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1-04-20张瑾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小麦

张瑾英

摘 要:该文分析了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105-2

淮北地区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也是优质强筋小麦优势产区,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全省小麦生产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耕作方式的变革,秸秆全量还田的普及推广,造成该地区部分麦田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后期枯白穗发生较为普遍,已成为限制小麦产量提高的一大障碍性因素。

1 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和症状

小麦枯白穗是指在小麦生长后期,麦穗因病虫危害造成穗发育停滞,水分与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输而形成的穗部枯死变白现象。淮北地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田间出现症状,小麦完熟期田间症状表现不明显,但遇雨后枯白穗变黑,有别于健康麦穗。其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降低千粒重,品质变差,甚至失去经济价值。一般枯白穗造成的小麦减产幅度在1%~5%,严重地区减产幅度可达到20%~30%。引起小麦枯白穗的原因有很多,在淮北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初期危害小麦茎基部叶鞘,并向上扩展。随着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气温逐渐升高,病斑逐步扩大,并向内侵染茎秆,破坏小麦的传导组织,水分和养分不能向上运输,至孕穗、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枯白穗。

1.2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病害,是一种多病原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尤其在麦-玉轮作2季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块,呈重发态势。病源初期侵染小麦地中茎,使地中茎并逐步向上扩展到分蘖节,返青、拔节期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繁衍、蔓延、向上侵染茎基部节间,至抽穗期,茎秆从分蘖节处枯死,水分和养分不能向上运输,茎叶和幼穗由于得不到水分和养分供应而枯死,形成枯白穗。

1.3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自出苗期开始侵染根系,初期症状为种子根及次生根变黑腐烂,从而形成苗枯,造成田间缺苗断垄。抽穗期后侵染穗部和小麦籽粒,形成穗枯和籽粒黑胚病。穗枯一般从灌浆期显现症状,在颖壳上出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穗轴及小穗梗变色,湿度大时形成黑色霉状物。

1.4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自2010年以来已上升为淮北地区最主要的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能造成为害,其中以穗期为害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秆腐和穗腐造成全穗或小穗枯黄并逐渐由下向上扩展,病部遇潮湿环境形成红色霉层。赤霉病除影响小麦产量外,还影响其品质,病粒中含有的呕吐素造成人、畜中毒,一般小麦中病粒率超过4%就不能食用或作畜禽饲料。

1.5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真菌性系统性病害,属于植物检疫的对象。主要为害小麦的根系和茎基部1~2节,造成根腐和茎基部节间维管束变性。小麦抽穗后,由于吸收和传导功能受损而形成白穗。其典型癥状是茎基部1~2节间变黑,俗称“黑脚”,湿度大时,在近地面处叶鞘内外形成“黑膏药”,穗部枯死变白,病株易拔起,在田间且呈点片状分布,病区与非病区界限明显。重发地块可减产20%以上,特大重发地块减产幅度达50%以上。

1.6 金针虫 金针虫是淮北地区三大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在春季至夏初发生危害,幼虫通过取食小麦根系及茎基节的幼嫩部位造成危害。夏、冬季潜伏在土层深部越夏、越冬,春季气温升高后,转移到土壤表层危害小麦,严重时将茎基部咬食成缺刻或全部咬断,小麦抽穗后由于得不到水分和养分供应而形成白穗。白穗在田间呈散发状分布,极少出现成片白穗的。

1.7 药害或肥害 误喷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多为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等,引起小麦整株死亡形成白穗。肥害形成的白穗多为使用叶面肥浓度过高或劣质叶面肥引起药害而形成白穗。

1.8 干热风 5月中下旬,淮北地区小麦陆续进入乳熟期,此期若遇30℃以上的高温,风力大于3级,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的典型干热风天气,有些年份出现雨后热枯形,小麦的营养器官和麦穗均因快速失水青枯变白或灰白。尤其是颖壳变成白色或灰白色,麦芒失绿炸开,造成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限制小麦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性因素。

