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1-04-17杨秋雨秦祖杰许围城黎仁权廖健明

中医药导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药线痤疮带状疱疹

杨秋雨,秦祖杰,许围城,黎仁权,廖健明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壮医认为,皮肤病是由于外感毒邪直接侵入肌表龙路、火路网络分支;或毒从谷道、水道、气道侵入人体,乘虚转变至龙路、火路,壅滞于肌表;或气血偏衰,龙路、火路不充,肌表失养而发为本病。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外治法,其使用的药线是经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使用时将其点燃,在其形成珠火状时,快速地直接灼灸在人体体表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壮医药线点灸可以起到调节气血,祛邪排毒,防病治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线点灸刺激人体体表龙路、火路的某些“网结”(又称穴位),一方面疏通三道两路,驱毒外出;另一方面调整“嘘”(气)、“勒”(血)、脏腑及三道两路的功能,使天、地、人三气同步,气血平衡,从而病愈[1-2]。临床上运用此法治疗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临床常见皮肤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群集性小水疱伴随明显神经痛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患者常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本病常与中医针刺、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等配合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且不遗留神经痛的特点,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则能使疗效最大化。范郁山等[4]用中医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于阿是穴、心俞、肺俞及行间穴用缓慢捻转进针法进针,留针30 min,出针后在上述穴位进行点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33例,疗效颇佳。陈斌[5]利用围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66例,总有效率为100%。粟春生[6]研究发现壮医药线点灸法联合火针疗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止痛效果好、快速促进皮损修复等优点。中药外敷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本病亦有良好疗效。朱洁琼等[7]治疗本病,行壮医药线点灸后,将生天南星、白附子、细辛、水蛭、蜈蚣研细末,加生姜、葱白捣烂成团,纱布包好,蒸热外敷患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二者配合使用,能疏通龙路、火路气机,消炎止痛,逐瘀通络,加速疾病痊愈。游潞等[8]则认可壮医治病“以毒攻毒”的解毒方法,用桂西名老壮医杨顺发先生所创蛤蟆酊外敷,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32例,总有效率为96.88%,认为二法并用,解毒的同时并能激发人体阳气,加快祛毒外出,从而促进疾病痊愈。中药内服配合壮医药线点灸也是临床常用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龙胆泻肝汤能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罗继红等[9]认为龙胆泻肝汤配合壮医药线点灸能缩短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另外,程先明等[10]选取15例带状疱疹患者,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药物罐治疗,有效率达100%,认为其治疗机理在于药线点灸配合药物罐治疗,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修复损害的神经组织,加速病情向愈,临床值得推广。全小红[11]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口服配合长子穴、葵花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33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1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仅13.80%。林镇升[12]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75例带状疱疹患者,连续治疗3周后总有效达97.30%,认为其不仅疗效确切,且能缩短皮肤修复、结痂和疼痛消失的时间。

2 痤 疮

痤疮是好发于面、颈及胸背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皮肤丘疹、结节、囊肿、脓疱等,愈后极易遗留瘢痕,发于面部者则严重影响面部美观,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莫子华[13]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肠胃湿热内蕴或血热郁久,瘀阻皮络有关,治宜活血散瘀、活络止痛,根据皮损的大小,于痤疮、结节表面行“小梅花”或“小三角”状点灸,共治疗250例寻常性单纯型痤疮患者,总有效率高达100%。陈红路[14]研究表明本病早期皮疹局部用莲花穴点灸能引郁热之气外发,配合合谷、曲池清肺胃之热,后期莲花穴配合血海能散结消肿、活血化瘀而收功。陈莲等[15]认为其作用机制在于能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脓液排出及伤口结痂。中药内服配合壮医药线点灸在消退囊肿及局部色素沉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李艳玲等[16]予海藻玉壶汤内服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54例囊肿性痤疮患者,结果表明海藻玉壶汤内服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难治性囊肿性痤疮,不仅能消退皮损,且能维持长时间的缓解,并且未出现局部感染,未留下任何疤痕。陆璇霖等[17]采用壮药千金饮内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面部痤疮患者37例,总有效率为97.30%,认为壮医药线点灸能疏通龙路、火路,祛湿止痒,从而提高治疗痤疮的疗效。曾均[18]认为本病病机在于热湿积,阳气内陷,运用升阳散火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复发率仅8.00%。宋宁等[19]治疗结节性痤疮,重在散结祛瘀,兼清湿热,重用苦寒辛散之夏枯草30 g,配以土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连翘、赤芍、益母草、浙贝母各15 g,当归、白豆蔻、黄芩各10 g水煎内服;配合长子穴、梅花穴及辨证体穴、耳穴进行点灸,内服与外治同用,取得满意疗效。

