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铂类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临证探讨*

2021-04-17李逸蓝胡陵静侯妍利曾玲玉罗颖叶海英李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铂类外治法麻木

李逸蓝,胡陵静,侯妍利,曾玲玉,罗颖,叶海英,李航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7

2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 400021

铂类药物从1978 年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毒性是铂类药物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铂类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约20%~40%[1-2],其中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甚至高达85%[3]。周围神经毒性是铂类药物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严重时可延长治疗周期甚至中断现有治疗进程,从而导致肿瘤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其神经毒性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西医目前主要以预防为主,在静脉输注铂类药物前予以包括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维生素等药物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4],对于已经发生的神经毒性症状缺乏有效治疗。中医外治法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对胃肠道及肝脏损害,简便安全,在临床治疗铂类周围神经毒性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5-6]。在临床应用中,以自拟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特此总结该病病机,对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该病进行探讨总结。

铂类周围神经毒性的中医认识

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是近代西医的产物,中医学没有“铂类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记载,化疗引起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有肢端感觉异常或迟钝、麻木及疼痛,严重时可影响肢体功能[7]。《素问·五脏生成》 记载:“血凝于肤者,为痹”[8]。《内经·痹论》中记载:“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9]。故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可归属于“痹证”“不仁”“痿证”等范畴。

病因病机

《杂病源流犀烛》有云:“麻,气虚是本;木,死血凝滞在内,而且外挟风寒,阳气虚败,不能运动也”[10],中医认为铂类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病因为“虚”“瘀”“寒”多个因素所致,属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寒毒闭脉为邪。

1 气血亏虚,四末失养

“正气大虚,邪气积聚”,恶性肿瘤总体上是由于机体正气不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等病因,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和,导致瘀血内生,日久变生癌毒,总体上是一个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此外化疗药物毒性较强,伤及人体正气,导致气血亏虚。汪机《医学原理》云:“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肉,以致隧涩而作麻木者”[11]。故而气虚无以生新血,血虚不荣,经脉空虚,肌肤筋骨失于濡养,不荣则痛,表现为麻木疼痛。

2 瘀血不行,络脉不通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虚无以运血,日久化瘀,致使血瘀脉络,不通则痛,故表现为疼痛及针刺感。化疗药作为邪毒进入机体,与脉道运行之气血相搏,使气血阴阳俱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停而为瘀,瘀阻脉络,气虚不运血,必致瘀血,瘀血不行,久则入络,四末失养,故而出现了感觉异常、麻木。

3 寒毒收引,络脉闭阻

赵发红等[12]认为化疗药物也有寒热性之分,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凉热感而推测药物的寒热属性,铂类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四肢麻木刺痛、冷刺激易诱发或加重,末肢发凉等表现,由此认为奥沙利铂当属寒性。寒毒之邪,使正气损伤益甚,气不运血,进一步加重瘀血形成,寒性收引,寒瘀互结,闭阻经络而麻木。

治则治法

铂类神经毒性基本病机为患者正虚邪实,血脉失养,加之药物邪毒损伤气血,致气虚血瘀,寒邪凝滞,导致经脉血络痹阻,故表现为麻木疼痛,活动不利。气虚日久化瘀,寒瘀互结,伤及阳气,“虚”“瘀”“寒”三者互为因果,应治以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法。

1 益气活血

《内经》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清代唐容川指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针对其病机予以益气活血之法。气能行血,血能生气,气血足则可以到达以及濡养四肢末端,指趾端得以濡养,麻木则愈。瘀血阻滞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瘀血久存而使新血无以复生,四肢末端就难以得到新血的濡润。化瘀通络,瘀血去则经络通,新血也得以生成而濡养经络,趾端麻木则愈。

2 温通经络

中医认为“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铂类药物为外来寒毒,作用于人体后产生麻木刺痛、冷刺激易诱发或加重、末肢发凉等表现,提示寒凝与气血搏结,导致营血亏虚、阳气受损。应予以温药温阳通络,阳盛则寒散,阳气鼓动血行,故四肢充盈,肌表得血脉濡养,疼痛麻木则愈。

中医综合外治法探讨

外治法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中医外治宗师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提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13]。外治和内治用药机制相同,只是给药途径不同。近年针灸疗 法[14-15]、药物浴疗[16-17]、贴敷疗法[18]、灸法[19-20]等单一外治法在铂类化疗后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治疗中,均取得了一些疗效,但仍存在不足。为弥补单一外治法的不足,总结各外治法的优点,发挥外治法联合增效优势,故以综合外治法治疗铂类周围神经毒性,自拟方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通络散浴疗

