滞后,音乐的传播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在文字产生后,传统音乐的传播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字的诞生使乐谱能够被清晰明了地记录下来,且更易于保存、传授。但是这个阶段由于书写材料的使用不便,传统音乐的发展依然受到较大的限制。后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纸张的发明使文字的书写更为便利,因此推动了乐谱的书写与传播。

其后,印刷术的出现使乐谱的传播进入了更加繁荣的时期,对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但音乐本身的非文字性特点也使得音乐的传播、发展遭遇了一定的阻碍,音乐不能完全用文字阐述,人们感知音乐主要是依靠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统一作用。

2.2 电子媒介时代

在电子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经历了又一次高速的发展,人们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转化成电磁形式的编码,通过光、电或者无线电波等途径传递出去。在这一时代,电子媒介不仅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同时可以将信息迅速传向世界各地。视听设备的发明使音乐的发展迈向了全新的阶段,广播、电视、电影等促进了音乐的广泛传播,也为各种音乐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音乐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其内部蕴含的信息和思想逐渐被人们了解。音乐形式不断创新,音乐传播的方式也不断变化,从面对面的传授,到可以不通过文字、符号、乐谱,而是直接对声音本身进行记录,还原音乐的音响形态,最后到音画同步,还原演奏时的真实场景。

在各类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音乐的传播也迎来了窗口期,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在传统音乐的传播中被妥善运用,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传统音乐势必将迎来“第二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3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传播面临的问题

3.1 多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其音乐文化、风格也不尽相同。同时,我国本就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之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蕴含民族精神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散发着璀璨的光辉。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传统音乐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

以二胡曲目为例,我国二胡演奏主要分为南北两派。一是南派二胡,主要流传于江浙沪一带,以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和朱昌耀的《江南春色》为主要代表。《江南春色》采用江苏民间音乐材料写成,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整体风格柔和且缺乏棱角,使听者感到休闲放松。二是北派二胡,代表曲目有《江河水》《红军哥哥回来了》等,主要流传于黄河流域,其风格粗犷、爽朗,在演奏上更加注意运弓,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这也正是北派二胡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

除去大方向上的南北两派以外,比较典型的还有河南地区的《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等豫派二胡;陕西地区的《渭北叙事》《陕北抒怀》等秦派二胡;新疆地区的《葡萄熟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以及蒙古地区的《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等。

除了受我国本土多元文化的影响外,西方音乐传入后,我国音乐风格不断发生改变,细分了更多的音乐种类,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式进入市场,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不断减少。在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各种音乐形式的冲击下,受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不强,关注度也逐渐呈下滑趋势,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青少年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度与接受度不高。从目前青少年对音乐类兴趣班的选择上来看,绝大多数青少年会选择西洋乐器,其中以钢琴为主,西洋乐器占据主要市场,而中国传统乐器却鲜有人关注,这些都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今潮流中处于不利地位。

3.2 “娱乐至上”,过度消费中国传统音乐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大爆炸,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快”文化。所谓“快”文化指的是节奏快、信息点集中,能迅速吸引大众眼球的快餐文化[3],这是一种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时,中国传统音乐的娱乐价值会进一步提升,而传统音乐的美育功能却逐渐淡化,是否具有娱乐价值成为评判艺术价值的主要标准。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为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历史可以戏说,经典可以篡改,人物可以重塑。一些人利用部分受众渴望寻开心、图乐子的心理,将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泛娱乐化,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精神的一种“亵渎”。而正是这样的潮流,让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失去其生长的土壤。俗话说,“十年笛子百年箫,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笛子、箫、琵琶、筝、二胡都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民间乐器,谚语中年限的界定无不说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是需要苦心钻研与磨炼的,非一朝一夕之功。

反观当前,快餐文化盛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种需要耐得住性子品味、精雕细琢加以研究的文化已逐步远离人们的视线,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也逐渐减弱。受到泛娱乐化冲击的传统音乐,其内核是否正在不断偏离历史?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仍有待探究。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者,更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4]。

