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效果的观察

2021-04-22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穴位

金华文荣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17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局部供血突发性减少或者停止,引发脑组织缺血和缺氧使脑组织坏死而引发脑梗死[1]。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患者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2]。本次研究通过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并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1月脑梗死康复期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两组,各46例。联合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6.34±6.34岁;病程8~27d,平均16.28±3.24d;发病程度:轻度40例,重度6例;合并慢性病:高血压34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4例。对照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6.94±6.42岁;病程9~27d,平均病程16.93±3.19d;发病程度:轻度41例,重度5例;合并慢性病:高血压35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资料判定符合诊断标准,并为初次脑梗死伴单侧肢体瘫痪;②患者病情分期为脑梗死恢复期;③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严重并发症;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患者;②有大面积皮肤破损,无法进行穴位贴敷患者;③合并严重心肺、肾脏功能不全患者;④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静脉注射血塞通(国药准字Z20063577),口服复方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61021251),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给予疾病健康教育、导管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常规护理。

2.1 对照组:在康复期间实施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体位摆放:指导正确摆放患者肢体,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防止痤疮,在换位时注意将患侧放于功能位,患侧下方可垫软枕,棉被尽量不要太重;②主动运动:患者可主动运动时,可指导其肘、肩、腕、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运动时长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③坐起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待患者病情好转,可进行坐起训练,患者先行侧卧姿势,再侧屈颈部和身体,缓慢移动到床旁,对患者小腿和膝盖进行减压,协助患者缓慢坐起,每天可锻炼20次,随恢复情况可增加次数;④站立训练:根据患者坐起训练效果,可慢慢过渡到站立训练,若较为困难者可先在床边训练下垂双腿,每天训练30min;⑤步行训练:患者站立训练效果较好,可进行步行训练,开始时可借助器械进行训练,应防止关节负担加重,每天训练40min。1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选择Ⅰ组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丰隆、太冲、血海;Ⅱ组外关、手三里、阴市、伏兔、血海、太冲、风市。两组穴位均为肢体偏瘫患侧穴位,每天选1组穴位,交替选用。组方选择马钱子、白芷、制南星、制川乌、细辛、吴茱萸、浮萍。中药研磨成分后加入1∶1比例的醋和姜汁中,药物调制成糊,使用0.2cm×0.3cm穴位贴敷胶贴制成药饼贴,选择穴位后进行贴敷。在贴敷过程中需要注意贴敷部位皮肤有无异常,可先对患者做过敏性试验,无过敏再贴敷。贴敷部位充分暴露,同时注意其他部位保暖。患者贴敷4h后去除,在贴敷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红疹、水泡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去除。在贴敷期间注意患者饮食,应避免辛辣、寒凉食物。以1d/次,1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价和自理能力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评分,共10个条目,满分100分;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产质量测定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包括四个领域,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使用方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和率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下肢功能评分12.37±1.86 32.64±1.34#*12.41±1.97 25.64±2.13#组别联合组对照组例数46 4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22.67±2.54 63.25±4.35#*23.05±2.62 51.64±3.92#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联合组上下楼梯2.31±0.26 6.31±0.72#*2.34±0.31 4.02±0.56#例数46对照组4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行走5.12±0.78 11.34±1.21#*5.24±0.82 7.35±1.17#进食3.05±0.74 8.31±1.12#*3.09±0.72 5.37±0.63#穿衣2.51±0.63 7.01±1.21#*2.48±0.57 4.36±0.82#控制排泄3.64±0.52 8.04±0.82#*3.53±0.49 5.67±0.92#如厕3.12±0.53 6.75±0.86#*3.24±0.52 4.67±0.71#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联合组环境领域49.34±4.45 76.25±6.57#*49.17±4.62 62.28±5.98#例数46对照组4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社会关系领域55.36±5.41 76.85±6.95#*56.61±5.63 63.85±5.96#生理领域54.65±5.37 78.67±7.64#*54.87±5.46 63.64±6.25#心理领域52.49±5.42 73.72±7.15#*52.69±5.37 63.51±6.38#

4 体会

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多采用康复性训练和药物结合方法,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对脑梗死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中医康复治疗以中医理论体系为基础,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中医学认为,该病症可归属于“中风”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风火相煽,风痰阻络,以致舌强语塞,吞吐不利。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体位,使患者身体功能有效恢复,避免出现关节变形或痉挛,通过有效的主动运动、坐起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活动关节,刺激大脑运动神经,逐步恢复运动功能。

本次观察中,两组经过治疗后较治疗前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显著提升,而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穴位贴敷不仅起到药物治疗的作用,通过穴位还可调节患者身体机能。本次所选两组穴位均为肢体偏瘫患侧穴位,交替选用,有效避免患者皮肤由于长时间的贴敷而出现瘙痒、红肿、灼热等不良反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主治下肢痿痹、神志病,配以曲池、丰隆可补益气血;合谷主治口眼斜、中风口噤、头痛面肿;阳陵穴具有调整脑血流量之功效,主治半身不遂,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显著;太冲主治中风、眩晕、口歪、下肢痿痹等;血海可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统治凡与血液循环有关疾病;外关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可主治上肢痿痹不遂;风市可运化水湿,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配以血海可治麻木不仁中风之病;伏兔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配风市可治下肢不遂。中风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导致血滞气虚,经络受阻,通过两组穴位贴敷,达到阴阳调和之效,脉络疏通之功。所选中药有升清降浊、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祛风化痰、促进机体血运之功效,通过所选穴位刺激,可改善机体功能,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