3 湿 疹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诱发因素引起的剧烈瘙痒的皮肤炎症反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主要予糖皮质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抗菌药及止痒剂等治疗,但是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20]。刘东华等[21]认为本病乃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湿热内生,复感风邪,湿热搏结于皮肤而发病。壮医药线对局梅穴、合谷穴、曲池穴等进行点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下组织生化活性、调节神经免疫机制而治疗本病。吴椋冰等[22]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患者的血清IL-4水平,达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依巴斯汀口服,则能缩短改善患者皮损形态,减轻瘙痒症状所需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3]。周俊琳[24]纳入30例湿热浸淫型慢性湿疹患者,予中药龙胆泻肝汤口服,另选取葵花穴、血海穴、百虫窝穴、三阴交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点灸,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达96.67%,随访3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

4 扁平疣

扁平疣属中医“扁瘊”范畴,风毒之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生血瘀,与肝脾湿热搏结于肌腠而形成[25]。孙国昭等[26]认为将具有止痒祛风、活血化瘀散结功能的壮医药线点灸与李红阳所创方清疣煎外洗配合使用,可使气血归于平衡;16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皮疹全部消失而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李艳玲等[27]研究认为其机制与药线点灸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杨原芳[28]选取热瘀互结证扁平疣患者34例,于疣体局部及双侧合谷、曲池、血海进行点灸。总有效率为94.12%。并且药线组治疗前后皮损大小、颜色及瘙痒评分、总积分的差值较迪维霜外涂组更优(P<0.05)。与迪维霜外涂对比,壮医药线点灸具有明显改善皮损评分、皮损总积分,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势。冯桥等[29]认为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使用聚肌胞、左旋咪唑对扁平疣进行治疗可降低复发率。龚辉珍等[30]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头面部丝瘊患者65例,总有效率为100%,认为在头面部丝瘊的治疗上,壮医药线点灸具有疗效佳,无遗留疤痕、无色素沉着优点,对颜面部无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5 白癜风

白癜风,属于中医“白驳风”“白斑”范畴,病机以肝肾不足,气血失和为主。病程迁延难愈,而经常反复[31]。这与壮医“疾患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理论不谋而合。用壮医药线点灸耳部内分泌、肺、肾及中指的白癜风穴,能针对性疏通龙路火路,促使人体气血通畅,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使白斑消失[32]。董明姣[33]使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58例头面部局限性白癜风患者,取风池穴、曲池穴、手三里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局梅穴进行点灸,可使气血复归平衡。其治疗白癜风的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局部刺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活动的变化而对免疫反应起调节作用,以促进由于免疫障碍所致的白斑风的好转。

6 其 他

全亚林[34]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黄褐斑患者30例,于斑块皮损处、合谷穴、三阴交穴及颧髎穴进行点灸,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愈显率为75.86%,高于外涂氢醌乳膏组(P<0.05),在皮损面积、颜色改善方面也更优。周翔等[35]用壮医药线点灸对45例玫瑰糠疹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6.60%,治疗过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邓桂艳等[36]研究认为壮医药线点灸可作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外治优选方案。陈春梅[37]认为壮医药线点灸可以避免神经性皮炎患者西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且能降低复发率。石玮等[38]用壮医药线点灸对EGFR拮抗剂所致痤疮样皮疹患者进行治疗,认为药线点灸有促进炎症消退和脓液排出,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作用,其不影响分子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7 小 结

药线点灸属于中医学“灸法”范畴。《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使用经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来进行点灸治疗,可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气血运行和畅则病愈。经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疗皮肤病中优势尽显,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点灸时无痛苦,点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患者接受度高;第二,点灸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疗效确切;第三,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当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治疗时效果更佳。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的优势病种的相关文献报道仍较少,如荨麻疹及寻常型银屑病等的治疗等,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其次,在已报道的关于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中,其研究方法、疗效评价还有后期随访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样本量较少,缺少代表性,且疗效评价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可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开展临床疗效对比实验,更严谨更规范地评估其疗效,从而进一步推进其临床疗效判定量化标准的研究。

猜你喜欢

药线痤疮带状疱疹
硼/氧化铜延期药线燃烧性能及延期性能研究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慢性咳嗽可否埋线治疗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壮医针挑疗法结合药线点灸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研究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