2 预防小麦枯白穗的对策建议

造成小麦枯白穗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生产实践中,有时是单因素造成的,但大多数地块是由多种复合因素造成的,且一旦出现白穗,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可逆转。因此,生产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小麦枯白穗的发生程度,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2.1 农业防治

2.1.1 轮作换茬 由全蚀病重发引起枯白穗的小麦地块,可与非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以上的轮作。如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改为小麦—大豆一年两熟,可显著减轻全蚀病的发生程度。

2.1.2 选用抗(耐)病品种 生产上应选用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等抗(耐)性较高的品种。

2.1.3 控制病原物数量 如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秸秆还田频次和还田数量,可有效降低田间病原物数量,降低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2.1.4 合理密植 适当调减播种量和扩大行距,可协调个体发育和群体发育的关系,小麦个体发育健壮,可提高抗(耐)能力。合理密植,可提高行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行间湿度,减轻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2.1.5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实行前氮后移,避免盲目加大基肥中氮肥的用量,防止苗期生长过旺、过嫩,提高个体抗病能力。

2.2 化学防治

2.2.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精选种子、播前晒种和药剂拌种等。通过精选,可去除病粒、瘪粒、小粒,保证种子均匀一致,出苗整齐。播前晒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进行药剂拌种,每10kg种子用50%辛硫磷10mL加水500mL拌种,可有效预防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用2%戊唑醇10g或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40~60g拌种包衣10kg种子,可有效减轻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发生与为害程度。对于全蚀病发生的地块,可采用硅噻菌胺(全蚀净)拌种的方法预防。其方法是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1mL拌0.5kg小麦种子,能明显抑制全蚀病病菌的活性,且对人畜、环境安全。

2.2.2 药剂防治

2.2.2.1 小麦纹枯病 2月底至3月初,随着气温升高,小麦纹枯病开始发生蔓延,当田间病株率达到10%以上时,可立即开展施药防治。方法如下:用12.5%烯唑醇150~225g/hm2、或10%井冈·蜡芽1500~1800mL/hm2、或50%苯甲·丙环唑150~225mL/hm2,加水450kg/hm2喷雾。施药时尽量加大用水量,使药液到达病灶部位,提高防治效果。

2.2.2.2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其防治策略是主动出击、见花打药、连喷2次,雨后补喷。即在小麦齐穗至初花期开始用药,喷药要对准穗部,雨后二次施药。药剂可选用45%戊唑·咪鲜胺450~600mL/hm2或48%氰烯·戊唑醇1050~1500mL/hm2,加水450kg/hm2进行喷雾。

2.2.2.3 小麦根腐病 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可选择15%三唑酮粉剂1050~1500g/hm2或75%代森锰锌750~1050g/hm2,加水450kg/hm2喷雾,发病较重地块隔7~10d再喷1次。

2.2.2.4 小麦茎基腐病 依据小麦茎基腐病在各个生育时期的表现,对症下药,及时防治。返青拔节期,结合防治小麦纹枯病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戊唑醇、烯唑醇、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混喷,可明显提高防效。与防治小麦纹枯病一样,药液要喷到茎基部病灶部位,且间隔7~10d再喷1次。施药时加入适量的农用锌肥,可明显提高防效。抽穗扬花期,可结合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采用杀菌谱广的杀菌剂或复配制剂,1次施药同时防治多种病害。

2.3 控制农药药害和肥害 一般小麦进入拔节期后,不再进行化学除草。田间施药时,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防止灭生性除草剂误喷入麦田;避免盲目加大用药量,造成药害;购买叶面肥时,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2.4 预防干热风 除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风速和田间蒸发量,以及遇旱浇好灌浆水(麦黄水)等农业措施外,搞好“一喷三防”也是减轻小麦干热风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将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鉀,按照使用要求混配喷施,连喷2~3次,可显著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同时提高千粒重,实现小麦优质丰产高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燕.小麦枯白穗症状的鉴别与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38-39.

[2]马月珠.小麦枯白穗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5):149,15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