3.3 新媒体与传统音乐对接不够紧密

音乐文化有其自身局限性,而互联网与传统音乐人的对接存在脱节,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音乐在互联网上的有效传播,需要做好大量的线上、线下准备工作。专业的人士、专业的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完成一部作品,素材的采样,乐曲的录制、剪辑等都需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让传统的音乐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现其独有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传统音乐作品,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媒体化。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反复揣摩、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以二胡曲目为例,一些较为短小的曲目时长在三到五分钟左右,而现在大众普遍接受的视频长度在一分钟以内,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大众的眼球又不失传统音乐文化的根本是值得探究的[5]。

4 借助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路径

4.1 塑造经典文化品牌

相较于其他音乐体系,中国传统音乐体量庞大驳杂,所以应当对中华传统音乐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基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优中选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演绎、传播,确保所选择的曲目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深远的影响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6]。

例如,女子十二樂坊就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文化品牌。女子十二乐坊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设计了新的传统民乐演奏方式,让当今时代的听众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会传统音乐的美。

在传统乐器方面,打造了无锡梅村二胡文化园。无锡梅村被誉为“中国二胡之乡”,该文化园集二胡历史文化和生产工艺展览以及演奏厅、培训、活动等功能于一体,为世人展示吴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还有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打造独特的传统音乐节目,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戏曲节目就是很好的创新之举。

4.2 自媒体传播渗透文化消费群体

自媒体传播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传播方式,他们自发地进入消费市场,参与对消费群体的争夺。民间艺人、音乐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传播自己热爱的中国传统音乐,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用户形成文化消费产业链,进而形成传统音乐与大众消费间的良性循环。例如,在火山小视频平台,一名主播就用二胡作品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他们支持主播所宣传的文化传承理念,也为更多的民间艺人传播、推广中国传统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借助自媒体平台的筛选机制,可以提高音乐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消费对象,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需求定位。

4.3 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阶段,传统音乐虽然极力适应新环境,但仍然存在“后继乏力”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者也出现了青黄不接、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优秀艺术家音频影像资料的收集汇总也就更为重要。

在这一情况下,一方面要抓紧培养新时代的艺术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相应门类的作品、乐谱数据库。以二胡为例,在培养优秀二胡演奏者的同时,可以按照年代汇总各个阶段的二胡曲目与二胡名家,邀请当代二胡演奏家演绎作品,制成影集;编撰乐谱集,按照曲作者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总目录,进而建立系统的数据库,合理储藏各类知识,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7]。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如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节目上老歌新唱,对传统音乐进行一定范围的合理改编,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使传统音乐适应时代,却不被时代同化。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实现新发展的必经之路。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泛娱乐化威胁、过度消费中国传统音乐、新媒体与传统音乐人对接不够紧密等诸多挑战,要积极创新,直面时代给中国传统音乐带来的挑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兼收并蓄、锐意进取,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势在必行。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需要不断挖掘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精神的传承,品味内在美,这样才能够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参考文献:

[1] 袁玥,杨青.新媒体时代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播问题[J].音乐传播,2018(2):64-69.

[2] 王峰.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机制与理念的研究:评《音乐传播学导论》[J].新闻爱好者,2020(6):101-102.

[3] 曾楠.文化产品不能信奉“娱乐至上”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17-11-03(001).

[4] 杨艳,李玫.新媒体时代民族器乐教学方法及策略研究[J].通俗歌曲,2014(4):47-48.

[5] 何一波,李倩.新媒体时代对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前途的挑战与影响[J].北方音乐,2014(6):10.

[6] 杨小花.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7] 汪振军,乔小纳.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迷失与精神重构[J].新闻爱好者,2015(11):31-36.

作者简介:薛鲁豫(199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音乐二胡传播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研究
老头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