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析
——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2021-04-2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童话整体想象

(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福建厦门 36110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合理规划教学单元,单元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单元板块的综合性也有所加强,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以“整体”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把“整合”作为基本思想,以“比较”和“联系”为纽带,通过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结构体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下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精心研读教材,厘清教学目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的各个板块在主题的统领下,彼此存在关联点和相通点。备课时,教师应精心研读文本,认真揣摩编者意图,探寻文本之间、板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对整体的教学思路进行深入思考。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世界”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和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共4篇课文;单元习作以“我来编童话”展开。本单元的人文价值体现在,让学生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初步的认识,能够在童话阅读过程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单元导语中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四篇童话故事叙事生动,且语言文字中处处体现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第2 题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第3 题,都直指对语文要素的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梳理童话的特点和阅读童话的好处。“快乐读书吧”则重点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安徒生童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读童话书的活动。根据以上分析解读,初步形成单元整合的内容链和目标链(见表1):

表1 单元整合内容与目标

二、重视整体预习,做好学习铺垫

整体预习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具备整体的把握,帮助学生了解单元的学习重点,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学生在整体预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疑问,在疑问的指引下,求知欲望被激发,学习更加积极主动,间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因此,在开展具体的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课前整体预习,为组织单元整体教学做好学习铺垫。

例如,在教学第三单元“童话世界”这组课文前,教师可通过以下预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整体预习: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预习任务单

任务一: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划出关键词,想一想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任务二: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任务三:圈画出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想办法自主识记生字。

任务四:再读课文,了解每个童话故事的内容。想一想哪一篇童话故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任务五:预习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请记录下来,在课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预习任务一,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童话故事”,学习重点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学生对单元主题的准确理解是单元整体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整体感知、理解生字词后,再引导抓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4 篇童话故事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比较完整的故事结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本单元的词句理解、内容理解、表达方式等提出质疑,教师根据学情,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体教学。借助具体的预习任务单,对三年级学生的整体预习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利于学生高效预习,后续学习更加轻松,单元教学目标更好达成。

三、注重学法迁移,提高教学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与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学习能力。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思路上也力求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的学习内容中实践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深入整体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单元导语、课文体裁和学生提出的问题,预设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设计内涵丰富、深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法迁移,领悟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

例如,“童话世界”单元的4 篇童话故事,都具有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在精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读中,教师可将“品味语言,感受丰富想象”作为重点之一进行导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先让学生自由默读课文5-10 自然段,找到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并在课文中划出来。接着,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交流:“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并找出相关的句段进行品读。最后,鼓励学生找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小女孩孤独的心情,从而体会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性、丰富性和合理性。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正在玩耍的红头不小心进入牛嘴巴时,它是什么心情,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走进人物心里,引导学生在领会故事内容和主旨的过程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和《一块奶酪》的学习中,尝试让学生运用从前两篇童话故事中所习得的品读感受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如《那一定会很好》一文,可让学生将这粒种子的经历划分阶段,分段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想象的;通过做动作表演、反复朗读、比较、借助关键字词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童话的有趣性。《一块奶酪》一文,则可让学生找一找体现童话丰富想象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再通过演一演、比一比等形式加深感受。在单元框架内,单元学习重点得以突破。学生通过学法迁移,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四、秉承读写结合,加强语文实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读写结合”,倡导“整本书阅读”,大大增加了延伸阅读量,努力让语文课往课外和生活延伸。在单元教材编排中,通过有序编排“单元导语、课文、习作、快乐读书吧”等内容,体现“点明要素——运用方法——实践运用”的基本教学思路,使单元设计的整体性、过程性更加突出。教师在组织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应明晰编者意图,充分发挥各板块的教学功能,以单元语言文字运用为基本整合点,巧妙地将“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内容统一在单元核心目标之下。

例如,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童话课文之后,教师秉持读写结合的原则,通过习作“我来编童话”板块,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童话特点;再出示课题要求和编写提示,让学生明确习作主题;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最后创编童话故事,进行交流评议。从读童话到写童话,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是联结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学时,教师先出示《安徒生童话》中的精彩节选,采用“猜读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兴趣。接着,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特点。师生共读时,可通过表演、朗读、还原画面等形式,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以“相信你们可以读更多”为标题,简单介绍童话世界里的其他故事,如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等,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选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尝试做好读书记录卡。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本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习作板块,开展“童话大王争霸赛”,鼓励学生讲一讲、演一演,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还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板块,开展读书分享会或读书小报的评选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多阅读、勤记录、乐分享。通过“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板块,使语文教学从“教科书”走向“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侧重能力评价,促进持续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为教师的下一阶段教学提供依据和导向,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一改以往“重教师评价、轻家长评价,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重终结评价、轻过程评价”等问题,尝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运用多维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结合纸笔测试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较科学、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持续学习。

本单元的纸笔测验评价,可设计一份包含“字词句运用”“阅读理解”和“习作”三大板块的练习卷,分别考查学生的字词句掌握情况、阅读能力和习作表达能力。“字词句运用”板块,可以把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进行归整,用选择正确读音、按拼音写汉字、生字组词、补充词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把以往重记忆的机械检测变为重理解、重运用的能力考查。“阅读理解”板块,可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有侧重地选择2-3 篇童话短文,通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思考故事的主要内容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故事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关注文章的细节、圈画关键词句等方式,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推敲作者的态度、研究细节的暗示、理解故事的寓意等方式,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通过对文本中某些词语、句子、段落的表达效果进行揣摩,考查领悟表达能力等。“习作”板块,可结合本单元的习作重点,指定童话续写、童话改编或童话创编,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进行自主表达。纸笔测验完成后,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学生的课前整体预习、课堂理解感悟、语文实践活动等落实参与情况,可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表的形式,进行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侧重评价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则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互动交流,教师与家长共同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过程、阅读能力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多形式、多维度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也让教师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做好下一步的教学改进。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阵地、以单元整合为抓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用心研究教学内容的整合点,精心设计有关联性的教学活动和语言类实践活动,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使语文要素得到落实,真正实现单元整体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童话整体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童话镇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午夜童话镇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