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镜像及病理类型的研究*

2021-04-22李剑霜郑婷婷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动性证型胃镜

李剑霜郑婷婷# 郑 娅 徐 斌

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脾胃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1]。由于Hp感染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又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规定为I类致癌因子[2]。目前根除治疗对象可扩展至无症状者[3],但是由于抗生素耐药等原因,Hp根除率逐渐下降[4]。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根除Hp及防止抗生素耐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5]。因此本研究对Hp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胃镜检查、常规病理活检,探讨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和现代医学内镜及病理观察的相关性,为中医的客观化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的300例患者均为金华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Hp相关胃炎患者。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为52.60±9.76岁。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性别不作限制,14C呼气试验阳性者;符合中医“胃(脘)痛”“嘈杂”“痞证”等的诊断和西医慢性胃炎诊断标准,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且最近1月内未使用影响Hp检测的药物。排除标准:年龄未满18周岁者;14C呼气试验阴性者;使用过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如抗酸剂、抗生素、铋剂等);合并有消化道肿瘤、慢性胰腺炎、肝硬化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或血液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等的患者;妊娠期、备孕及哺乳期女性;近期有外感症状或有发作急性病者。

1.2 研究方法:①Hp感染检查:受试者早晨空腹时,行14C呼气试验检查(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②辨证分型: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由同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完成。③胃镜检查:胃镜在我院内镜中心完成,操作者具有多年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常规完成胃黏膜组织活检。④病理诊断:对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确定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诊断标准:胃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6]。内镜诊断:①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为主,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②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以白斑为主,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③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表现。病理诊断:5种组织学变化,即Hp、活动性、炎性反应、萎缩和肠化生。Hp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7],即14C尿素呼气试验≥50cpm。中医证型参照2017年《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8]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

1.4 统计学方法:病例资料均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型分布比例:300例患者中脾胃湿热型117例(39.00%)>脾胃虚弱型84例(28.00%)>肝胃不和型73例(24.33%)>胃阴不足型16例(5.33%)>胃络瘀阻型10例(3.33%)。

2.2 中医证型与胃镜像相关性:对300例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像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伴出血、伴溃疡、伴胆汁返流3种中医证型与胃镜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与患者胃镜象的相关性[例(%)]

2.3 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病理相关性:对300例患者中医证型与3种胃黏膜病理类型活动性、萎缩、肠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证型之间比较,活动性、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证型与患者胃镜病理类型的相关性[例(%)]

3 讨论

慢性胃炎可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本研究发现300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脾胃湿热型有117例(39.00%),占比最大。浙江中西部地区属江南水乡,多湿多雨,外邪入侵,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胃失和降,致水湿内生。其次纳入对象多为中老年患者,有的烟酒史时间较长,有的肥甘厚腻进食较多,有的情志不畅,以致肝郁土虚,湿热内生[9],可推测“湿热”为Hp相关胃炎常见病因。

将中医辨证分型和胃镜象结合分析发现,Hp相关胃炎胃镜像伴出血各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胶结,热邪潘灼血肉,伤及胃络出血,而胃络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亦见出血。在胃镜像伴溃疡各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由于肝气横逆,侵犯脾胃,或木旺乘土,或肝郁土虚,或肝火炽盛,故见溃疡。胃镜像伴胆汁返流中各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由于肝胃失和、肝气逆乱致脾胃受损、胃气上逆,引胆汁倒流,损伤胃黏膜,出现口干口苦,甚则恶心呕吐等不适。Hp相关胃炎患者中医各证与胃镜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说明在Hp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而且与胃溃疡、胃出血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Hp相关胃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从患者黏膜病理萎缩、肠化、活动性程度来看,活动性和萎缩病理改变各证型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前病变包括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等,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合并不典型增生的Hp感染率高[10],因此Hp感染患者能及早进行根除Hp治疗,可预防胃癌的发生。

本文可以看到Hp感染可造成胃黏膜不同程度的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Hp胃炎疗效确切,症状缓解明显,Hp根除率有效提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活动性证型胃镜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