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模式的探讨①

2021-04-18张海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张海

摘要: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十分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其后期养护措施的实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经费、制度建设和养护科学技术是关键影响因素。建设单位将重点就放在高标准农田的工程质量保证,保证工程验收合格,但容易忽视建设工程完成后对高标准农田的养护措施。因此,本文具体分析现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模式的现状,然后参考相关研究方案寻找出高效、经济的高标准建设农田管护方案,以期为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工作方案;高标准农田;经济发展; 管护模式

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粮食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为了保障粮食充足和粮食安全,国家不断投入财力和物力去助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养护。2019年。为了健全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国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证能力的意见》和《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相关法律规定的提出都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工程的主体,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的责任和日常施工制度。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不能够高质量实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程养护的经费有限以及管理措施存在问题,需要在这个方面进行更多分探索。

一、高标准农田的概念

高标准农田指的是被国家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保证中国亿万人口的正常粮食需求供给。高标准农田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土壤肥沃、集中连片、抗灾能力强、农电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并且和现代农业经营和生产方式相互适应。高标准农田是国家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的,是保证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最有效的屏障之一。

二、我国高标准农田养护的现状问题

1、农民的养护意识和能力较差

由于农村居民通常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关于高标准农田养护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导致很多农民迁居到城市当中,导致目前农村种植农田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对时代变化接受的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差,不能按照科学的养护措施和办法对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养护。

2、种植的防护林书目经常被破坏

当前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完成之后,干部群众对高标准农田保护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很多没有保护意识的农民经常由于自己的私心对管护设施进行破坏。高标准农田周围的防护林没有具体落实到管护责任人员,这就会导致管理人员不落实树木的前期的浇水和管护工作,导致树木无法成活。甚至有不坏好意的人会对这些树木进行砍伐和贩卖。

3、农民的集体设施保护意识差

国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设形成的各种水利措施和农田措施都是允许村民进行使用的,农民在使用这些设施的时候只考虑最大化的利用这些工具,但是没有人会主动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对公共设施维护的自觉性较差,只能依靠国家指派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管理。

三、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优化策略

1、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的完善

国家应当尽快落实管护制度,将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的专项资金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然后建立完整的监督举报机构。管护资金保证流程建立专门的体系,做到层层管理审核,保证不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还需要不断进行质量考核工作和资金账目检查工作,以引起管理和养护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只有工作人员重视管理制度并驯遵守,养护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另外可以对管护工作优秀的乡、村、个人和组织进行奖励,对故意破坏高标准建设工程的人员和组织进行处分或者罚款。另外可以考虑“田长制”管护模式,将农田管护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就能够避免责任推卸的问题,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农田设施的爱护。

2、提高对养护工作的资金支持

养护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国家应当在在财政方面积极给予当地政府支持,保证所划拨的资金足够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的养护工作。另外國家和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引进不同的项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金入驻。社会上和农田相互关联的商业模式有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寻求不同合作商,拓宽农田养护的经费来源。还可以利用一些政策倾斜的方式,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管护人员的技术能力

农村经济落后,技术不达标,缺少专业的农田工程养护人员,因此养护工作对农村来说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愿望,没办法去实施具体的工作。城市地区经济发达、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培养出了很多对土壤和农田种植养护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议政府加大相关养护人才的引进计划,让真正懂养护工作的人去进行相关的治理工作。目前高标准农田管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办法保障农田养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去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与交流,促进整个农村养护农田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4、因地制宜模式的应用

每一个区域的土壤和地域气候条件都不相同,养护措施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所有的高标准农田养护工程都采取一样的保护措施,那么肯定是不可行的。当地政府应当召集相关专业的教授和技术人员进行养护方案的商讨与确定。方案的确定必须是因地制宜的,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生产经营模式、政府管理模式、地方经济水平和农民养护意识。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之前,技术人员应当进行实地调查和检测,确定当地土壤、自然资源、生产经营模式等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然后进行能够与当地人文特征契合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养护模式。

结语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屏障,具有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养护适宜方式都是不同的,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探索出更加因地制宜的养护方案,保证高标准农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给出一些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的养护模式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帮助农田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江迪,王慧峰,崔吕萍,刘喜梅. 高标准农田建好还得管好[N]. 人民政协报,2022-03-10(002).

[2]尹旭,刘卫江,赖国茂.赣州市:巡护分设 数据赋能 创新推进农田建后管护[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1(12):36-37.

[3].盐源县“行业部门主导”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模式[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06):11.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