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构建小学英语SMART 课堂
——以外研社《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为例

2021-04-2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绘本素养思维

(晋江市实验小学,福建晋江 362200)

项目式学习(即Project-based Learning)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项目任务,有效打破学科界限,带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更强调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科学性,更强调学生本位,更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与运用,契合目前核心素养时代的需求。

在项目式学习的推动下,构建小学英语SMART课堂。其中,S(Student-center)即以学生为中心,M(Multiple model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多模态教与学,A(Assessment)即科学评价,R(Resource Integration)即资源融合,T(Teacher)即教师引导。SMART 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的语言能力为主,融合科学评价和多元资源的多模态教学的课堂,增强学生关键能力,同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相长,让英语核心素养在项目式学习中落地生根。本文以外研社《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基于项目式学习,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SMART 课堂。

一、依托项目:构建真实情境,凸显学生中心

教师要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了解学生的学情,深入解读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的真实项目。源于生活的真实项目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启动项目探究。

本课主题是人与社会,依托春节的英语介绍,展开中国传统节日话题的学习。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通过项目前测,发现他们普遍对春节的习俗、饮食和由来等都有深刻的生活体验,能用英语表达简单节日饮食的单词,但对于春节习俗的英文表达稍显欠缺。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春节吃什么和说什么展开,缺乏契合学生兴趣的节日习俗的表达。基于学情,在项目学习中融合课外英文绘本Bringing in the New Year,以填补教材空白,鼓励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春节英语知识体系,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国节日传统文化。

同时,紧扣晋江家门口的盛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旨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用英语将中国特色、晋江特色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国际友人。教师创设本次的项目情境:Do you know our Spring Festival?(你了解春节吗?),提出主驱动问题“How to introduce our Spring Festival to foreigners?(如何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推广春节?)”,细化罗列两个子问题“How can we introduce our Spring Festival in English?(如何用英语介绍春节?)”“What can we do to promote our Spring Festival to Foreign friends?(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向外国友人介绍春节?)”(如图1)分两课时,借助平板,推动学生中心的SMART 课堂构建。

二、实施项目:深入合作探究,推动多模态教学

项目式学习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合作探究学习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融合平板、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以及多元化资源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通过质疑提问、阅读解答、探究释疑、合作分享,不断锤炼思维,推动SMART 课堂的多模态教学的顺利实施。

1.视听营造,激活旧知。本项目学习伊始,借助新年歌曲视频和春节文字云图(如图2)冲击视觉,引发学生关于春节话题的头脑风暴,激活已有旧知。

图1

图2

2.问题驱动,锤炼思维。围绕主驱动问题,由系列问题链聚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驱动智慧学习:(1)第一课时由第二级别的子问题What is the Spring festival?(如图1)链接文本,让学生尝试围绕Spring Festival 提问;(2)依托文本,梳理学生的问题What do we say at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do we have at the Spring Festival?通过平板上文本的自由听、点读、阅读获取信息,发挥希沃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当小老师解答;(3)同桌二人在平板游戏The falling food(“天降美食”)中互相挑战,在玩一玩、练一练中突破本课重难点句型“At the Spring Festival,we have ...”,并追问纵向问题Why do we have these food at the Spring Festival?厚实文本,让表达更具逻辑性;(4)高于文本,驱动小组拓展思考What do we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 初步分享简单的过节习俗,搭建完整春节介绍的思维导图框架(如图3),为第二课时的绘本学习抛砖引玉。

3.绘本补充,深入探究。第二课时紧扣一级子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mote our spring festival?融合课前调查、绘本和视频,深挖第一课时的二级子问题What do we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谈论春节的习俗,丰实春节的英语介绍,并以思维导图和绘本两种形式,为学生的项目成果制作提供示范。

图3

围绕春节这一话题,通过图文、视频、韵律、游戏等多元视听资源的融合,凝练每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努力变知识的“解释主导”为“思维主导”,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1],撬动学生的思维横纵生长点,锤炼思维品质。

三、推进项目:展开多元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一定的信息,并根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教学评价,对教学而言,具有能动的反应性,能作为教学活动改进的依据。[3]项目式学习更凸显过程评价的多主体、多维度、多方式,通过师评、自评、互评、成果展评等,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团队合作表现、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本项目学习开展前、中、后三阶段的评价:

1.项目学习开始前的前测

设计围绕春节所谈及的食物单词、词组的图文匹配和选择作为诊断性前测,在智慧课堂的支持下,对学生有关春节英语方面的知识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学情,发现学生的差异,总结学习问题[2],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同时,该前测有助于学生在项目实施前,针对性地回忆获取一些春节信息。

2.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教师评价

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发言和提问,进行语言方面的评价,强化学习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的评价为后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起到示范作用。

3.项目完成后的评价量表

完成项目活动后,学生针对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充分认识项目成果的价值,体验作品被认可的喜悦。最后,通过自主评价量表(如表1)的评价,学生能自主发现和分析项目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表1 学生自评量表

学生个人或小组活动中的言行、思想,以及围绕话题的知识构建、成果展示等方面,都纳入评价范围,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评一致。

四、展示项目:分享研究成果,提升文化意识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文化意识的培养。项目式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将知识、思维等,以具体产品的形式外显化,同时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其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意识,传播中华文化。[3]本项目学习开展前期,教师分发预习调查单,放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收集Spring Festival 的资料,动手动脑,完成课前调查表(如图4)。该表是学生对春节介绍的个体经验雏形。随着项目开展,学生对春节的英语介绍不断迭代升级。在最终成果制作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确定介绍内容及形式,有春节小诗、春节海报、春节云图、绘本等。学生在有序的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项目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动手制作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综合审美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同时,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春节习俗文化。这是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最大化成效。

图4

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体验真实的学习,在热烈讨论中碰撞,在巧思妙想中进阶,在反复斟酌中完善,在热情洋溢中展示,收获的是知识、能力、思维、文化自信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嬗变:在注重核心素养理论引领剖析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树立多元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和信息素养,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借力项目式学习,打造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SMART 课堂。

猜你喜欢

绘本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绘本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