药物浴疗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熏蒸、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促进药物吸收,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进入循环而发挥药效,达到了以外治内之效。

自拟方通络散由黄芪、桂枝、桑枝、艾叶、威灵仙、秦艽、川芎、红花、鸡血藤、络石藤组成。方中黄芪专培元气,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之效,气旺则血行,瘀血自消,桂枝性味甘温,桂枝得黄芪,散邪不伤正,且通脉温阳之力大增;桑枝、艾叶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秦艽味辛能散,而性平质润,可祛风除湿、和血舒筋,鸡血藤、络石藤舒经活络;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川芎走而不守,活血而兼能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与红花共用,可增强活血化瘀之效果。方中补气与行气药共用,补血与活血并用,补中有泄,降中有升,补而不滞,依据“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理论,益气与养血药物并用,气血同补,据《灵枢·痈疽》中记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理论,配以温经散寒药物以温阳通脉,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功。

2 隔物灸

《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隔物灸疗法是指将药物、药物研末混合物或其他物体置于相应穴位上,再把艾柱放其上,使皮肤与艾柱隔开进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调补气血,温补元阳,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等功效。

隔物灸法以丁桂药饼(由丁香和肉桂组成)通过艾柱熏蒸,药饼中丁香味辛性温,温中散寒,肉桂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穴位上肢选择手三里、曲池、合谷;下肢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中医认为铂类化疗后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属“痿证”范畴,中医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常取三阳经上的穴位,特别是阳明经穴位,故选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铂类周围神经毒性患者气血不足,络脉瘀阻,而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汇,故选取三阴交配以血海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病案举隅

患者张某,女,74 岁,2019 年4 月17 日初诊,主诉:大便性状改变5 月余,四肢麻木5 月。患者5 月余前因大便性状改变在外院就诊,行肠镜并活检诊断为结肠腺癌,予以手术治疗,5 月前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4 个疗程,化疗后患者出现手足刺痛、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为改善化疗后不良反应,遂至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手足四肢皮肤刺痛而物不能及,伴有麻木感,四肢发冷,得温缓解遇冷加重,手足有放电感,影响日常生活,不欲饮食,小便可,大便稍稀,夜寐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特殊病史。根据患者病史、诊疗经过及目前症状,根据《肿瘤内科学》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为80 分,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明显,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毒性分级标准》评定为3 级,中医诊断:痹症,辨证:气虚血瘀、寒凝经络证;西医诊断:1.结肠恶性肿瘤,2.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诊疗方案:针对其化疗周围神经毒性,中医治以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法,予以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治疗,将通络散配以温水浴疗,水量以淹没手腕、脚踝为佳,水温40℃左右,暖和舒适为宜,1 次/d,每次浴疗时间控制在10-15min。同时再以丁桂饼(由丁香和肉桂)行隔物灸,选穴上肢选择手三里、曲池、合谷;下肢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1 次/d,每次20min,连续治疗7d。

二诊:2019 年4 月24 日,患者手足刺痛感较前减轻、倦怠乏力改善,继以原方案治疗,5 月初随访患者,患者诉手足刺痛麻木感较前明显好转,NCI 毒性分级标准为2 级,KPS 评分为85 分,拟继续行下一疗程化疗,嘱患者化疗间歇期可继续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辅助治疗,促进康复。

按:患者老年女性,因饮食失节,外感六淫,水谷运化失司,故而气滞、痰凝、水湿内蕴于肠,日久形成肿块,耗损正气。行手术去除有形之邪实,必同时大伤元气,后再予化疗则进一步损伤中焦,耗伤气血,故患者出现倦怠乏力,不欲饮食,病程日久,气虚久必致瘀,瘀血阻络,四肢失养,故见麻木刺痛,铂类药本大毒之品,其性属寒,耗伤阳气,营血凝滞,四肢发冷,阳气无以充盈脉管,故脉沉细。予以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治疗,通络散透由肌表发挥药效,外散寒邪,内培元气,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之效,同时配合丁桂饼隔物灸温经散寒止痛,联合治疗共奏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功,以外治内,疾病乃愈。

结 语

铂类周围神经毒性其中医病机与“虚”“瘀”“寒”多个因素相关,治以益气活血、温通经络之法。自拟通络散浴疗联合隔物灸治疗铂类周围神经毒性,避免了静脉输液及口服药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损害,有效缓解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综合外治法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便、联合增效等优势,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铂类外治法麻木
麻木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Value of Texture Analysis on 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 for Detecting Liver Fibrosis in a Rat Model
浮生一记
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无题(2)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BRCA2回复突变与卵巢癌获得性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