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求是”精神的重要性

2021-04-20张叶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求是全球化知识点

张叶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求是”精神有利于学生对现阶段的政治学习展开更深入的探究,逐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辩证思考,这一举措可以使学生在探索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该教学知识点,达到追本溯源、去伪存真的学习目的。

一、高中政治教学坚守“求是”原则,追本溯源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明显地感知到随着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身处庞大信息流中的高中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陷入迷雾中。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坚守“求是”原则,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不要偏听偏信,要根据已有信息,结合国家政策方针,逆向追溯,查明问题的源头。在这种逆向推理的过程中,学生要坚守“求是”原则,不因外界消息而动摇自身探寻真相的本心。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求是”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合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探索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对于该知识点展开细致的讲解。作为选民,投出的每一票,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选民要审慎对待投出的选票,根据自身对社会的合理诉求分析每一位候选人是否能肩负起社会后续发展的重担。学生在该节课结束后,可以将课上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在课程结束后,将对“求是”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二、高中政治课堂坚持“求是”精神,明辨是非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列宁曾经这样评价过政治,“政治是一门科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展开讲解时,可以围绕这句评价对当前的政治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政治是一门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严谨的研究态度对所授学科进行自审,并将这种自审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秉持“求是”的学习精神,对教师课堂所授知识点展开辩证思考。

以《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内容,也要向学生灌输“求是”的精神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理解和认同,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开展政治课堂教学,但是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求是”精神的探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例与课本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使其辩证地看待具体问题。例如,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早期相比变得更为密切,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经济全球化对大部分国家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大大提高了商品的制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但与此同时,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剥削现象变得更为严重,掌握高精尖专利技术的国家从经济源头截取了大量财富,而提供大量劳动者的国家却被分配较少的财富。这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剥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愈演愈烈。我国经济正是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现全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政治课堂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精神:“求是”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求是”精神可以使自己不为外界繁杂的消息所迷惑。“求是”精神引导学生拨开重重迷雾,从中窥见真实世界的一角。

政治教師在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采用“求是”精神对政治课程展开源头的探索。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摈除外界信息对自身的影响,从而避免因为感性思维占据上风与真理失之交臂。

猜你喜欢

求是全球化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求是”薪火耀宜州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